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3 該讓孩子懂得我的感受,就是要清楚的說出來讓他們知道,也要提醒他們事情的嚴重性和後果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或許是跟孩子們常常鬧在一起沒有距離,昨天有個孩子在作業裡夾了一隻好大的假蟑螂,一翻開作業,我嚇了一大跳、尖叫一聲,把課本甩在地上,仔細一看留在桌上的蟑螂,才發現是假的....

我想應該不是一個人的點子,應該是全班的計謀,沒有發脾氣也沒有罵人,我就靜靜的當作沒事,那一刻才知道,為什麼她交作業後會跟一群人站在旁邊,大概就是想要看我的反應。我沒發作,可是負責夾蟑螂那孩子嚇到哭了,一邊哭,一邊拿著道歉的紙條來給我,我刻意地把紙條放在旁邊,想要等自己更冷靜一點再來處理這件事。

我不講話,似乎讓全班的氣氛凍結,平時聊天聽歌全班還會開心跟著唱跳的午餐,昨天卻鴉雀無聲,就連整個下午,孩子們的動作輕柔,說話的聲音也很小,全班20幾個孩子都躡手躡腳、小心翼翼的。小孩們大概以為我就要爆炸了,很會看臉色這樣。

等到最後一節課,我請孩子們把所有東西收起來,很認真嚴肅地,語氣平和的跟他們說,「我知道你們只是覺得好玩,但是還好老師身體還不錯,如果今天老師再老一點還是有心臟病、高血壓,有可能被你們嚇死,鬧劇是不是就變成悲劇?對我來說,真的一點也不好玩。」

「我被嚇到的時候有點生氣,可是現在氣消了,老師接受xx的道歉,妳不要再難過囉~但是要提醒你們,真的不能隨便開玩笑,除了可能把老師嚇死以外,以後上國中、高中、大學這樣嚇老師,有可能就是大過一支了,把自己的開心建築在別人出糗的那一刻,對當事人來說,一點也不有趣,千萬別再開這種玩笑。」

講完以後,大家似乎鬆了一口氣,我跟大家聊聊天、讓生日的孩子發點心、把前一天做的比較醜,沒辦法送給媽媽們的蛋糕,請孩子們幫我吃掉....

如果當下大發飆,那平時安靜乖巧的孩子可能會愧疚一輩子,在心裡留下陰影,剩下的一年多我們相處時她一定覺得尷尬,平時跟孩子們融洽的關係也會被我打壞,要去修復跟孩子們的關係。發一場脾氣很容易,但是得花很多時間去收拾善後。

該讓孩子懂得我的感受,就是要清楚的說出來讓他們知道,也要提醒他們事情的嚴重性和後果,但是事情可大可小,我珍惜和他們之間的和諧互動,這樣的事情就得小心處理。

2019-05-02 慣養的孩子,覺得世界繞著他轉,想到的永遠都是他自己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曾經帶過一個孩子,跟著單親的媽媽生活。

我問他媽媽是做什麼的,他說是「爽缺!」我問他什麼是爽缺,他說:「就上夜班,在鋼珠店工作坐櫃台,沒事都可以睡覺,白天我來上學她也在睡...」

我跟孩子說,「上夜班是辛苦的工作,日夜顛倒,晚上生理時鐘自然反應疲累想睡覺,有時趁空檔瞇一下,但是白天還是覺得累只好補眠,這對身體是很大的傷害和負荷,你有沒有看到媽媽神情憔悴的樣子?」

「你回家仔細看,媽媽一定有深深的黑眼圈,你聽聽看媽媽沙啞的聲音,就是長期在吵雜的環境中大聲說話,又沒有好好休息,你有沒有聽到媽媽一直在咳嗽?那是長期在電動場裡吸著二手菸的結果...」

媽媽不是不辛苦,是不想讓你擔心。

這個單親的孩子狀況很多,沒有爸爸在身邊,媽媽為了養他,為了賺多一點的錢,找了夜班的工作。整個家族為了彌補他家庭的不足,寵他寵得像皇帝,予取予求,讓那孩子目中無人,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

有很多時候,大人的辛苦不想加重在孩子身上,也不想讓孩子擔心,對生活的重擔避重就輕,想盡辦法給孩子最好最多的。孩子年紀小不懂,卻有了偏差的想法,不懂感恩、覺得父母給任何東西都是理所當然。

我一向跟家長維持良好的關係,只要家長不要捨不得,通常我是請家長把孩子放心交給我,只要我發現孩子有行為偏差的問題,我都能讓他在短時間之內有顯著的改變。

最怕的就是遇上被寵壞的孩子。

在家裡不怕半個人,覺得全世界他最大,在班上對同學大小聲,被老師稍微說一下就擺臭臉,告訴家長家長也無可奈何,甚至置之不理,有時孩子被我責罵,家長還會來跟我算帳,說是我的錯,像仇敵一樣對我的每個規定都質疑,對我每一次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有意見。

反正天塌下來,有我媽在!

