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親子天下 2017-11-06
拖延的壞習慣雖然很難改,但只要有決心與毅力,就能改善拖延的習慣。好比許多小學生願意付諸行動,也能做出許多的改變,所以想改變年齡不是問題,行動力才是,唯有付出行動開始做,才能讓改變看得見。
作者:洪蘭(國立中央大學教授)
有個學生說他有拖延的習慣。高中時,有老師在後面鞭策,還好。進大學後,沒人管了,他上學期的主修都不及格,問該怎麼辦?
人是好逸惡勞的,遠古時,因為食物匱乏,演化使人盡量節省體力,以備不時逃命之需;又因為人生很多事是事緩則圓,所以人有觀望的心理以及「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皆蹉跎」的拖延習慣。但是積習雖然難改,有決心和毅力還是能改變大腦神經的連接,所以「造命者天,立命者我」,蒙古諺語「言語殺死的獵物搬不上馬,嘴巴殺死的獵物剝不了皮」,這個關鍵在「做」這個字上。
從瑪利亞基金會「小學生公益行動競賽」的例子,我們看到只要去做,年齡不是問題,小學生的行動力和成效跟大人沒差,他們像南海的和尚一樣,別人還在猶豫,他們已經朝聖回來了。
在得獎的作品中,我們看到彰化市的小朋友發現社區裡有一些老房子閒置著,他們查縣誌,發現竟是1920年「郡守」的家,是自己社區的歷史,現在縣政府決定保留它們。
又如阿里山國中小的學生,看到冬天山上氣溫低,老人家怕冷,就自動去幫部落的老人劈柴生火,燒熱水給他們泡腳、洗臉、剪腳指甲。很多人不知道剪腳指甲是老人家最無奈的事,因為他們年紀大,彎不下腰,也舉不高腳,無法自己剪,有老人的腳指甲甚至長到肉裡,無法走路。這些小朋友像及時雨,造福了需要的老人家。又如高雄的小學生看到水泥廠造成空氣污染,他們向環保局檢舉,得不到正面的回應後,決定走出學校去遊行,有效喚醒了市民的環保意識。
頭獎的是新北市大成國小的孩子,他們替流浪貓結紮,使牠們不再不停的繁殖下去,這是釜底抽薪,徹底解決流浪動物問題的方法,做的比政府還好。這些例子都顯示了做好事,年齡不是問題,行動力才是。
實驗發現,只有體驗才會有感動,有感動才會有改變,生命教育一定要親身去體驗才會有效果,沒有任何一個生命教育的課比讓孩子實際去幫助別人效果更好
我曾問他們為什麼不等長大一點再做?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生命不能等待,教育不能等待,一蹉跎,生命就流失了,孩子就長大了,機會就不再了。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愛與關懷,「為人點燈,明在我前」。做好事就在當下,這些小學生擁抱別人的胸懷及劍及履及的態度,我確定他們以後的人生一定會圓滿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