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1 小朋友不一樣,如果她做不到或不做某件事,一定有背後的原因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光是看到書的第一章,就讓我感動不已,蕭敬騰寫的,就是我看到妹妹現在的狀況,別人無法理解她的困難,只看到很多大家都有的能力她無法做到、因為識字量少造成的成績低落。

蕭敬騰說:「對有閱讀障礙的人來說,最痛苦的並不是障礙本身,而是別人的不理解。」

很多感覺妹妹說不出來,她很困擾,但是無法說出自己的感受,沒辦法像蕭敬騰現在這樣可以侃侃而談自己面對閱讀障礙的感受和當時的想法。

鐵達尼號看10次才懂在演什麼的蕭敬騰,他懂妹妹的看不懂。

透過這本書,我更清楚了解閱讀障礙對一個人的影響,他們在面對這個世界時,看到的是什麼?

就像老蕭說的,每個字都像是一幅圖畫,妹妹也是,把每個字在腦中拍照後存起來,有些能配對讀音,有些還沒辦法,所以在看的時候得花很多時間去辨識,像是生日快樂這四個字是一幅圖畫,連在一起時她可以唸出生日快樂,但是分開來,她只能認得生日,卻認不得快樂兩個字。一個認得的字,跟其他字合在一起變成一個詞語,她就又不認得了。

在家裡妹妹只要寫完功課就會看蠟筆小新、多拉A夢,我覺得沒什麼不好,至少她很開心,但是工程師常常念她,「為什麼一直看電視?為什麼不去念書?」當你看不懂的時候,一頁的字只認得1個字2個字的時候,你會很想看嗎?以前她也常常拿繪本來翻,但是看不懂,又沒有辦法每一本都讓我念,沒有看久了就會的那種事,她自己的名字「劭」這個字從一年級開始寫過幾千遍,直到三年級下學期她才認得,又怎麼可能多讀繪本她就能認字?

以前有個朋友要我印很多字給妹妹寫,她說只要一個字寫上百遍,她就能記得了。在妹妹一年級結束時,她寫了上百張名字的虛線體,可以把名字寫出來,3個字分開來卻不認得時,我就放棄了這樣的做法。閱讀障礙真的不是因為偷懶不去練習,而是腦子真的就無法記憶。花這麼多時間讓她去寫看不懂的字,有沒有意義?

老蕭說:「大人碰到不想做的事會鑽漏洞偷懶,想出各種理由或辦法,去做或不做某些事,但是小朋友不一樣,如果她做不到或不做某件事,一定有背後的原因。」

我們能做的是找出她沒辦法做的原因,去接納和幫助她,而不是一直責怪她為什麼不去做?為什麼做不好?

妹妹常常能說出一些詞句讓我非常驚訝,她從卡通中學到很多對話,最重要的是,她從來不會用錯地方,在用第一次的時候,她會說得比較慢,看看我的表情和反應,大概是在確認那句話說的是不是對的。

我常常會跟她說,「哈哈!你會用這個詞,對!是這樣沒錯!」她也很開心,說「嘿嘿!我就會呀!!」沒辦法閱讀,但是她透過這些動畫,還是學習到很多,而且是很快樂的學習。我為了她去加購MOD的卡通台、兒童台的節目,她有時看看卡通,有時還會打開英文教學的影片來看,讓我非常訝異。

有時聽到卡通裡一句新的詞或對話,她會轉過頭來問我,那是什麼意思呢?我會解釋給她聽,從來不會拒絕她,沒辦法看書學習,從對話中去了解別人在說什麼,這也是很重要的。對事物保持好奇,勇敢嘗試和努力,就夠了。

她對於卡通裡的人物深信不疑,覺得日本一定有蠟筆小新和多拉A夢這些人,知道大雄住在東京都,蠟筆小新住在崎玉縣、我們這一家裡的花媽和花爸很喜歡去看富士山。她一直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去大雄的家?什麼時候可以去看富士山?」我告訴她,我一定帶她去,只要出去看到多拉A夢、蠟筆小新的小東西,我就帶回來送給她,所以她的寶物盒裡,有很多她愛的小玩偶。