這樣的孩子我還是會教,怎能忍受孩子擺臉色、對科任老師大小聲、任意對待同學?但是困難度增加很多,要花很多時間和心思才能調整他的態度,尺度一沒有拿捏好,我就等著被罵被告,就因為家長沒辦法跟我站在同一陣線,常常讓我會使不上力。

有很多人會說這樣的孩子就放生,要承受這個被寵壞的孩子一輩子的是媽媽,不會是我,但是對我來說放棄一個孩子太難,想到自己教出來的孩子這樣任性也很痛苦。

很多事情真的就是一體兩面,我覺得自己是認真的老師,但在這家族的眼裡,我卻是個刁難孩子、管太多的爛老師。其實我不在乎他們對我的評價,因為我自己清楚出發點是什麼,也知道心裡的那把尺不會因為他們而改變,這就是對教育的堅持和任性。

別期待孩子自己懂,別因為任何原因而有補償心態,讓孩子適度的知道家裡的經濟狀況,體會父母的辛勞,讓孩子共體時艱,而不是把所有壓力往自己身上扛。

慣養的孩子,覺得世界繞著他轉,想到的永遠都是他自己。

2019-04-30 最重要的是,陪著孩子想想辦法,聆聽孩子的聲音,讓孩子知道我們對他們的愛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這幾天好多人私訊問我孩子被霸凌怎麼辦?

我想大家都看到那孩子跳樓的新聞,心裡都很不捨。

我家兩個兒子從小都讀體育班,國小時導師和教練嚴格管理,所以比較沒有被霸凌的狀況發生。到了國中,外聘教練非常重視成績,針對沒有成績的孩子就是辱罵和嚴厲處罰,這樣的方式,當然就會讓孩子們有樣學樣,對於比賽沒有成績、表現不好的孩子極盡攻擊之能事,所以當時受傷不能練球的弟弟被霸凌得很慘。

被教練辱罵、被同學言語霸凌時,我們因為一直想著他球打得還不錯,應該可以靠打球的成績上高中、大學,也害怕他轉學會不能適應一般孩子國二每天考試的升學壓力,所以一直不敢幫他轉學。面對他回家後不穩定的情緒,我們都以為是青春期的叛逆,不斷的勸他,但是常常一句話他就大爆炸,雙手摳到體無完膚。

情緒這麼不穩定,當然讀不下書,導師常常line我他什麼功課沒交記過,訓話時要求他蹲在地上聽,卻從來沒提過他在學校面對的霸凌和情緒。直到有一天他上英文課時被老師點名站起來回答問題,卻又被同學嗆到流淚,他忍不住這些羞辱,衝出教室,衝到廁所去踹門和踹牆壁。

回到家以後,他跟我說,本來是要從三樓跳下去的....

有很多人會覺得現在的孩子抗壓性很差,但是現在的孩子所受的壓力也比我們以前大,以前的霸凌,可能只限於上課,回到家可以不用再面對這些壓力,但是現在網路上霸凌、班級群組裡的謾罵和羞辱,如影隨形!

當我們只想要孩子活下去時,很多擔心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立刻請了假替他轉學,沒想到轉回基隆,遇到一位嚴格但關心孩子的老師,整個班級的讀書風氣良好,同學之間的相處非常和善,一下子我以為弟弟的青春期暴衝,竟然都沒了,每天開心地去上學,即使到國三考試頻繁,我們在車上都有說有笑,每天討論他想要去讀的學校。弟弟說,沒想到普通班的同學會這麼善良!!!

哥哥高一的時候遇到每天罵學生的導師,哥哥的週記沒交,老師竟然當眾說沒錢買週記,那就請媽媽來申請低收補助,還替哥哥取了難聽的綽號,在哥哥不在時說給全班聽,讓他成為笑話,每天進教室就是罵孩子爛,說他不想教這一班。有這樣的老師當導師,當然班上就開始有人言語霸凌,娘泡、孬種...什麼都可以從同學的嘴巴聽到。

在群組裡面跟老師溝通無效,我是當面到學校去問老師,「我來申請低收補助,請問是要跟您申請還是找校長申請?」老師說要他申請低收補助是開玩笑的,我很嚴肅的告訴老師,「玩笑不是這樣開的,還好我們不是低收,不然你叫孩子怎麼活?」「可以請你不要再說孩子爛嗎?孩子不爛被你說了一整年,不爛也爛了!!你可以教育、可以處罰孩子,但是不能羞辱他!!」

一個這樣的老師帶出來的班級當然霸凌不會停止,孩子住校又跟同學朝夕相處,摩擦和衝突不斷,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和健康。

當時我還找了輔導室幫忙,請輔導老師看能不能開導他,沒想到輔導老師竟然跑到球隊,跟哥哥說你媽要我來找你....讓哥哥在同學面前尷尬難堪,對我也不諒解。

最後我們還去找了校長,校長面對老師的狀況一點也不驚訝,他說,「那老師就是任性...」聽到這句話心真的都涼了!!等一個五十幾歲的老師長大,我都老了!!!學校明知道這老師是這個樣子,卻還是派給最需要關心的體育班。

那是一個完全走鐘的環境,沒有什麼好留戀!雖然不用念書就可以靠打球上大學,但是孩子都快活不下去,就算前途再光明,他也走不到終點。受到霸凌的孩子會覺得沒有結束的一天,不知道同學的惡意會到什麼時候,不知道在一個滿是批評和羞辱的環境中自己還有沒有價值,當然就會想不開。

兩個孩子都從體育班轉出,現在都在其他學校活得好好的。很多人問我怎麼辦?很怕跟老師反應後孩子的狀況會更糟?我只問一句,現在還不夠糟嗎?面對老師和同學的霸凌、惡意對待到底該怎麼辦?

