食的健康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時序進入4月,又到洋蔥盛產季節,但網路卻瘋傳:「洋蔥不可以和蘋果或胡蘿蔔一起吃,可能誘發甲狀腺腫大?」營養師指出,這是錯誤的說法,洋蔥營養豐富,有「蔬菜皇后」的美譽,不會因為與蘋果或胡蘿蔔一起吃,就導致甲狀腺腫大。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指出,洋蔥屬辛辣味蔬菜類,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1、硫化合物,以及槲皮素等。不僅是減重好食材,且本身含多酚物質可防癌,具有降血脂、平穩血糖上升的效果,很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洋蔥不可以和蘋果或胡蘿蔔一起吃?
關於「洋蔥不可以和蘋果或胡蘿蔔一起吃?」主要是誤以為洋蔥經代謝會產生硫化物,而蘋果及胡蘿蔔富含生物類黃酮,為天然的抗氧化劑,在腸道容易被細菌分解,轉化成苯甲酸及阿魏酸,會加強硫氰酸抑制甲狀腺的作用所致。
事實上,引起甲狀腺腫大的原因可能是甲狀腺發育不良、甲狀腺組織被破壞、甲狀腺荷爾蒙合成障礙等。各種食物裡都含有不同的營養素,不會因為單吃某種食物加某種食物就抑制甲狀腺作用,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才是正確之道。
洋蔥2料理 強化營養吸收
營養師洪若樸強調,洋蔥有獨特的辛辣味,多汁甜味高。市面上常見洋蔥有3種:一種是「黃洋蔥」,外皮偏茶色;另一種形狀有點扁平,外皮為白色的「白洋蔥」;第三種是「紫洋蔥」,外皮呈現紫紅色。
洋蔥不僅富含和荷爾蒙的分泌、強化免疫力、肌力有關的精胺酸,還富含具有減少血中膽固醇功效的亞麻油酸。切碎末時會讓眼睛酸澀的,是它含有硫化烯丙基的辛辣成分,具有消除疲勞的功效。而以下2種家常料理,很適合民眾食用:
1.洋蔥+肉類:提高維生素B1的吸收利用率
洋蔥適合與肉類搭配食用,不僅能去除肉類的腥味,還能提高人體對肉類中維生素B1的吸收利用率。
2.洋蔥+雞蛋:提高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吸收率
洋蔥富含維生素C,但易被氧化;雞蛋中的維生素E,可以有效防止維生素C的氧化。兩者共同食用,可以提高人體對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吸收率。
【挑選保存小撇步】壓頭掐尾,這樣挑新鮮洋蔥
1.選購要領: 挑選洋蔥時,外表光滑、球型完整,沒有發芽、長鬚根者即可;最重要的是,洋蔥多從內部的芯開始腐爛,因此只要用手按壓洋蔥頭尾、觸感結實沒有變軟,就表示新鮮度沒有問題。
2.保存要領: 洋蔥是極耐儲放的根莖類蔬菜,只要裝入專屬的網袋中、吊掛在通風又陰涼之處,約可保存1個月。若已切過,則需放入密封袋中,以免接觸空氣及濕氣容易腐壞,再放入冰箱冷藏保存,盡快食用完畢。
食的健康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紫爆!空氣品質不佳,PM2.5過量,對所有族群產生健康危害,請民眾盡量減少外出。」這樣的呼籲在這兩年成為大家最常收到的警訊!癌症占據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第一名長達35年!而2016年、2017年十大癌症死因中肺癌都是第一名。更可怕的是第四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只有約5~10%。換句話說,十位患者能夠存活下來的不到一位。
既然空氣品質是我們沒有能力改變的,那麼除了戒菸以外,難道我們沒有更積極的措施對抗肺癌嗎?美國註冊營養師一政晶子提供以下方式,幫助您輕鬆預防肺癌!