學習的目的是生活,當我不把考試和分數放在重點時,她能學會與人對話、聽得懂別人的用詞、對生活有期待,只是用跟大部分人學習的方式不一樣。當她生活開心,跟別人的相處就不會有困難。

我想她會到現在還樂於學習、每天開心地去上學,應該跟這樣的環境有關係,我不會責怪她學不會、不讀書,也不在乎她的成績,只要我們把作業完成了,她就一邊畫畫、捏黏土,一邊看卡通,每天都哈哈大笑,用她能夠學習的方式學習,在生活中充滿了樂趣,而不是挫敗,不是逼著她看著她看不懂的文字。在學校裡已經有太多學不會的東西,回到家,就開心生活吧~

老蕭說,「不一樣,沒關係,不一樣,才精采!」

我不知道妹妹以後還會面對什麼困難,但是我看到一樣有讀寫障礙的蕭敬騰,可以背起歌詞、可以演戲、可以出了一本這樣的書,即使讀寫障礙,可以做的事情還是很多,我相信妹妹一定也能擁有跟別人雖然不一樣,但是很精采的人生。

好一陣子很喜歡聽老蕭的歌,或許是從小就歷經不一樣的成長過程,讓他的歌聲中有獨特的魅力,讓人深深著迷。

這本書能看到那個跟舞台上光鮮亮麗的蕭敬騰完全不同的蕭敬騰。

書名:不一樣
作者:蕭敬騰

2019-02-20 如果每一次的作業,每一項的作業都要家人幫忙,那久了孩子就會有沉重的依賴性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孩子交來的閱讀心得,上面的插圖實在專業得讓我驚呼,一眼就能分辨不是這個班級任何一個孩子能夠畫得出來的,我找了他來,問他:「是誰畫的?」

他說是自己看著書畫,然後家人幫忙修飾。我請他看著圖再畫一次,畫出來的圖雖然沒有原本的完美,但是也畫得很棒,帶著些許的童真和小學生專有的筆法。我告訴孩子,「比較起來,老師喜歡你畫的這張,畫得很好,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畫的!!老師要的不是完美100分的作業,而是你用心自己畫的。以後你的圖畫都自己畫,不需要家人幫忙修飾,這樣就很棒了!!」

交來的作文用語到位句子通順,一整篇完美無缺。我問了孩子,「作文中你寫的寒假去的地方是不是真的都有去過?」他說是,我問他:「家人帶你寫過一遍了,你可不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再寫一篇?自己回想一下寒假做過什麼?去過哪裡?把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都寫下來?」

在高年級很多年,我很清楚高年級孩子的程度到哪裡,哪一個孩子能夠寫能夠畫的程度大概是什麼樣,我不會因為要送寒假作業出去展覽,就選擇家人或安親班幫忙太多的作品,我選擇的,一定是孩子自己能力能夠完成的作品。

或許家長會生氣,認為我找麻煩,但是對我來說,孩子交出來的作品有太多家長的幫忙,會讓孩子沒自信,自己的作品太差、認為自己無法完成、家人覺得必須要修改修飾甚至代筆才能交出去,如果今天老師選了這個家人修飾過的作品讓他去領獎,以後這孩子一定覺得所有的畫一定要請家人幫忙,他才能得到獎勵,這是不對的。只要孩子專心認真的自己完成,讓孩子知道即使沒有得獎,「這就是最好的作品。」

如果每一次的作業,每一項的作業都要家人幫忙,那久了孩子就會有沉重的依賴性,沒有家人無法完成,沒有家人無法思考,就是等著別人給答案。甚至不需要認真上課,因為回家就會有答案。

我真的很用心在對待每個孩子,我想到的是未來,而不是這一刻的任何一個分數,分數對我來說,沒有意義,孩子的能力有沒有建立,才是重要的!收一份家長幫忙的作業多麼輕鬆!我何苦找事來做?但是,有多少家長能夠理解?尊重?

國小可以打電話吼老師,上了國中,你想吼誰?我連兒子老師的電話都沒有!!!

你也能接受客戶清晨打電話客訴嗎?我也可以在清晨打電話給家長談孩子的學習態度嗎?