忍耐,從來沒辦法讓惡意停止。

這句話是孩子在長達十年體育班那樣高壓生態裡唯一學到的寶貴經驗。我也相信,一定有一個友善的環境能適合孩子,別人能夠待的地方,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孩子,霸凌很有針對性,同一個環境裡每個人的遭遇和被對待的方式不一樣。

當孩子被霸凌時,一定要跟老師反應,有時候不是老師不處理,而是霸凌在台面下發生,老師沒能及時發現,請老師務必處理和教育,如果連老師都是芭樂樣,一副事不關己、無能為力,面對孩子的處境兩手一攤,甚至老師就是帶頭霸凌的主角時,我會直接到學校去找老師溝通,請他和學校盡到該負的教育責任,請他們想辦法停止對孩子的惡意。

當孩子已經開始出現身心症狀、情緒不穩、無法念書時,與其花時間抗爭和折磨,換一個環境也是一種選擇。最重要的是,陪著孩子想想辦法,聆聽孩子的聲音,讓孩子知道我們對他們的愛。不要覺得撐下去才是面對挫折,帶孩子找到一個友善的環境,讓他知道生命有希望,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都要為孩子勇敢,不要讓孩子的生活只剩下撐下去!願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善意的對待。

2019-04-24 當一件事情做了會被讚美時,這就是很大的誘因,得到很多的成就感,當然就樂於完成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孩子一踏進教室,就抱著她的功課來找我,老師,我每個字都有寫在格子裡。看到她的功課,我眼淚都快掉下來,這是努力了半年才有的成果。

她中年級的老師非常溫柔,對她完全包容,每件事都是好好說,從來不會大聲罵她,知道她的能力差,知道她寫不出來,老師是從來不要求,沒交也沒關係,她的個性溫和不吵不鬧,老師不會為難她,只要乖乖的就好。

五年級接到她的時候,一天吃著三種藥,吃到問她任何問題都愣愣的答不出來,頻繁清喉嚨的聲音,連我都快受不了。沒有一樣作業有交,應該說,她應該覺得理所當然就是不用交。

我問媽媽:「她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藥?」媽媽說她會犯錯,有衝動行為,我告訴媽媽:「比她衝動的小孩吃的藥都沒有她多,不准吃這麼多藥。」媽媽說:「醫生說要吃的!!」我說:「醫生都是聽你形容,你把她說得那麼糟,醫生當然加藥,你有沒有發現你問問題她都沒辦法回答?」藥物過量的時候就會讓她反應遲鈍。她只要沒吃藥就沒有清喉嚨的聲音,所以其中一種藥會誘發她的妥瑞症狀。

吃了藥要仔細觀察孩子的反應,不能只想用藥抑制壞習慣,應該想想孩子行為的原因,也要注意服藥後的副作用。

我和資源班老師跟媽媽溝通了很久以後,終於替孩子減了藥,只讓她服用一種,早上半顆下午半顆,上課能夠專注就好。孩子的眼睛漸漸亮起來了,問她問題能夠立刻反應了,徵求協助時她會立刻舉手說要去幫忙,整個人像活起來了一樣。減掉其中一種藥物後,她清喉嚨的聲音也不見了!

要求她寫功課是一件折磨人的事,長期都沒交過作業,她的字體凌亂幾乎看不懂,每天回家前信誓旦旦的說她會寫,但是隔天來都是空白,我想,回到家藥效已經沒了,要讓無法專注的她寫功課,那真是天方夜譚。

所以每天陪著她利用空檔,把當天大部分的作業完成,留兩行讓她回家寫,不管她寫得多亂,隔天當眾讚美她有交功課,一邊陪,一邊鼓勵,再慢慢的給一點要求,這孩子漸漸的習慣了交功課這件事。後來學校有開了特教課輔班,到課輔班時其實中午吃的藥都失效了,但是她還是努力地完成了作業,有把我唯一的要求聽進去,字要寫在格子裡....

我沒有要她擦過功課,沒有嫌棄過她寫得亂,挑她寫在格子裡的、寫得整齊的、我看得懂的來讚美她,只要有幾個字寫得好,就給她甲上,下一次的功課就可以少寫兩行,長期下來,這孩子開始要求自己,看見自己可以完成作業。其他科任老師的作業,我要小老師不要只是催她交,給她一點協助,我常常看到小老師就站在她旁邊教她寫,讓她減少很多被科任老師處罰的次數。只要看到小老師教她,就讚美小老師,給小老師獎勵。

從來沒想過她每天進教室第一件事情就是交功課,當一件事情做了會被讚美時,這就是很大的誘因,得到很多的成就感,當然就樂於完成。

以前需要有些壞習慣來滿足自己,怎麼罵怎麼罰都禁止不了她的壞習慣,現在孩子被看見、開始在意自己的表現,那壞習慣竟然消失了...