1.食用具備抗氧化作用的食物
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這些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帶皮蘋果、黑巧克力、紅酒、小紅莓、藍莓。這些食物單獨食用就很美味,不妨作為飯後點心的優先選項。但請注意不可過量,巧克力熱量較高,過量的酒精也會影響健康,飲食上也要盡可能避免高糖、高鈉含量的食品。
2.攝取類胡蘿蔔素
葉黃素、β-胡蘿蔔素、茄紅素這些都是類胡蘿蔔素,可以透過胡蘿蔔、菠菜、木花、芒果、番茄、紅椒等食物攝取,但是這些食物含有的脂肪不足,為了幫助吸收,適量攝取脂肪也是很重要的,脂肪可以透過堅果類、酪梨、菜籽油(芥花油)、橄欖油攝取。
3.大豆製品也是抗癌好幫手
研究顯示,大豆富含植物性雌激素,納豆、豆腐、豆漿、豆干等豆類製品除了是非常美味的健康食品以外,還具備預防癌症的效果。2011年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指出,常吃豆類食品(豆腐、豆漿)的女性比不常吃的女性減少23%罹患肺癌的風險,而不吸菸的民眾若常吃豆類食品,會比不常吃的人減少38%罹患肺癌的風險。
4.喝水幫助營養吸收
水佔人體重量的60~80%,細胞內也有四分之三是水分,血液中的水含量更高達九成以上,水分對於營養的消化、吸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除了攝取抗氧化成分外也要多多補充水分,依據衛福部建議,一般腎功能正常的人,每日建議水攝取量為體重乘以30c.c.。
但請注意不要透過可樂、奶茶等高含糖的飲料補充水分,白開水才是最健康的選擇,若覺得過於單調乏味的話,就喝無糖茶飲吧。
5.多吃蘋果也能防肺癌?
英國聖喬治醫院附屬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胸腔醫學」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每星期吃五顆以上蘋果的男性,比不愛吃蘋果的男性平均肺容積多出138毫升,顯示出肺部功能更為健康。保持肺部健康,是預防肺癌的重要方式。
自製鮮蝦番茄甜椒義大利麵,輕鬆攝取類胡蘿蔔素。番茄及紅色甜椒富含類胡蘿蔔素,再搭配含有B6、維生素B12、維生素E的紅酒,享受美味的同時還能預防肺癌:
食材:義大利麵1包、蝦子依喜好酌量、番茄600g、甜椒600g、洋蔥1顆、九層塔100g、蒜末30g、檸檬1顆
步驟:
麵煮熟備用。
蝦子去頭,留尾。開背去沙泥。
甜椒、番茄、洋蔥切丁。
九層塔切碎(一些加入麵拌炒,留一些灑表面)。
熱油鍋放入蝦子煎熟,再灑少許鹽。
放入洋蔥炒香,在加入甜椒煮滾,再加入麵條、番茄、檸檬汁、水。
最後灑黑胡椒、九層塔即可。
搭配紅酒食用更添風味。
食的健康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雞蛋營養豐富、價格便宜又料理變化性多,卻因膽固醇讓「一天可吃幾顆蛋」的爭議不斷被提起,就連美國和台灣的國民飲食指南建議也出現歧異,一是傾向多吃蛋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一則依舊建議一般人每天吃一顆蛋就好,究竟哪一個說法才對呢?營養師有話要說!
時間先倒回到2016年年初,美國公布「2015-2020美國膳食指南第8版」,刪除食物中膽固醇的每日最多攝取300毫克的限制性建議,讓許多人認為是對吃蛋量的解禁,每天多吃幾顆也免驚啦!
而台灣的國民飲食指南,一向會多方參考各醫學文獻和外國作法做修正,美國膳食指南便是其一。但就在前一陣子,國民健康署公布「2018年版每日飲食指南」,在蛋的部分,除了提升其在蛋白質食物的地位排名,將原有食物分類「豆魚肉蛋類」改為「豆魚蛋肉類」之外,《每日飲食指南手冊》卻依舊出現一段「建議一般人(無高血脂、家族性心臟血管疾病、脂肪肝及肝指數GOT及GTP偏高或肥胖者或醫囑特別吩咐者)可以每天吃一顆蛋」的文字,讓許多人又開始懷疑「我還是每天最多只能吃一顆蛋嗎?」
每天最多可吃幾顆蛋?先瞭解「膽固醇」
究竟,在健康的考量之下,一個人每天最多可以吃幾顆蛋呢?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師尤偉銘認為,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應先瞭解「食物膽固醇」與「血液中膽固醇」的關係!