在清晨六點多,我忙著送三個孩子上學的同時,接了這通電話,聽到連珠炮的質疑,那一刻,我不是吃素的,是吃炸藥的!!相信我的口氣不會很好,老師不是7-11,我也有家庭小孩,可以給點生活空間,可以給老師的專業一點尊重嗎?

2019-02-14 我希望她不需要每天為了學不會而挫敗,可以為她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而雀躍和驕傲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心再堅強也不要獨自飛翔!」

在20幾年的教學生涯中,我遇過好多好多愛奇兒,我今天要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孩子。

我女兒出生的時候全身肌肉張力不足、生長和發展都遲緩、中耳積水造成聽力受損,說話語意不清;眼睛也因為重度的遠視,從小戴了厚重的眼鏡。

我們從四個月發現她的狀況後就開始復健,耳朵也開刀多次,兩歲就上幼稚園讓她多一點刺激,四歲開始學體操...經過長期的復健和治療,所以她現在說話說得很好,追逐跑跳甚至翻跟斗,所有孩子日常生活具備的能力她都沒有困難。

我家妹妹現在面對的狀況很特別,她的腦部灰質過少影響學習能力,造成識字、寫字困難、學習障礙,我本來以為只有在國字部分學習比較有狀況,沒想到連數字的認知,加減法都沒辦法運算。英文部分的理解也很差,在學校的每一科的成績都一蹋糊塗。

我們從來不要求她的成績,也不會因為她學不會而給她任何壓力。透過學校的融合教育,普通班的刺激還有資源班的協助,讓她持續的進步。尤其是在人際應對上,她從站在教室台前就大哭,到現在可以好好地跟同學對話、分享,從注音符號都沒辦法仿寫,到現在仿寫的字可以好好地寫在格子裡,隨然還是不認得字,但是已經進步很多。

經歷這一切,我真的要跟所有面對孩子有狀況的父母分享,早療真的很重要,一個全身肌肉張力不足的孩子,透過治療、復健,持續地上體操,讓她現在生活無礙,得花很多時間和心思,但是非常值得。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可以不在意她的成績?因為我清楚她的障礙和限制,我希望她不需要每天為了學不會而挫敗,可以為她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而雀躍和驕傲,既然學不會,那就開心生活,擁有正向又開朗的人生態度,我想這應該會是她這輩子最重要的資產。

「天使, 好久不見!3月16號 愛奇兒家庭日邀請您來遇見天使」

2019-02-12 不是所有事情都理所當然,當你被照顧得很好的時候,就無法了解身旁的人有多用心、用力地照顧你。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孩子穿了雙新鞋,一踏進教室就愁眉苦臉,直嚷嚷著:「好醜,這次買的這雙鞋真醜,真不想穿。」我說我看看,孩子還尖叫了起來,「太醜了,不想走出教室,這顏色、這型....反正就是醜死了。」我看她的鞋子,覺得還蠻好看的,應該所費不貲,孩子沒有一絲的喜悅,還不斷的嫌棄。

我跟孩子們說了一個故事,「你們看和室地板裡的二手衣和鞋子,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我們為什麼會常常忙著搬包裹、整理衣物嗎?」

以前你們有個學長家境貧困,穿的衣服又髒又小,鞋子也破爛不堪,每天都帶營養午餐回家,我心疼他家境清苦,跟朋友們提到這學長的狀況。

朋友寄了一雙他兒子穿不下的二手鞋,學長試穿的時候,問我說,「老師,這就是Nike嗎?穿起來好舒服,好帥!」我請他直接穿著就別脫了,跟他說舊鞋都破成這樣可以丟了,可是學長跟我說:「我要把舊鞋帶回家,沒有下雨的時候還可以穿。」

他說從有記憶以來,衣服鞋子都是別人給的,所以紅色有花邊的短褲他也穿來,粉紅色有小花的上衣他穿著也不覺得彆扭,在他的眼裡,可以穿,有得穿就好。

我覺得你們學長很棒,即使一堆二手衣鞋在他面前,老師拿給他的,只要大小合適,他從來不挑、不嫌,有得穿就好。營養午餐中午吃過了,還會帶回家去當晚餐,就算是清湯他也包回去,學長跟我說,有得吃就好。