孩子的改變來自成就感,我的成就感來自這些孩子的改變。

孩子,有無限的可能。

2019-04-23 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人際關係差,一個孤單、被霸凌的孩子一定有原因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小孩進教室時頭髮亂七八糟,我要他到我跟前來,我問他,「你沒有刷牙吼?」他說:「老師!你怎麼知道?」我說,「因為你頭髮亂七八糟,應該是起床就出門了吧?有洗臉嗎?眼角有眼屎、嘴角還有口水印捏~~沒有洗臉應該就沒有刷牙吧?」只見孩子一下耳朵、臉都紅了。

我告訴他,「每天早晚都要刷牙、洗臉,這不只是衛生問題,也是對自己和別人的尊重。你想想看,沒有刷牙的口氣很重,你哈一口氣聞聞看,是不是很恐怖?跟你說話的人會不會聞到味道?這樣對同學是不是不好意思?久了會影響你的人際關係,因為跟你說話不舒服。」

我要所有的孩子每天出門前要梳頭髮、照鏡子,確認自己的儀容乾淨整齊再出門。立刻有孩子說,「我不在乎外表啦!!」我說,「你不在乎,可是旁邊的人在乎呀~~你想想看,如果今天沈老師也蓬頭垢面,頭髮亂七八糟站在這裡,你會覺得怎樣?連自己都沒辦法好好照顧的人,我們是不是不太會信任他?」

「沒有梳頭髮可能只是小事,但是沒有刷牙洗臉這個真的會影響你們的人際關係,如果老師今天沒刷牙就來,一開口,前面的同學大概都昏倒了,臭暈了...,那你們沒有刷牙就來,同學喜不喜歡靠近跟你說話?一跟你聊天就聞到臭味,真的不舒服呀~~」

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人際關係差,一個孤單、被霸凌的孩子一定有原因,在班上比較沒有人緣的孩子,我會特別注意他的很多細節,從個人衛生、生活習慣、說話的方式、對待同學的態度....都可以看出很多訊息。

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抽籤換位置,之前有個孩子換位置後,旁邊的同學立刻把桌子搬開,只要我一有空,就仔細觀察那孩子的一舉一動,後來發現這孩子會吃鼻屎,或是挖了鼻子後手隨便亂黏亂抹,同學可能不想說破,但是從他的表情和動作看得出嫌惡。我把那孩子找來,做了挖鼻孔的動作,問他看到老師挖鼻孔有什麼感覺?孩子說:「很髒!」「那同學看到你挖鼻屎、吃鼻屎會有什麼感覺呢?你覺得鼻子癢癢的應該去哪裡處理?應該怎麼處理?」

他常常還是會忘記,不由自主地挖完鼻子手就放進嘴巴,我那陣子對他的動作非常敏感,上課時一看到他要把手放進嘴巴,立刻提醒他去洗手,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讓他把這個習慣改掉。

另一個孩子也比較沒有朋友,有一次我要他來我面前訂正作業,他一靠近我幾乎無法呼吸,身上的汗臭味撲鼻、衣服髒汙,讓人難受,我立刻拿了一件教室裡的二手排汗衫讓他換上。我請他聞一下剛換下來的衣服,「味道是不是很恐怖?同學靠近你就會聞到這個味道,有沒有很難受?容易流汗沒關係,要多喝水、一定要帶件衣服來換,不要因為身上的味道讓同學不敢靠近。」

相處時很多小事的累積就會影響人際關係,發現孩子被排擠,不是去怪罪遠離的同學就好,沒辦法強迫同學要忍受孩子讓人不舒服的狀況。有些孩子被討厭了,卻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不受歡迎。只是嫌惡、怒罵他沒辦法解決問題,仔細觀察,跟孩子一起找出癥結,想辦法讓他改變讓人不想靠近的習慣,或許可以讓孩子脫離孤單的痛苦。

有時候是家長忙碌疏於照顧,有時是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我會在連絡簿上寫了提醒孩子,也提醒家長。一個小小的提醒,就有可能會改變孩子的困境。

2019-04-22 千萬不要輕易的放棄自己的管教權,不要只仰賴對方幫忙管教,一旦放棄,就再也收不回來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星期五晚上與呂秋遠律師錄音完,從台北回到家已經將近十點,才剛到家還沒坐下來,就接到一通電話。

電話一接通,一位家長不斷的數落自己的孩子,等她終於停下來喘氣的時候,我問她,「請問您有什麼急事呢?」

家長說,「老師啊~~這孩子的聯絡簿沒有帶回來,他常常這樣我要怎麼教他?妳一定要好好處罰他,這個小孩我沒辦法教....」

只是聯絡簿沒帶回家,就跟孩子和老師宣告自己沒辦法教孩子...