尤偉銘營養師說明,膽固醇的來源主要有兩個部分,第一是「內生性膽固醇」,身體本身就會製造膽固醇,在我們身體裡的所有膽固醇,從肝臟或小腸細胞合成的就大約有70%至80%;第二個部分是「外源性膽固醇」,也就是從食物中獲取的膽固醇,約占20%至30%。
雞蛋中膽固醇對人體有何影響?研究數據會說話
雖然雞蛋中含有的膽固醇不低,平均一顆約有207毫克膽固醇,比鴨蛋平均147毫克多出0.4倍,但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1982至2015年間的7份研究資料以超過27萬名為研究對象,發現食用雞蛋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非但沒有直接關係,每天食用還能降低中風機會達12%。
如此一來,雞蛋出運了?隨便我們吃了嗎?日本東海大學醫學系的本間康彥醫師及其研究團隊,於1984年開始進行的人體實驗研究,卻有一些不同的答案。研究團隊讓受驗者每天攝取3個蛋黃含量的膽固醇(750毫克),並持續2周觀察其身體的變化。結果顯示,雖然絕大多數受試者(65%)的血液中膽固醇沒有變化,甚至有44%出現壞膽固醇降低且好膽固醇上升的正面效果,但壞膽固醇上升的人數仍不算少,約占總受驗者的35%。
每天吃3顆蛋OK嗎?先看自己的健康狀態
尤偉銘營養師表示,一個人每天最多能吃幾顆蛋,關鍵還是要看「個人健康狀態」和「烹調方式」!在個人健康狀態部分,原則上,沒有高膽固醇血症、高血脂症的健康人,每天食用2至3顆雞蛋對身體是安全無虞的。
反之,若本身有總膽固醇超標和高血脂的情況,即使蛋再營養、再美味,還是要有所節制。新版《每日飲食指南手冊》內文也明確指出:血液膽固醇過高、曾罹患動脈血管梗塞、肥胖或是脂肪肝患者等,建議一天應少於1顆(雞)蛋黃的攝取量。
【健康補給站】: 依現行標準,成人的血中總膽固醇濃度為110至200mg/dL,且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壞膽固醇)不可超過130 mg/dL,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好膽固醇)應大於40mg/dL,女性好膽固醇大於50mg/dL
蛋類料理多元,小心美味炒蛋、歐姆蛋藏危機
至於烹調方式,蛋的變化更是五花八門,從簡單的水煮蛋、荷包蛋、蒸蛋、歐姆蛋、蒸蛋、炒蛋,到複雜一點的茶葉蛋、皮蛋、鹹蛋、鐵蛋和三色蛋,每一種都有人愛。
尤偉銘營養師提醒,高膽固醇食物也可能伴隨高飽和脂肪。雖然雞蛋對於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影響很小,但若採取油炸、油煎或油酥的料理方式,例如:炒蛋、歐姆蛋、炸蛋等,或是料理添加美乃滋,都可能讓人吃下更多的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進而影響血液中膽固醇濃度與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民眾千萬不要對美國「取消膽固醇上限」的說法任意解讀。
【營養師小叮嚀】:
尤偉銘營養師強調,食物多樣性、高營養密度及控制飲食份量的「健康飲食」,永遠是預防肥胖及各種慢性病的第一黃金鐵則。即使是再愛吃蛋的人,也別把雞蛋當作唯一的蛋白質攝取來源,豆、魚、肉和乳品也都是很棒的優質蛋白質食物,應均衡攝取。而本身有肥胖和膽固醇疾病的人,建議還是先諮詢營養師比較妥當喔!
牙齒的健康
【早安健康/張維庭報導】與人靠近談話時,總會擔心是否有不好的口氣?明明有好好刷牙,沒喝酒、沒吃蔥蒜,可是卻有不好聞的口臭?除了口腔衛生不佳、身體出狀況之外,其實女生每個月好朋友來時,也是特別容易口臭的時期!