雖然他的家境很差,我卻從來沒有聽他抱怨或辱罵他的家人,有好吃的蛋糕和餅乾一定帶回家跟爸爸、奶奶分享,我讓他扛米和物資回去他也從來沒有一句抱怨。

你們每個人的家庭狀況都比這個學長好很多,鞋子一雙一雙的換,有能力的家人照顧著,有媽媽疼愛著,卻不知足、挑三揀四、嫌東嫌西,這個不好吃那個不敢吃、媽媽買的很醜不愛穿、當著這麼多同學老師的面嫌媽媽手藝差眼光不好,...從來沒有想過給你這樣生活的父母有多辛苦,為了你付出多少。

想想這個學長,在這麼困苦的生活中,愛物惜物,珍惜每一分別人給他的資源。

不是所有事情都理所當然,當你被照顧得很好的時候,就無法了解身旁的人有多用心、用力地照顧你。

當然有人說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意願,但是對我來說,愛物惜物、感恩體諒的觀念必須澄清,讓孩子知道沒有任何得來的東西是理所當然,都是身邊的人努力才能給予的。

總是嫌棄的孩子看不到別人付出的辛勞;
總是富裕的孩子不懂得來不是理所當然。

2019-02-11 人際關係強求不來,找到癥結,找到友善的環境,孩子就能找到朋友。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孩子們小時候我常常做點心要他們帶去分享,尤其是被霸凌、孤立的那段時間,我想著如果帶東西去請同學吃,是不是就能改善他的人際關係?

所以在前一個學校常常做了整個球隊的麵包、蛋糕,每天做每天送,以為這樣同學就會對他客氣。

可是,沒有用,帶著空的盒子回家,我以為同學們很喜歡,我的努力應該有效果了,他說同學只有拿麵包蛋糕那一刻對他客氣、靠近他,其他時間照嗆不誤,叫他「娘泡」、「魯蛇」他還是孤單一個人,一直告訴我,不要帶,為什麼要給那些人吃?吃完大家把盒子丟著,他還要自己去收。

換了學校,我不再做這樣的事,我知道人際關係用食物是改善不了的,他們得自己去找到與同學相處的模式,用心去交朋友。

寒輔剩下最後兩天,上禮拜弟弟問我,「整個寒輔大家上課、考試好辛苦,可不可以在最後兩天做點點心給大家吃?」哥哥在旁邊聽到,也說他也要帶一些去請好朋友吃。

聽到孩子主動要跟同學分享,我想他們的人際關係再也不需要我操心了。一次用了20顆蛋做了一大盤的巧克力布朗尼蛋糕,希望哥哥們的同學都能喜歡。

尤其是人際關係強求不來,找到癥結,找到友善的環境,孩子就能找到朋友。

2019-01-18 放下勝負,我們就能看見每個孩子的需要,別因為一時的輸贏,成了孩子一輩子的遺憾。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昨天(1/14)是我們學期末全校班際樂樂足球比賽,對每個班級的比賽有3場,一場5個人。

只要有人數限制,就會有孩子被成為候補。妹妹前幾天回來就一直說,「我又是候補了,我好想上去比賽,可是每次都被選成候補!」

我跟班上的孩子們討論這件事,我請想要成為候補的人舉手,沒有人願意,「但是一定得要有人候補,當你成為候補選手的時候,會不會很失望呢?」

我告訴他們,「這是全校性的活動,重點在所有的人都能參加,而不是勝利,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要上場,都要參與。」

「我會在比賽中把這些沒有在名單內的同學換上去,被換下來的人不要覺得自己踢得不好,我們要把機會分一半給同學。每一個人在場上都盡力,下來後不可以有人去怪罪任何人,我們都不是專業球員,一定會有疏失,會有追不到球、攔不到球的狀況,盡力就好,沒有人在這次的比賽中會成為罪人。」

我把候補的孩子分成3組,在每一場剩下約5分鐘的時候,留2個主將在上面,換3個孩子下來,讓每個孩子參與每一場比賽,看著每個孩子把握自己能在場上的時間盡力追逐著,好幾個候補的孩子表現讓大家驚豔,我們的主將也很給力,讓我們連贏兩個班級,得到了五年級冠軍。

