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Title:114 學年度 文光國小學習教室2114 學年度 文光國小學習教室2

2025-07-30 思考之後才會有記憶

文光國小學習教室2

本書根據認知心理學的重要研究,清楚闡述大腦運作與學習知識的程序;並以實用的觀點,提出學習的相關原則

其中如思考之後才會有記憶反覆練習能夠降低腦力所需空間

2025-03-19 第四課看圖猜字

2025-03-16 看圖猜字

2025-03-13 第三課

2025-03-12 填填看

2025-02-01 拼圖

學習教室2


拼圖能促進孩子許多能力的發展,例如:手部操作、手眼協調、空間概念、視知覺、短期記憶、問題解決,甚至還能培養孩子專注力

2024-12-21 多良車站即時影像

學習教室2

即時影像提供來源:臺東縣政府

高架設計的車站坐擁美麗的海景,迎面駛來的是緩慢前行的火車,轟隆隆的聲響與藍色海洋、蓊鬱山林,自然和諧的融合在一起,此地可鳥瞰太平洋,被譽為全臺灣最美的車站。
多良火車站現已成為南迴公路的著名觀光景點,站在觀景台上可清楚眺望行駛中的火車、亦有當地居民擺設的飲食攤位可以稍事休息,享受美好的行旅時光。

2024-11-24 通用學習設計(UDL)

學習教室2

通用學習設計(UDL)

感知網絡
策略網絡
情感網絡
學習"什麼"
我們如何收集事實和將所見、所聞和所
讀的內容進行分類和辨識。
"如何"學習規劃和執行任務。
我們如何組織和表達我們的想法。
如:寫作或解決數學問題是策略任務。
"為什麼"學習
學習者如何被吸引、激發
和保持興趣。

1. 感知網路:
   - 視覺型學習者可能擅長通過圖像、圖表或視覺提示來識別和記憶內容。
   - 聽覺型學習者則可能更善於理解講述或錄音內容。
   - 動手型學習者則可能更喜歡透過實際操作來學習。

2. 策略網路:
   - 邏輯型學習者可能更擅長組織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撰寫文章或解決數學問題。
   - 創造型學習者則可能更善於以創新的方式解決問題。
   - 行動型學習者可能喜歡透過實作來表達自己的理解。

3. 情感網路:
   - 競爭型學習者可能需要挑戰和目標來保持動力。
   - 合作型學習者則可能更喜歡透過小組互動來學習。
   - 內省型學習者則可能更喜歡獨立思考和探索。

VARK 學習風格是一種學習模式分類方法,用來描述不同的學習偏好。VARK 是 Visual(視覺)、Auditory(聽覺)、Reading/Writing(閱讀/寫作)、Kinesthetic(動覺)四個英文單字的縮寫,表示四種主要的學習風格。這個模型幫助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何最好地吸收和處理信息。

  1. 視覺型 (Visual)
    學生偏好通過圖像、圖表、顏色、圖示等視覺材料來學習。這些學生會在學習中使用筆記、地圖或圖形等視覺工具來幫助理解和記憶信息。

  2. 聽覺型 (Auditory)
    學生偏好通過聽覺來學習,比如聽課程講解、討論、錄音或其他聲音材料。他們通常喜歡聽老師解釋或和同學進行口頭討論來加深理解。

  3. 閱讀/寫作型 (Reading/Writing)
    學生偏好閱讀和寫作的學習方式。他們通常會通過閱讀教材、書籍或筆記來學習,並且在學習過程中會寫下筆記、摘要或報告來加強記憶。

  4. 動覺型 (Kinesthetic)
    學生偏好通過實際操作、身體活動或實驗來學習。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更喜歡通過動手做事來理解概念,比如進行實驗、參與角色扮演或其他動態活動。
    點選以下連結:

 

 

 

2024-09-28 朗讀流暢度與詞彙習得,閱讀理解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學習教室2

 

研究指出,朗讀流暢度與詞彙習得,閱讀理解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包括文字解碼到高層次理解,流暢度就等於解碼(認字)的速度及正確性。若閱讀時讀者耗費大部份的注意力在解碼(也就是辨識字彙)的歷程,因認知處理有限原則,理解的部份能投資的注意力和資源就會不足。若解碼成熟,代表讀者能自動化的認字,就能流暢地朗讀,並投注較多認知資源與時間於文章意義的理解。所以自動化解碼是閱讀流暢性的構成要素

2024-09-22 113年度數位學習新科技教案優選

  • slider image 1
  • slider image 2
  • slider image 3
  • slider image 4
  • slider image 5
  • slider image 6

112年劍湖山之旅

導師介紹


 

 

 

 

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畢業
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碩士班畢業

  • 以學生為中心:提供個性化學習,關注學生需求。

  • 提供差異化教學:根據學習狀況,調整教學方法與內容,在適合的節奏中取得進步。

  • 教師專業成長:持續提升教學技能與知識。

  • 建立自信與動力: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提升學習動機。

  • 科技與傳統融合:結合科技與傳統教學,提升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