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 會造成口乾口臭
日本牙醫師長澤彩指出,抽菸、飲酒都是造成口臭強烈的原因,不過還有女性特有的口臭原因--生理期、懷孕。研究指出,女性荷爾蒙的週期會導致口臭變強。 女性荷爾蒙會影響唾液腺分泌唾液,因此生理期中,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時,讓唾液變少,就會導致口乾,結果就造成了口臭。
唾液具有沖洗食物殘渣的效果之外,唾液當中還含有抗菌物質,能夠預防細菌的增殖,反過來說,唾液分泌不充分時,也會導致牙周病菌容易增殖,牙周病惡化也會導致口臭。
唾液減少 會讓蛀牙風險增
日本抗老醫學會專門指導士、英國預防醫學機關認證指導員、上野牙醫醫院副院長上野清香指出,唾液減少會讓口腔內的自我清潔能力減弱,造成口腔容易有異味,牙周病和蛀牙的風險提高。
而平時會認為女性荷爾蒙只與生理期、肌膚有關,其實女性荷爾蒙也會影響黏膜和唾液腺,促進唾液的分泌。然而,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減少,會導致唾液的分泌量也跟著減少。
《預防方法》
最簡單的預防方式就是「不讓口腔乾燥」。睡覺時唾液會減少,讓細菌增加,因此早上起來要好好刷牙,讓細菌減少,刷完牙後要喝一杯水。此外,吃早餐也能增加唾液分泌,預防口臭。
此外,自律神經也與唾液分泌有很大的關係,當處於壓力和緊張狀態時,交感神經亢奮,就會讓唾液分泌減少。如果很難讓自己保持放鬆,應急時可含一口水在口中,讓口腔濕潤一下。或者是想像酸酸的食物,也能促進唾液的分泌。此外,喝含有兒茶素、具有殺菌效果的綠茶,也是不錯的選擇。
食的健康
2018年3月28日 下午3:04
留言
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在6大類營養攝取上,普遍都有飲食不均的情況,包括乳品、堅果種子、蔬菜、水果等攝取不足,但全穀雜糧、豆魚蛋肉、油脂類卻又攝取過量,值得民眾留心改善!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提醒,均衡攝取6大類食材不僅可維持健康體態、改善體重失調(過胖、過瘦問題),尤其攝取足量蔬果對於預防及控制慢性疾病亦有助益。跟著健談圖文認識新版每日飲食指南。
國健署近日公布107年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尤其強調「均衡飲食」的概念,其主要修正內容包括:
1. 將「全穀根莖類」改為「全穀雜糧類」:
食材範圍涵括穀類(如稻米、大麥、玉米等)、根莖類(如地瓜、馬鈴薯、南瓜等)、豆類種子類(如紅豆、綠豆、菱角、栗子等)。
2. 將「豆魚肉蛋類」改為「豆魚蛋肉類」:
蛋白質來源建議選擇順序為豆類、魚類及海鮮、蛋類,最後才是禽肉、畜肉,以減少飽和脂肪攝取量。
3. 將「低脂乳品類」改為「乳品類」:
過去強調攝取低脂乳品以減少脂肪攝取,但近年研究指出,攝取全脂乳品並不會增加慢性病風險或造成體重增加。低脂與全脂乳品好處相同,建議每日攝取1.5至2杯(1杯約240cc)乳品類,以滿足每日鈣攝取量。然而,廖嘉音營養師提醒,若是外食族等油脂攝取比例較高者,建議還是選擇低脂乳品較為適合。
營養攝取相關問題,建議諮詢「營養師」
專家諮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 廖嘉音營養師
食的健康
【早安健康/細川桃(預防醫療顧問)】
缺乏維生素B容易疲勞