我想孩子一定是在這家長的跟前,家長只是要證明給孩子看,她有打電話給老師告狀,要老師處罰。等她連珠炮的數落,告訴她:「現在是星期五晚上快十點,小孩沒有帶聯絡簿回家,我能做什麼呢?」

家長說,「妳就是要處罰他啊!!妳星期一如果不處罰,我要怎麼管他?」不斷的尖聲怒罵著孩子,我想,那一刻我只是一個拿來威脅孩子的工具。中斷了她的抱怨和對孩子的威脅,我告訴她,「現在很晚了,聯絡簿沒帶我現在不能做什麼,星期一再處理...」還來不及講完,家長就把電話掛了。

我不是拿來威脅孩子的工具,也沒有義務隨時接聽這種半夜想到就打的電話,更不想在休息時間聽到尖聲怒罵孩子的聲音。

我很不喜歡家長處罰孩子給外人看,在別人的面前打罵孩子、管教給別人看時,處罰的意義不大,卻會重重的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遇過一位阿嬤,每天陪著孩子上學,一邊走一邊罵,孩子上課時,阿嬤只要想到什麼就衝進教室,有時吼孩子,有時吼老師,進教室後還會管管旁邊的同學。同學們對這阿嬤害怕極了,年輕的老師、行政單位也對阿嬤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任由她隨時進教室叫囂。連帶著這孩子非常自卑,看到阿嬤進教室時,就是低著頭不敢說話,在班上完全沒有聲音,跟別人說話時眼睛無法直視。

阿嬤也常常打電話給老師,口氣非常差。在接那一班之前,就有老師提醒過我,「妳要有心理準備,阿嬤三不五時就會打電話給妳。」五年級開學第一次交手,阿嬤打電話來情緒激動的霹哩啪啦說了一段話,我還來不及反應,阿嬤就把電話掛了。

隔天阿嬤要進教室,我把她擋在門口,嚴肅的告訴她:「阿嬤,妳昨天怎麼掛我電話?好沒禮貌捏~以後要先跟我說妳是誰,話要說完,要說再見才能掛電話。」「以後不可以隨便進我教室,有事情我會出來,我們在外面講,不要打擾到我的學生。」

阿嬤只回了我一句:「妳好會說話,比以前的老師都還會說話。」我跟阿嬤說,「我不會說話,講話很直,脾氣很壞,有什麼說什麼。阿嬤,在學校什麼事情我會處理,妳不要再這麼辛苦了,這樣當著大家的面講他、罵他,同學都會笑他,他會覺得不好意思。」

阿嬤就來那一次,從此以後沒有踏進過教室。

有時候過度的愛不是愛,不要只想著付出,也想想孩子的感受。

不要輕易地交出管教權,跟孩子的相處是一種信任,當我們在孩子的面前告訴別人,我沒辦法管這孩子,要求另一個人來處罰這孩子時,那一刻孩子再也不會聽進我們說的任何一句話。

每件事情都要求別人處理,在別人面前數落孩子,孩子打從心裡無法信任這個大人,又如何會把大人說的話聽進去?他們不信任老師或家長能幫忙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孩子的行為就會變本加厲,因為他知道掌權的大人對他無能為力,行為問題無法解決。

家長和老師是教育合夥人,可以一起想辦法,對一個孩子找不到方法時,我會問問家長在家裡用什麼方法來面對孩子的狀況?孩子需要的是什麼?有什麼訊息是我漏掉的?有沒有哪些部分是在學校我看不到的?我們一起想辦法來幫忙孩子,但是絕不在孩子面前打電話跟家長抱怨或求救。

千萬不要輕易的放棄自己的管教權,不要只仰賴對方幫忙管教,一旦放棄,就再也收不回來。

 

2019-04-18 重點,其實不是標籤,是看標籤的那個人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我一直在思考著標籤的意義。

在妹妹入學的時候,我擔心她因為讀寫障礙而拿中度智能障礙的類別被公開,會被同學嘲笑,會被同事竊語,所以我拜託相關的同事,在公開的表格上不要直接寫上類別,寫代號和中度就好。

這樣的結果,就是體育老師只看到她的中度手冊,看不到她只是看不懂字,她能跑能跳能自由活動,直接因為手冊,讓她在旁邊觀看上課,不能參與課程活動長達三個月。

當標籤不夠清楚,當標籤的貼法不對,當看待標籤的人想法錯誤時,造成的傷害豈是我們能夠承受的?