回到家就收到家長的訊息,媽媽說幾個禮拜前體育老師選人的時候,孩子回家情緒低落,一到五年級都成為候補選手,難過的說這次一定又不能上場了,每次都只能在旁邊看。沒想到昨天一下班孩子就衝到門口去告訴她,她每一場都上去踢了球,我們還得到了冠軍!媽媽謝謝我讓孩子可以上場去,可以跟全班同學一起努力而不是又成了場邊觀眾。

因為我是候補選手的媽媽,所以我清楚孩子很想跟全班一起努力的感受,而不是因為自己能力差而被排除在外。放下勝負,我們就能看見每個孩子的需要,別因為一時的輸贏,成了孩子一輩子的遺憾。

每一場比賽,每一次出遊,每一個活動,沒有人會在這個班級落單,因為我在。

2019-01-17 公平,是看見每個孩子的需要,讓每個孩子得到需要的照顧,讓每個孩子在她的能力範圍裡得到成就。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昨天放了這部西班牙的動畫「小繩子」給孩子們看,看完以後我問孩子們:「如果讓你選,你會選擇當瑪麗亞還是小男孩?」這是一個蠢問題,因為沒有人會選要當小男孩。

事實上,沒有人有選擇。

很多特殊生生下來就注定了一輩子的命運,如果要我選,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聰明伶俐,也希望她能看得懂文字,甚至可以寫出流暢通順的文章,我多麼不希望她跟別人不一樣,多麼希望她不需要從小復健、不需要接受特教服務,不需要老師特別的照顧,不要比別人多用了醫療資源,多麼希望她不用三個月就回診一次,不想要面對幾年就一次的聯合評估,不想參加學校的IEP會議,不想跟任何人討論她的障礙和手冊,不想簽那總是慘不忍睹的考卷,如果她每一堂課都能在教室跟大家一起上多好?

但是,我沒有選擇,我也沒有放棄,我是盡了全力,而不是不盡力。

在妹妹小時候也有很多人勸我應該要辭去工作帶她長大,但是房貸加上兩個兒子都在就學、妹妹各種檢查、醫療、復健的費用,一家五口只靠工程師當時的薪水是不夠的,妹妹的復健和檢查讓當時的我疲於奔命,假單填到滿溢,問我校外教學能不能請假陪她去?請假一整天8個小時,我可以分成4天,每天請假兩個小時帶她去做復健,我還得接送兩個哥哥,我該選擇什麼呢?

期末要交很多受獎名單,三個成績優異獎,五個進步獎,一個熱心服務獎。成績優異沒得商量,電腦跑出來名單就確定了,但是進步獎如何產生呢?這是我帶這個班級的第一個學期,沒有上學期可以比較,所以我請全班的孩子想一想,從中年級到現在,各方面誰的進步最多呢?

沒想到第一個被推薦的就是讓我擦指甲油的女孩,被提名後,大家開始說著她的進步,「她以前都不交功課,現在都有交了」、「她上課的時候很認真」、「她的身上沒有怪味道了」、「她的衣服現在變乾淨了」、「她說話我們比較聽得懂了」、「她的壞習慣少很多」、「她聽到有包裹的時候都會主動說要去幫忙」....

我平常努力對她的友善,每天找她來在我旁邊完成作業、每天提醒她要洗澡,要注意衣著、不斷的告訴孩子們她盡力了、她需要幫助、你們分組的時候不要忘了她、不可以給她臉色看、她的過動讓她沒辦法專注,功課得花其他孩子三倍時間來完成,我們都要想想辦法讓她完成作業,而不是指責她沒有寫功課...孩子們都感受到了。不只是接納她,幫助她,還發現了她的進步。

我把她找來,恭喜她得了進步獎,告訴她,「妳看,妳的進步大家都看到了,大家都這麼喜歡妳,妳千萬不要再做不該做的事,要讓大家信任妳。老師送妳這盒指甲油,裡面還有一支筆可以畫畫呢~~不需要去光水,直接就可以撕掉了。」喜愛畫畫的這孩子,一整天抱著這個禮物不放。