前面曾提到,鐵質不足容易疲勞。除了鐵質不足外,「疲勞」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維生素B群不足。剛才我們說鐵質是體力的根本,其實維生素B群也會從不同的層面影響身體。因此,請把維生素B群視為啟動能量的關鍵營養素。
因為要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轉換成能量,維生素B群是不可或缺的。假設三大營養素是汽油,那維生素B群便是車子的鑰匙了。沒有維生素B群,車子的引擎便無法發動。
既然稱為維生素B「群」,就代表維生素B有分B1、B2、葉酸等八大種類。每一種都有將不同營養素轉化成能量的功能。
其中與疲勞特別有關的,是把醣類轉換成能量的維生素B1。缺乏維生素B1,攝取的醣類就會變成疲勞物質,無法轉換成能量,疲勞感也就會越來越強。
一般人容易缺乏維生素B1,尤其職業婦女的缺乏率更高達百分之九十五。而且許多女性攝取的卡路里,有百分之十五來自缺乏維生素B1的零嘴和酒類。
這些食物無法轉換成能量,只會變成脂肪和疲勞物質,形成越吃越疲勞的惡性循環。因此營養飲料之中,常會搭配維生素B群。
另外,八大維生素B群有相輔相成的作用,欠缺任何一種整體效果都會變差。
換句話說,攝取所有的維生素B群是最有效的。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主要有貝類、豬肉、胚芽米、糙米等。
多吃貝類,可改善肩頸、眼睛疲勞
肩膀僵硬、腰痛、眼睛痠是疲勞的常見症狀。這些是屬於「肌肉性」的疼痛,而這種疼痛跟鐵質不足(亦即氧氣不足)的疲勞感又不一樣。
不只消疲勞!肩膀僵硬、腰痛、健忘...維生素B群更多好處都在下一頁 。肌肉中有所謂的末梢神經,從大腦到脊髓,遍及四肢,負責在體內傳遞訊息。
肩膀僵硬、腰痛、眼睛痠等症狀,都是在末梢神經受損時發生。而末梢神經受損的原因之一,就是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肌肉太過僵硬的關係。也就是說,文書工作很容易引起這種狀態,僵硬的肌肉會傷害到末梢神經。
維生素B群是修復末梢神經必要的營養素。剛才也說過,貝類、豬肉、胚芽米、糙米等食物含有大量維生素B群。三明治或義大利麵等食物的配菜較少,維生素B群並不足夠,吃那些東西只會使疲勞惡化。
因此,我建議久坐辦公室的人多吃貝類或豬肉,有助改善肩膀、腰部、眼睛的疲勞。
另外,有時候「疲勞」會進一步惡化成「疼痛」。要改善這個問題,特別需要維生素B群中的維生素B。體內有充足的維生素B12,就不容易感到疲勞;
而維生素B12又被稱為「記憶力的維生素」,如果你有肩膀痠痛、眼睛疲勞、手腳刺痛、健忘等自覺症狀,則極有可能是缺乏維生素B12。
此外,維生素B12不足的人,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們的飲食風格很接近素食,維生素B12和其他維生素B群一樣,大多包含在肉類或魚類當中。
有越來越多人不吃動物性蛋白質,早上光吃蔬果,中午只吃沙拉。這樣的飲食習慣,對健康是不好的。
最適合攝取維生素B12的食物,莫過於蜆和蛤等貝類。
我個人就很常食用,如果是冷凍包的話,不需要熬湯頭直接就能煮成味噌湯了,做成義大利燉飯也很容易。一般餐廳也多半有賣白酒蛤義大利麵或酒蒸蛤肉。
總之,感到疲勞時就多吃貝類吧!鐵質和維生素B12都包含在相同的食物裡,有積極食用鐵質的人,自然會攝取到維生素B12。
牙齒的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依實證研究,牙齒塗氟可降低乳齒齲齒率37%、恆齒齲齒率43%。在各種氟化物防齲方法中,含氟牙膏是最親民、最容易使用的防齲工具,使用得宜對防齲有進一步幫助!
