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傳染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或武漢肺炎)蔓延,誕生很多新名詞,也有詞語突然被頻繁使用。新「冠」肺炎該讀幾聲?「佩」戴口罩還是「配」戴口罩?
在日復一日防疫日常裡,我們常聽到的「新冠肺炎」讀法原來可能都是錯的!新冠肺炎原來不唸作新「ㄍㄨㄢˋ」肺炎,這是為什麼?「ㄆㄟˋ」戴口罩,是人部「佩」,還是酉部「配」?《親子天下》詢問《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編輯團隊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和注音符號教學達人台南市海佃國小老師沈佳霓(大沈老師),教爸媽如何接招孩子們防疫情境下的字音字形大挑戰。
你我熟讀的「冠」,其實不單四聲讀音。根據主要提供中小學教學使用的《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可見「冠」有二種讀音分別是:「ㄍㄨㄢ」、「ㄍㄨㄢˋ」。
「冠」讀作四聲「ㄍㄨㄢˋ」時,有動詞「超越、領先」的意思,像是:獨冠群雄;也有「加上」的釋義,譬如:冠夫姓;或是形容詞「名次第一的」,例如:冠軍。而讀作一聲「ㄍㄨㄢ」時,則指的是名詞「帽子」,譬如:皇冠、怒髮衝冠;或是位於頂端像帽子的東西,例如:花冠。
前往了解更多>>>
資料來源: 親子天下 https://reurl.cc/ar81a9
小孩吵架,大人在Line群組也吵得不可開交。社群加速了人際訊息的傳遞,也激化了人際衝突,社群時代,衝突解決能力成為親師與孩子的大挑戰。
小朋友在幼兒園玩耍不小心受傷,引起家長在Line群組論戰,雙方家長還因此走上法庭。
一名家長在私人的Line群組中指控體育班教練管教不當,教練提告,最後判決家長賠償五萬元,還能上訴。
家長不滿公園遊樂設施被霸占,將影片po上臉書的不公開社團,於是一群家長留言吵得不可開交。
前往了解更多>>>
資料來源: 親子天下 https://reurl.cc/z84Ay0
不擅長抽象思考?作業敷衍了事?學數學很費勁?
在小學的數學學習中,總有些孩子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再加上孩子本身的自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較弱,所以,數學學習成為了小學生和家長們的難題。
小學學習中有哪些難題?我們要怎麼解決呢?
小學數學學習的4大難題
難題一:抽象的概念難以理解。比如說你可能遇到這樣的問題---分數的意義好難,什麼是單位“1”?這些抽象的概念,需要引用的生活模型部分,在課堂上,很難通過老師單純的語言理解清楚。
難題二:看不清老師的課堂實際操作。比如說我們在學習圖形面積或體積時,老師經常會進行課堂實際操作,使用到“轉化法”,但如果你恰好坐在教室後排的話,很有可能看不清過程,沒有真正理解公式的由來,而採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則會讓你在解題時難以靈活運用。
前往了解更多>>>
資料來源: 親子天下https://reurl.cc/z84ra7
作文教學-議論文
今日在課堂中我們分成兩邊議論關於最近最新的議題,
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口罩出口限制,
雙方經過幾次爭辯,
討論出各種觀點。
我們也用總論-分說-總論的方式進行作文寫作,
讓同學在新興議題中有不同的見解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