「公平,是看見每個孩子的需要,讓每個孩子得到需要的照顧,讓每個孩子在她的能力範圍裡得到成就。」

別站在高處去批判隨時處於溺水狀態的人,我們只看到醜陋的疤痕,卻沒辦法體會傷口一再裂開的痛楚。

融合教育不是嘴巴說說而已,是應該落實在生活中,盡力讓環境友善,一個班級裡面有好幾個特殊生,光靠老師真的是不夠的,需要整個班級一起來協助特殊生,孩子們的接受度和能力,超乎我們的想像。

2019-01-15 如果老師的態度就是這樣排除孩子,這個孩子在教室裡會受到什麼樣的待遇?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昨天一位媽媽傳訊息來跟我訴苦,說孩子是個腦麻患者,上星期全班都去戶外教學了,老師卻請媽媽替孩子請假。那是上課時間,那是教學,為什麼可以排除任何孩子?

之前六上的畢業旅行,老師說行程太趕太急,孩子坐輪椅行動不便,不適合參加,而被迫放棄...所有同學都去進行這輩子第一次的畢業旅行,只有這孩子,必須請假2天在家裡....不只是行前的討論,還有畢業旅行那2天,回來後大家熱烈的討論,這孩子就是一個局外人。

在教育的現場,我們教育孩子們應該要對特殊的孩子有愛心,我們教育孩子們應該平等對待特殊的孩子,我們口口聲聲說著要讓孩子學習溫暖的去對待特殊生,我們說著融合教育有多成功。

我們告訴孩子們在有人需要幫助時要伸出援手,在他們受委屈的時候挺身而出...但是,我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腦麻孩子們雖然行動不便,但是頭腦很清楚,受到排擠、受到冷落,感受一樣分明...受到不平對待,心裡一樣受傷。大家嘴裡說的公平,對這些孩子而言,生下來就是一輩子的不公平,別的孩子在玩樂的時候,這些孩子總是在復健,在拉扯著不努力就緊繃的肌肉,努力練習著別的孩子像呼吸一樣自然的動作...別的孩子在跑在跳,這些孩子只能坐在輪椅裡面,看著其他人玩耍。

孩子們一輩子都得承受這些不便,我們不是更應該疼惜他們,盡可能地協助他們、照顧他們嗎?我從來不拒絕安排到我班上的特殊生,就只因為,那就是我工作的一部分,那就是我應該盡的責任,特殊生不是在這一班就是在隔壁班,如果每個老師都拒絕,是要他們去哪裡?

我清楚得多花很多心思去照顧,我知道要多用很多力氣去協助,但是,我只幫忙兩年,孩子和父母卻得辛苦一輩子。

帶行動不便的孩子出門會增加困難度,但是不是不行,只要有心,想著的是要怎麼把孩子帶出門,所有的困難都有辦法克服,但是只想著麻煩,孩子就只能委屈待在家裡。

學校那麼多老師加上家長,總會想出辦法來協助,大人們想想辦法,就能讓孩子們沒有遺憾。怎麼可以因為孩子行動不便,就要求不要同行?怎麼可以因為孩子特殊,在教室就受盡排擠?

如果老師的態度就是這樣排除孩子,這個孩子在教室裡會受到什麼樣的待遇?孩子們看著看著,就是學會了排除需要幫助的孩子。

沒有任何人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被這樣對待,怎麼能夠這樣對待別人的孩子?我們都替孩子想想辦法,別讓孩子在我們的手中留下遺憾。

2019-01-03 讓孩子們知道遇到困難時要找人幫忙,主動跟家裡青春期的孩子談談他們的生理變化,讓他們不用自己亂猜亂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記得國中的時候,有個女生不知道自己的生理期來了,MC弄得整件褲子都是,男生看到後揪同學不斷的嘲笑她,同學不知所措的哭了,老師卻不知該如何協助她處理。她那天就穿著髒的褲子上一整天的課,只要站起來後面就有人議論紛紛,放學時還得排在隊伍中,所有的同學指指點點,我想那會是她一輩子難受的記憶。

我最近也發現班上有孩子生理期開始了,使用過的衛生棉就大喇喇地攤著丟在垃圾桶裡,現在單親、隔代教養的孩子越來越多,沒有媽媽可以問的孩子,只能自己摸索處理青春期遇到的問題,上禮拜帶了一大包衛生棉去,幫孩子們上了一堂課。