含氟牙膏、食鹽加氟 增加防齲齒效益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表示,氟化物防齲方法大致分為系統性與局部性運用2大類,系統性運用方式是使氟化物攝入人體,發揮低劑量的長期效益,如食鹽加氟;局部性運用方式則是讓氟化物停留於口腔中,直接針對牙齒或牙菌斑發揮防齲效益,如:塗氟漆、使用含氟牙膏等。
根據最新牙科實證醫學研究顯示,含氟牙膏之氟化物濃度必須超過1000ppm才具防齲功效,使用1000至1250ppm含氟牙膏可降低23%的齲齒率。使用含氟牙膏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含氟牙膏的含氟濃度建議至少1000 ppm。
2)每天至少使用2次含氟牙膏、每次至少2分鐘。
3)兒童使用含氟牙膏用量建議由家長幫忙擠壓,3歲以下每次最多米粒大小;3 到 6 歲兒童則建議每次最多使用豌豆大小。
學齡前兒童 每半年至牙科塗氟
重視口腔衛生保健從日常做起,刷牙時可使用含氟牙膏、學齡前兒童可每半年至牙科醫療院所接受專業塗氟、國小學生可搭配校園含氟漱口水計畫等。料理時更可選用含氟化物食鹽。諶立中司長呼籲,有「氟」同享,善用氟化物,幫牙齒穿上一層保護膜,身體健康,從「齒」開始。
食的健康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餐桌上的主角,非大蒜莫屬,無論是生吃、涼拌、煎烤。熱炒,大蒜散發出來獨特的香氣,總是令人食指大動。提到大蒜的營養價值,勝過人參;除了一般人熟知大蒜具有抗氧化力之外,研究更發現,大蒜可以保護肝臟、降膽固醇,甚至有抗癌功效。但是,哪一種料理方式才能吃出大蒜滿滿的以上好處?
檢視相
大蒜護肝、降膽固醇…做到這1招吃出滿滿抗癌力
更多
飲食習慣影響心血管疾病,致死率非常高
現代人飲食精緻,長期攝取高鹽、高油、高糖的食物,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口也因此居高不下。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105年十大死因中,包括: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與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等6類死因死亡年齡中位數,均高於所有死因之77歲。心血管疾病經常讓人措手不及,致死率非常高。
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表示,造成心血管疾病與「高血脂症」密不可分,「高血脂症」已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主要是身體長期攝取與製造過多膽固醇,多餘的膽固醇以LDL(低密度脂蛋白)將膽固醇運送至動脈,當體內的血脂肪過高時,它便會堆積聚集在血管壁上,引起血管漸漸硬化和變窄,因此如果是供給心臟的血管硬化了,就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產生,如:心肌梗塞、狹心症、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或腦中風。
美國研究:大蒜、洋蔥類食物有助降低膽固醇
根據美國補充與替代醫學中心臨床研究發現,大蒜、洋蔥類食物有降低膽固醇及抗凝血的保護作用,但只吃大蒜精是沒有太大作用的。根據台大食科所的研究發現,一天一瓣大蒜,可降低膽固醇。北醫保健營養學研究所團隊研究也發現,大蒜有保護肝臟、降膽固醇的效果,平均可降3成總膽固醇和4成三酸甘油脂。
根據美國補充與替代醫學中心臨床研究發現,大蒜、洋蔥類食物有降低膽固醇及抗凝血的保護作用。
更多
大蒜的營養價值高,而且其成分具有多種保健作用,其有效成分包括:水溶性與脂溶性的硫化物、類黃酮、大蒜素,以及硒等。
更多
大蒜的營養價值高,而且其成分具有多種保健作用,其有效成分包括:水溶性與脂溶性的硫化物、類黃酮、大蒜素,以及硒等。大蒜中的有機硫化合物能提高免疫力,提高人體淋巴T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系統轉化能力。並能有效抑制大腸癌細胞,也可降低血壓,有助於血糖的穩定。
大蒜能抗癌,富含預防大腸癌的硒
