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達本縣兒童牙齒塗氟及臼齒窩溝封填施作醫療機構名單,請家長多加利用。
112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問卷前測填答,煩請資訊課老師協助指導學生完成,感謝。
說明:
一、各議題填答年級如下(本學年度有修正,請務必注意):
國小三年級→視力保健議題
國小四年級→健康體位議題
國小五年級→口腔衛生議題、反菸拒檳議題、學生健康指標問卷
國小六年級→正確用藥及全民健保議題、性教育及愛滋防治議題
二、請資訊課老師協助指導學生於113年1月20日止至本縣112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問卷前測填答網站(http://163.27.158.8)填答。
三、資料填報為教育部要求縣市政府回報重要資訊,請各校務必依期程完成填報,各校填報率會定期公告。
因應登革熱疫情「縣長給家長一封信」
112年度中小學教師CPR+AED課程研習,需派教師人數1/2,分4梯次參訓,餘1/2則113年度參加。
研習資訊如下:
(一)立仁國小場:7月10日(星期一)、7月11日(星期二)上、下午共4場(限土庫鎮、虎尾鎮學校報名)。
(二) 對象:雲林縣各級學校教師,每校務必派教師人數1/2。請盡速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http://www1.inservice.edu.tw/)報名。
(三) 研習地點:立仁國小。
說明:
一、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2年5月23日臺教國署學字第1120064873號函辦理。
二、旨揭相關資訊如下:
(一)參加對象:對性教育有興趣的學校教師、輔導諮商、社工人員、家庭教育、衛生醫療機構以及關心此議題的家長參加。
(二)辦理日期:112年6月3日(星期六)上午9時至下午5時。
(三)辦理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誠101教室。
(四)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2年5月30日(星期二),額滿為止。
(五)學術研討會一律採線上報名,報名網址:https://ppt.cc/fMgVLx。
三、鼓勵本縣國中健康教育、高中職健康與護理教師、輔導教師或對此課程有興趣的教師報名參加。
學校愛滋病防治『密室逃脫』種子師資培訓」課程,請踴躍報名參加
說明:
一、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2年5月12日臺教國署學字第1120062588號函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112年5月9日疾管慢字第1120004828號函暨財團法人杏陵醫學基金會112年5月4日杏陵醫字第007號函辦理。
二、鑑於校園年輕族群為愛滋防治之重點對象,而愛滋防治教育之落實有賴於第一線教師及教育工作者之協助,財團法人杏陵醫學基金會針對莘莘學子製作愛滋防治「密室逃脫」活動式課程,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落實性傳染病防治之教育。
三、課程分別針對國小、國中辦理研習課程3場次,第2、3場次預計於本年7月5日(星期三)假南投縣德興國小舉行及本年7月7日(星期五)假高雄市文府國小舉行,請貴校相關領域教師及教育行政人員踴躍報名參加,並惠予公假登記。
「2023年口腔健康打卡保衛戰」活動辦法
說明:
一、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2年4月12日臺教國署學字第1120046462A號函辦理。
二、為讓學生提升自我口腔保健技巧,以期降低齲齒情形,藉由富有趣味及教育意義的數位互動平臺,以養成學童正確潔牙習慣,請貴校鼓勵學生踴躍參加旨揭活動。
三、本活動資訊可至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網站(https://www.cda.org.tw/口腔衛生/口腔衛生活動)下載,相關問題可逕洽該會承辦人許小姐,電話:02-2500-0133分機255。
一、代謝症候群是可預防也可治療的疾病,要是不及早檢查治療,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得到糖尿病的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變成慢性病病人,為了傳遞「代謝症候群」之觀念,期許透過影片的方式,讓觀眾了解如何治療及預防代謝症候群。
二、短片競賽內容須扣合「代謝症候群」之議題,參加對象為縣民、設籍本縣民眾及於縣內工作或就學者,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三、相關活動訊息請至簡章FB粉絲專頁QRCODE,報名網址:https://reurl.cc/Q4Emxq,徵件時間自112年5月1日至6月30日止。
四、如有任何疑問,請洽承辦單位正聲廣播電臺雲林台白繼祥小姐、曾顗瑄小姐,電話:05-6331469。
一、111年5月起,歐美等地區發生猴痘流行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亦於111年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並於本年2月15日宣布維持PHEIC;此波猴痘疫情自111年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截至本年3月10日全球累計報告病例數逾8.6萬例,其中以美洲(58,750例)及歐洲(25,859例)區域病例數最多,我國鄰近國家或地區,新加坡、日本、泰國、韓國、香港等亦有報告病例。我國亦已於111年6月23日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本年3月14日累計確診12例個案,包括7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病例。
二、有鑑於國內已出現猴痘本土案例,加以各國邊境檢疫政策逐步鬆綁,人員交流漸頻繁,且猴痘病毒感染潛伏期可長達21天,民眾感染風險提升,為強化社會大眾猴痘防治知能與風險意識,請運用各種管道加強猴痘防治宣導。
(一)猴痘主要的傳播方式係透過密切接觸確定個案的皮疹或體液造成(包含:任何形式的性接觸、擁抱、親吻等),其他的傳播方式如飛沫傳染(但需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接觸受汙染的物品表面或感染的動物等。
(二)疑似猴痘感染症狀,如:出現不同型態的皮膚病灶(如:皮疹、斑疹、斑丘疹、水泡、膿疱等,於臉部、四肢及生殖器等部位),可能伴隨症狀,如:發燒(≥38°C)、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背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如有相關症狀,請佩戴口罩並就醫。
111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問卷後測填答,煩請資訊課老師協助指導學生完成,感謝。
一、各議題填答年級如下:
(一)口腔衛生議題:三年級學生。
(二)健康體位議題:四年級學生。
(三)視力保健議題:五年級學生。
(四)學生健康指標問卷:五年級學生
(五)正確用藥及全民健保議題:六年級學生。
二、請資訊課老師協助指導學生於112年5月5日(星期五)前至本縣111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問卷後測填答網站(http://163.27.158.8)填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