我先告訴孩子們,「我要說的是女生的生理期,但是男生也要聽,因為每個人都會有媽媽,有些人有姊姊妹妹,以後可能都會交女朋友,都要知道女生有生理期是一件辛苦的事,生理期期間很多人會貧血頭痛、頭暈、肚子痛,使用衛生棉很悶熱難受,男生要多體諒女生,有重物要搬的時候多幫點忙。」

女生從青春期開始,每個月就會有一次的月經,來的時候就得要用衛生棉,我把衛生棉打開後,衛生棉背後有雙面膠,讓大家猜猜衛生棉要黏哪裡?竟然有孩子說,「黏在身上!」(⊙_⊙)「那撕下來會不會很痛?」XD我拿出我家妹妹的內褲來示範怎麼使用,沒想到這時候有幾個女孩說,「老師,我也有那件內褲!!!」另一個說「我也有耶!!!」哈哈哈!怎麼會這麼可愛!!

示範完如何使用後,還教孩子們如何丟棄,要整個捲起來後,用下一個衛生棉的袋子或是衛生紙包起來,這樣才乾淨、衛生,收垃圾的同學看了才不會難受。有孩子問我,「老師,在做這些事的時候,不會滴得到處都是嗎?」原來孩子們都以為處理衛生棉的時候應該站著,這樣當然會滴得褲子和地板都是,要蹲在馬桶上的時候處理呀~~看到她們那恍然大悟的表情,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廁所總是髒兮兮了。

提醒孩子血是很營養的東西,所以非常容易滋生細菌,不管量有多少,一定要2個小時就換一次。我曾經遇過一個孩子,一整天只用一個衛生棉,這真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很容易感染病菌,千萬別為了省衛生棉而捨不得換。衛生棉要妥善保存,可以用一個可愛的小包包裝當天需要用到的衛生棉,如果臨時沒有帶或是帶不夠,都可以跟老師拿。

男生要尊重女生,有生理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要看到女生拿衛生棉就大驚小怪,如果是我我會希望旁邊的男生看到時就當作沒看到,不要問也不要大聲嚷嚷,會讓人很尷尬。

不知怎麼聊的,又聊到男生,男生說女生有月經,男生有夢遺,突然有一個孩子說,「老師,那很臭耶~~」我說,「你怎麼知道很臭?」他說,「因為我以為是尿床,就拿起來聞聞看,結果不是尿騷味,是一個很奇怪的味道,而且黏黏的。」那就是精液呀~男生進入青春期後會開始製造精液,有時候睡覺時會流出來是很正常的,褲子濕了就換一件,洗一洗就好。啊...大家都知道他進入青春期啦~~我趕緊跟媽媽聯絡,告訴他孩子進入青春期了,但是身材很嬌小,可能要煮些轉骨的中藥給孩子補一下。

現在的孩子超開放,整堂課大家笑聲不斷、注意力超集中、發問踴躍,問了好多讓人臉紅心跳的問題,我都有認真又勇敢的回答。嗚~~如果上數學能這麼認真就好。孩子們在面對青春期真的有好多好多疑問,不敢問只能自己胡思亂想,還好我已經是歐巴桑不怕孩子們問。讓孩子們知道遇到困難時要找人幫忙,主動跟家裡青春期的孩子談談他們的生理變化,讓他們不用自己亂猜亂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跟隔壁還沒結婚的男老師討論時,他紅著臉說自己也不會用,更別說教孩子使用了,跟他預約了一堂課,讓我也去教教他們班的孩子。

2018-12-18 我是他們的班導師,我不捍衛孩子們的權利,誰來保護他們、為他們發聲?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前幾天上完科任課,立刻就有很多孩子回來告狀,說那孩子上課時丟作業給老師、上課吵鬧...我問他有沒有這些狀況?為什麼呢?孩子只說上課很無聊,我告訴他上課不可以這樣,要去跟老師道歉,寫反省日記。