趙順榮藥師說明,依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2007年發表的研究顯示,認為大蒜是一種具有潛在抗癌特性的食物。主要是大蒜中富含預防大腸癌的硒,可促進腸的蠕動、抑制癌細胞的繁殖,並增加抵抗力。還有大蒜中含有大蒜素、大蒜拉素等物質,具有殺菌作用,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在陰道內的過度生長和繁殖,有助預防女性黴菌性陰道炎。
大蒜比較適合生食、切片或搗碎,保健效果較好
但是,大蒜中所含的保健成份遇熱時會很快就失去作用,所以大蒜比較適合生食、切片或搗碎,並且要先放10~15分鐘後再食用,較有利於大蒜素的生成,保健效果較好。
如果有眼疾或腹瀉、重病者,應慎食或不宜生吃大蒜。對患有重病,或者正在服藥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副作用,或引起藥物交互作用,影響藥效。例如,大蒜可能加速避孕藥分解,從而降低避孕效果。
食的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一般人常認為「減肥要少肉、少油」,其實,減肥時不吃肉、不攝取油脂,反而會提高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導致肥胖的來源是米飯、麵包、點心等精製醣類食物。
攝取過多醣類 易情緒不穩
「醣類」容易被身體吸收,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剩,而胰島素又稱為「肥胖荷爾蒙」,使脂肪增加。一旦攝取過多醣類,情緒也容易不穩定,對身體毫無益處。「蛋白質」則是身體的基礎,也是神經傳導物質的原料,會影響情緒。若身體缺少蛋白質,會使心靈變得空洞而殘破。當然,我們也不能就此採取極端的無油飲食。
雖然攝取過多有害油脂,會形成脂肪並影響身心功能;不過,優質的油脂則能形成防護膜,保護細胞。當細胞被包覆在油膜下時,能讓神經傳導物質間的傳遞順暢。若完全不吃油脂,反而會使腦袋不靈光、健忘、記憶力減退等,有害無益。
均衡攝取植物性及動物性蛋白質 才能維持身體健康
有些人覺得「豆腐或納豆」能代替肉類,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因為植物性蛋白質的蛋白質指數低,也缺乏某些必需胺基酸,像是促使身體合成蛋白質的「甲硫氨酸」等。因此,只依賴「植物性蛋白質」也無法充分合成體內的蛋白質。唯有均衡攝取植物性及動物性蛋白質,才能維持身體健康。若刻意不吃蛋白質,反而會讓肌膚變得粗糙乾燥,毫無光澤。
(本文摘自/活腦力飲食/采實文化)
食的健康
【早安健康/胡恆穎報導】許多人只要出現喉嚨痛和頭痛鼻塞等感冒症狀,總是習慣服用成藥,卻忽略了在餐食上搭配增強免疫力的食材。日本營養食譜網站特別推薦一道克感冒的「番茄雞蛋粥」,透過番茄和雞蛋豐富的營養來提升抵抗力,緩和病情。
番茄:茄紅素抗氧化、維生素C抗感冒
日本管理營養師龜崎智子指出,番茄中含有能夠調節生理機能的維生素C,透過食用番茄,能夠補充身體缺乏的維生素C,維持體內器官系統的正常運作。
除了維生素C,番茄還擁有大量的茄紅素,茄紅素屬於類紅蘿蔔素,具有高度的抗氧化效果,能夠防止老化和動脈硬化。說起茄紅素的抗老化能力,甚至是著名抗老維生素「維生素E」的100倍。
對於人體來說,茄紅素最佳的攝取方法是加熱,加熱過後的吸收效果提升為2~3倍。搭配雞蛋和米飯煮成熱粥更能提高番茄的效用。
雞蛋:提高免疫力、緩解感冒症狀
在NHK節目活躍的生活習慣病預防料理師牧野直子指出,雞蛋是營養素豐富而均衡的百搭食材,包括了具備人體必需胺基酸的蛋白質6.3g、鈣質26mg、鎂元素6mg、維生素B2 0.22mg、維生素D 0.9μg和鐵質0.9mg。其中,高蛋白質含量便是提高免疫力的關鍵。
日本管理營養師橋本彩佳表示,蛋白質對於免疫細胞的合成來說不可或缺。一天的食用份量只要控制在1~2顆以內便不會產生健康上的疑慮。
低熱量番茄雞蛋粥
將上述兩者明星食材結合在一起的「番茄雞蛋粥」除了營養價值令人心動,簡單的製作過程和整體的低熱量更是不得不提的加分項。番茄雞蛋粥的熱量只有225大卡,比起平均600~900大卡的便當來說,營養又健康。
需要準備的材料:
米飯80g
水500ml
蛋1顆
小番茄10顆
生薑片少許
芝麻油少許
步驟:
鍋中倒入洗好的米和水,煮到沸騰
轉成小火燉30分鐘
加入雞蛋、番茄和生薑片,畫圓攪拌
加入芝麻油
如果直接將冷藏白飯放入電子鍋中加水加熱,可以省下30分鐘的時間。另外,由於茄紅素本身為脂溶性,最後添加芝麻油除了能夠增添風味,更能提高茄紅素的吸收效率。番茄本身含有的食物纖維還能幫助排便,透過排便能夠散出因感冒而蓄積在體內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