不得已,我在教師朝會上對著50幾位同事宣告,我的女兒有中度身心障礙手冊,她的學習能力非常差,成績也一定很差,但是她很努力,也很辛苦,法律賦予她和其他孩子一樣的就學權,沒有任何人,能用任何理由,剝奪她的就學權。

既然要貼標籤,我們就貼大張一點,貼清楚一點,那是一次痛苦的過程,要在那麼多同事面前,這樣清楚的在我自己和孩子身上貼上標籤。

重點,其實不是標籤,是看標籤的那個人。

在一個班級裡面,有些孩子需要服藥,有些孩子成績很差,有些孩子行動不便,有些孩子每一節課都被老師提醒,有些孩子家貧需要協助,有些孩子就像我家女兒一樣怎麼也學不會….我們不說,孩子們也看得清清楚楚,不說清楚,同學之間的猜測、排擠、厭惡、口耳相傳最恐怖。

標籤,一直都在。

既然要一起相處兩年,很多事情閃躲不了,就該用正確的態度把話講清楚,都是同班的兄弟和姊妹,沒有什麼不能說的。可是說的態度、面對這孩子的態度真的很重要,尤其是老師主導的風向球,該怎樣引導其他孩子們去面對別人的不同,是重要的關鍵。

該如何讓同學們同理處境特殊或是身心特殊的孩子?在課堂上我常常說故事給孩子們聽,找了許多的特教影片讓孩子了解,我們體驗過跟自閉的孩子一樣用力甩手大叫,我讓孩子們回想躺在病床上生病的感受,我們思考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暴躁,我們嘗試過身體不便的痛苦,我常常用日常生活中的狀況做機會教育。

得用很多方法,才能讓這群豐衣足食、無憂無慮、身體健康的孩子們,了解些許他人的不便和痛苦。

最重要的,是老師本身要能夠接受孩子的不同,去思考如何讓孩子融入課程、想辦法去幫助孩子,只有這樣,一整個班的孩子才有可能去接納這個特殊的孩子。

在我女兒身上的標籤,從出生就緊緊地貼在她身上,是讓身邊的人對她有多一點的包容,是提供她努力向前的一些資源,是提醒我們陪她用緩慢的速度前進,是強迫我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

遇到不懂標籤的人,用力讓他懂;遇到說她下愚的人,用力讓他知道錯;
遇到不懂對待她的人,想辦法讓他知道方法;遇到惡意傷害她的人,用力反擊,絕不軟弱。

2019-04-16 霸凌和被霸凌的孩子都該教育,讓孩子學會互相尊重,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在受到傷害時求救,才是避免霸凌發生的最好方法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高年級最讓人頭痛的就是感情問題,上了高年級以後,尤其是女生比較早熟,會有喜歡的人是正常的,但是該如何處理情竇初開,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開始知道那孩子喜歡球隊的學長,是因為常常有六年級的學姐下來找那孩子,有時就站在窗邊看著她,有時把她叫出去講話,我很好奇,問她學姐們來做什麼?她說:「沒有,就問我是不是XXX。」我問她她們為什麼這樣問,她說她也不知道。有一次學姐們又來,很不懷好意的在窗邊看著她,我走過去問她們有什麼事,學姐們看到我靠近就一哄而散。

刻意的注意她跟其他人的互動,我發現常常有人對著她開玩笑,只見她氣呼呼地紅著眼眶趴在桌上。我把事情問清楚,才知道她喜歡學長的事情,因為太公開太直接,幾乎全五六年級都知道了,尤其是球隊的男生們,每次看到她就要酸幾句,講的話越來越離譜,一群人遠遠的看到她就開始用不堪入耳的內容來羞辱她。

我問我們班上球隊的孩子,「聽到學長們這樣說的時候做什麼反應?」他們竟然是跟著笑、鬧,有時回到班上也會酸她。我發了好大一場脾氣,我嚴肅地跟全班孩子說,「當班上有一個同學被欺負時,我們都應該要站出來為她說話,要保護自己的同學,結果大家不是幫忙保護她,停止這樣的霸凌行為,甚至跟著別人欺負她,真是不應該。當你們每個人有喜歡的人時,也希望自己被這樣羞辱嗎?」

我也把那些帶頭羞辱她的學長一個一個找來,問他們:「我這學生有沒有惹到你們?」學長說沒有。我告訴學長,「喜歡一個人是很正常的事,她喜歡誰有沒有影響到你們?沒有?那干你什麼事?如果不關你的事,可以請你不要再嘴她羞辱她了嗎?再有這樣的狀況,我可以再找你來聊一聊嗎?」學長答應後,我跟他說了聲謝謝。

我也教育我班上的孩子,告訴他們:「長大了,會有喜歡的人是正常的,老師國小、國中收到好多情書(趁機炫耀),可是你表達的方法很重要,當你要公開表示喜歡他時,我們就沒辦法管住別人的嘴巴,沒辦法管別人怎麼想。現在我們學校人少,學生單純善良,我還可以一個一個找來聊聊,請他們停止這些行為,上了國中以後怎麼辦?尤其是你們喜歡的學長如果非常受歡迎,一定也有很多學姐或同學喜歡他,有可能她們就會覺得你在跟她們搶男朋友。」

「我們喜歡一個人,也要顧慮到對方的感受,太直接太公開,會讓他覺得很尷尬,他的同學一直開他玩笑,會不會覺得很困擾?你讓他這麼困擾,他會喜歡你嗎?喜歡一個人不需要讓全世界都知道,要懂得保護自己,也要尊重對方。」