結果反省日記寫出來爸爸怒了,打電話跟我抗議,我把反省日記拿來看,真是把我嚇傻了,上面寫著上課時都在訂正和罰寫,沒辦法上課,都只能坐在特別座,只有罰寫完成時才能參與活動、做實驗,上課很無聊...我立刻問班上的孩子,到底那堂課是怎麼上的?原來不只是這個孩子,另一個資源班的孩子甚至沒有被分到做實驗的組別,因為都沒辦法完成作業和考卷的訂正和罰寫,小孩就長期只能自己坐一桌,上課時不斷的抄寫,從來沒有做過實驗。

我一生氣,上樓找科任老師,問她孩子坐哪裡?當她指著邊邊角角那個孤單的位置時,我怒火中燒,我告訴她,「如果今天我是這個孩子的家長,我一定告你!!」「你知道這孩子是資源班的?那還這樣對待她?這孩子一天吃三種藥,所有回家作業還得要在我旁邊一題一題教才能完成,這麼多科的作業她回家根本沒辦法寫,你沒有發現她需要幫忙,上你的課只能不斷罰不斷抄,不能跟大家一起上課,你憑什麼??」「如果我的班級在上你的課之前,我都得再三叮嚀要安靜要乖,上來後還是鬧哄哄,該檢討的不只是孩子們,還有你!!」

資源班老師來找我問這件事時,眼眶都紅了,我們兩個在班上在資源班不斷的幫孩子找方法,想辦法替她找成就感和自信心,費盡心思替她改掉壞習慣,讓她融入群體,我們萬萬沒想到這個沒有聲音的孩子會受到這樣的對待。

我們既心疼,也愧疚,這麼多老師關心著,怎麼沒有任何一個人發現孩子需要幫助?這個不懂求救的孩子,如果沒有同學的一張反省日記,要這樣上課上多久?難怪我們這麼努力,孩子的進步還是非常緩慢。

我們通報了學校,主任們就立刻約談每個孩子、進班去觀課,要求老師調整上課方式,改變對孩子的態度。下午上課時,三個孩子都重新編排了組別正常上課了。我找各個資源班老師,拜託他們多跟資源班的孩子們聊天,了解一下孩子們上課的情形,不要再有任何一個孩子受到不正確的對待,卻說不出苦,只能忍耐。

我打電話給被我罰寫反省日記的孩子家長,告訴爸爸處理的狀況,也跟他道歉,我只看到孩子的行為,卻沒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上課被隔離、只能抄寫、不能參與...當然對老師的態度好不了。沒能掌握孩子們每堂課的狀況,讓孩子們受委屈了,也感謝他看到孩子的反省日記時打電話跟我表達憤怒,我才能踏進科任教室,去救了3個被不正當對待的孩子。

下午的時候,班上孩子跟我說,「老師,你今天看起來好悲傷。」我說:「對呀!!我好心痛。」我告訴全班的孩子,「特別是班上這幾個資源班的孩子,真的很需要幫忙,當你們自己,或是看到任何人受到不正確的對待,老師或同學對他們的方式如果換成是你也不舒服,長期大量的處罰讓他都沒辦法正常上課時,你們一定要立刻回來告訴我,你們都看到他們被處罰,卻沒有一個人回來告訴我時,老師就會錯過去救他們的機會,讓他們承受三個月這樣的上課方式,讓老師好傷心哪~~」

我們都多關心孩子,不管是老師還是父母,都多跟孩子們聊聊他們上課的方式,有時座位的安排還有孩子們的抱怨,都能透露出求救的訊息。

家長問我讓我去處理會不會為難?我說一點也不會,有些老師就是該用力的提醒,才能發現自己的教學方式、對待孩子的方法是錯誤的,我是他們的班導師,我不捍衛孩子們的權利,誰來保護他們、為他們發聲?即使通報了學校,我還要當面跟老師表達我的憤怒,會不會得罪人?是我唯一不會去考慮的點。

即使要承擔揭露家醜的罪名,我也要把這件事分享出來,提醒所有的家長和老師,我們都多關心孩子一些,別讓孩子承受過重或不合理的懲罰,不能任由任何人給孩子貼上撕不下的標籤、不接受任何人剝奪孩子的受教權。

面對孩子,我們怎能不勇敢。

更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