平靜了一陣子,上禮拜孩子告訴我又有別班的同學當眾羞辱她,但是上次被我找來聊聊的學長告訴這同學說,「你不可以這樣說她,沈老師會找你。」我們班上的孩子也告訴他,「你不可以這樣對她~我們老師說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那同學不以為意,還是繼續用很難聽的話罵她。

找時間走到那同學的教室,把他請了出來,問他我能不能跟他聊聊?我問他:「跟那孩子有沒有仇?沒有?那為什麼要這樣羞辱她?他說因為她一直到處講她喜歡XXX,我說,這件事跟你有沒有關係?沒有,那你可以不要再嘴她了嗎?她喜歡誰沒有影響你,但是你說的話傷害她了。」

我又找了女孩談話,我告訴她,「你看,只是很單純的喜歡一個人,你這麼明顯的公開來,是不是沒辦法控制別人的行為和想法?你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這樣的狀況上國中會更嚴重,這還只是幾個同學,如果今天你PO在網路上,被網路攻擊的時候,那才是一發不可收拾,真的要很小心的處理自己的感情哪~」

我也把我們班那個仗義直言的孩子找來,謝謝他在那孩子被嘴的時候,有制止那個同學。告訴班上的孩子們,「就是要這樣保護同學,在別人欺負班上任何人,我們都要去制止他,如果制止不了,要來告訴我,我一定讓他停止。」

真的應該要有一門課來告訴孩子如何處理這些正在長大的事,要怎麼去處理自己喜歡別人、被喜歡?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喜歡才不會被傷害?表達自己的情感時,被拿來當笑話該怎麼辦?也該教育面對別人的情感都應該要給予尊重。

霸凌和被霸凌的孩子都該教育,讓孩子學會互相尊重,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在受到傷害時求救,才是避免霸凌發生的最好方法。

2019-04-12 當他信任環境、相信老師是真心關心時,就會卸下心防,不需要用任何處罰,就能讓孩子回到他該有的樣子。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要讓那走投無路的阿嬤租到房子不容易,一聽到是一個阿嬤帶一個孫子,約好的房東突然臨時有事了,輔導老師只好到處打聽,終於找到願意租給阿嬤的房東。可是阿嬤連押金和第一個月的房租都沒有,輔導老師跟親友募款,加上我給的搬家紅包一萬元,總算安頓下來。

那房子裡只有兩張床,其他的什麼都沒有,上次一PO文,就有一位善心網友送了一台冰箱,我把家裡多的鍋碗瓢盆都送去,他們的晚餐終於可以自理。為了讓孤單的孩子不要在公園玩到晚上十點,我們想了很多辦法,但是沒有手機沒有電視,這孩子在家裡待不住,就那樣剛好,一位朋友聯繫我,說有一台電視可以送給阿嬤,終於解決了孩子在外面遊蕩的狀況。

阿嬤在過年那段時間還沒有正職工作,沒有工作就沒有薪水,大家準備過年,她卻不知道下一個月的房租要從哪裡來?那時很多人捐錢給另一個家庭,我從中請託幾位朋友幫忙這位阿嬤,讓她度過了最難的年關。

這阿嬤是我們幫助過最有能力和決心的阿嬤,搬來以後輔導老師陪著她把孩子安頓好,阿嬤就到處去工作,一個人兼好幾個工作在做,雖然薪水不高,但是生活還過得去。

用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那孩子從小不斷改變的環境,還有被前一所學校拒絕的傷害,他是我看過最叛逆又負面的孩子。為了帶拒學的他到學校去,我被他踢了好幾腳,小腿上好幾個瘀青,跟輔導老師兩個人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終於半哄半騙的把他帶回學校去。

我覺得最佩服的是我們資源班的團隊和他的導師,每次討論這孩子的問題時,沒有人問過為什麼他要轉過來?沒有人抱怨生氣,而是一起想該如何幫助他?在他有狀況時該如何處理?大家想了很多辦法,因應他的行為不斷的調整著。輔導老師不只輔導孩子,還輔導阿嬤,讓阿嬤的教養方式改變、幫孩子找到安親班,安親班園長一對一的看顧著他,讓工作晚歸的阿嬤不需要擔心孩子的安危和去處。我提供很多大家捐贈的物資,像是米、貝果、衣物和鞋子這些生活所需,還有網友寄送的積木模型當作他的獎勵品。

在他犯錯時,我們請他最敬畏的學務主任處理,主任從來不是打罵,而是帶著他去打掃,一邊走,一邊好好開導他、鼓勵他,讓他的情緒冷靜下來,知道自己的行為該有調整和改進。

改變一個孩子,不可能單單只靠一個老師,一整個團隊為了這個孩子費盡心思,用了半年的時間,終於看到成果。剛轉來時孩子的眼神總是兇惡,即使在走廊上看到我,跟我擦身而過時不但沒有打招呼,還會惡狠狠地瞪我,可是現在遇到我,卻會笑著跟我說沈老師好!!以前在放學路隊中總找不到孩子,他不願意跟大家排路隊,寧可待在教室等大家走完才回家,現在會乖乖的排著路隊去安親班。

一個充滿恨的孩子,用敵意面對所有靠近他的人,用暴力解決所有的衝突,但是當他信任環境、相信老師是真心關心時,就會卸下心防,不需要用任何處罰,就能讓孩子回到他該有的樣子。

輔導老師只要發現孩子和阿嬤有所改變,都會開心的來跟我分享喜悅、告訴我阿嬤需要什麼,也討論我們下一步該做什麼、要用什麼東西來獎勵孩子。她甚至在假日阿嬤要工作時,帶著那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出遊、吃飯,在相處中慢慢調整孩子的行為和態度。

很多輔導工作就是這樣一點一滴,不為人知的做著,有時他犯錯,被傷害的孩子家長可能只有看到道歉了事,可是在道歉過後,是一大群人努力的開始。

感謝曾經給予幫助的每個朋友,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努力,會繼續看顧阿嬤和孩子。孩子的進步,就是給我們最大的動力,讓我們知道努力是有價值的。千萬不要輕易的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2019-04-11 其實孩子都能從我們對待他的方式感受我們的想法,當我們厭惡他的時候,他只能自我放棄

新知報報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這些年來,我遇過很多會說謊和偷竊的孩子,發現會有這樣行為的孩子,有些是因為心理有一個部分沒有被滿足,藉由偷竊的過程和結果來滿足心裡的缺憾。

在我遇過的案例裡,有因為媽媽生了弟弟或妹妹忽略了孩子,或者在課業上成績低落、人際關係差,所以孩子說謊偷竊來引起注意;另一個是因為媽媽從小就討厭她,缺乏母愛的那孩子從偷竊得到滿足,又因為只要偷就被打,所以說謊技術高超;還有一個是家裡管得很嚴,所有東西都嚴格管制,沒有零用錢可以支配,這樣的孩子心裡的慾望沒辦法滿足,所以就用偷來滿足,用說謊來避罰。

雖然缺的可能不一樣,但是偷到東西的感覺可以滿足缺憾的感受。

剛開始面對這樣的孩子,我曾經用處罰或是怒吼、威脅來解決,但是效果很差,為了解決問題,我開始想著,「孩子缺乏的是什麼?需要補足的又是什麼?」

到我班上的孩子都已經11歲,如果他之前的11年都這樣過,打罵沒有停過,說謊已經成精,我的怒吼有沒有用?結果當然是無效。

有一個孩子在中年級時常常偷東西,偷到老師要其他同學都把所有文具收起來,都不要靠近他、不要借他東西,只要媽媽到學校,就有很多同學一擁而上跟媽媽告狀,「他拿了我的東西!」「他跟我借東西沒有還!」媽媽就會怒吼後賞他一巴掌,用誇張的方式當眾打他罵他。

到了我班上以後,如果我想用壓抑的方式來處理他的偷竊問題,程度就得比媽媽的力道還要強,不能體罰,那我該做些什麼?

我開始要求他完成作業,每天盯著他把他可以完成的部分寫完,只要寫完就大大的獎勵他;我提供資源班很多文具,讓他在有好表現時就可以用點數兌換;給他很多服務班上的機會,像是領包裹、去辦公室拿通知單、去球隊請同學回教室...只要我徵詢小幫手時,他有舉手,我就會請他去幫忙。

要改變一個孩子,不可能只靠一個老師的努力,而是整個環境的配合,我不斷教育班上的孩子,要給他重生的機會,要一起幫忙他而不是排斥他,替他找朋友,讓友善的孩子坐他旁邊....

那半年我花很多心思去增強他自我的認知,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被需要的、有把事情做好時老師是看見的....輔導老師也花很多時間在他身上進行輔導,讓他跟心理師談話,頻繁的跟媽媽溝通,讓媽媽改變對他的教養方式。資源班老師也想盡辦法替他找好行為加強。

在我們都覺得做很多的時候,他又偷了東西,讓我非常挫敗和生氣,可是輔導老師告訴我,「妳不覺得他已經跟以前很不一樣了?進步很多了嗎?」

「如果家庭沒有改變,我們已經能讓他降低頻率,他已經努力克制自己想偷東西的慾望,或者,我們對他的愛已經能夠補足部分缺憾,沒有讓他繼續被排擠,讓他開始帶著笑容,是不是就值得開心?」

五上的時候他偷了5次,五下一整個學期,他只偷了一次...到了六年級就再也沒偷過了,除了改掉偷竊的習慣,他的作業和成績也進步很多。

如果孩子也有相同的狀況,先不要想怎樣讓他改掉壞習慣,我們先想辦法找出問題來,把孩子心裡缺的,需要的,該補的補上,幫孩子找可以完成的工作,讓他完成後給予大量的關懷和讚美,孩子會慢慢改變的,千萬別因為孩子這個行為就討厭他,覺得他沒救了,其實孩子都能從我們對待他的方式感受我們的想法,當我們厭惡他的時候,他只能自我放棄。

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改變一個孩子,真的非常困難也耗費老師的心力,但是看到一個孩子在自己手上的轉變,比起得到任何獎還令人雀躍。

更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