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鴛鴦) 〔Ⅱ〕 45 cm 444-500g 不普遍的留鳥、稀有過境鳥
鴛鴦是台灣稀有的留鳥,雄鳥擁有美麗的羽色,配對成功的鴛鴦十分恩愛,但其實牠們的戀情只維持一個繁殖季。攝影:DW
古人眼中的鴛鴦—比翼鳥:習慣上雄鳥叫做「鴛」,雌鳥叫做「鴦」。〈長恨歌〉中有云:「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比翼鳥指的就是鴛鴦。古人認為鴛鴦一輩子都不會分離,若其中一隻遭遇不幸,另一隻會因難忍相思而死。而在盧照鄰〈長安古意〉中也有這麼一段「得成比目何辭死,願做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來雙去君不見。」可見鴛鴦恩愛形象早已深植民間,更是婚禮場合中不可少的圖案。生活中,也是到處可見鴛鴦一詞,如:鴛鴦鍋、鴛鴦大盜、苦命鴛鴦、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古典小說)、鴛鴦劍(武俠小說)、鴛鴦湖(地名)……鴛鴦真可說是中華文化中曝光率最高的鳥類了!
基本資料:公鳥平均574公克,母鳥約546公克。在分類學上有另一種親戚叫做「林鴨」(又叫美洲鴛鴦Wood Duck)。鴛鴦飛行速度很快,起步飛行不到10秒鐘,時速就能超過70公里。雄鳥外表顏色華麗繁雜,至少有9種以上顏色或花紋,尤其雄鳥橘色的繁殖羽(古人稱「思羽」,外國稱為「帆羽」,由三級飛羽特化而成)更是令人嘖嘖稱奇。雄鳥不但華麗,連嘴巴都塗上了口紅呢!為何雄鳥竟敢穿得如此囂張?主要就是仗著卓越的飛行能力,以及群體的力量共同搜尋天敵蹤跡,有了這兩招,牠們自然有恃無恐,況且為了追老婆,總不免要冒點風險嘛!反觀雌鳥則是一身樸素(其眼睛周圍白色延至眼後方呈白線狀,是辨識特徵),沒辦法,為了安全的育養下一代,只好犧牲一下囉!(孫元勳)
生態習性:通常出現在中、低海拔山區之開闊、清澈、平緩而周邊有樹林的溪流或湖泊地帶。通常成對出現,冬季偶爾會成小群出現。多半日間活動,但也有夜間活動情形。
繁殖與築巢:鴛鴦成熟的年齡有前後差異,約出生一年後即可繁殖,但也會更晚,或即使成熟但仍不想繁殖的雌鴨。母鳥挑公鳥是鴛鴦的遊戲規則,根據台灣的觀察,公鴛鴦數量遠多於母鴛,因此娶不到老婆的王老五總是為數不少。和多數雁鴨一樣,鴛鴦也是屬於一季情的短命婚姻,隔年極可能會換配偶。一般在夏天分手的鴛鴦,在秋天偶爾會有交配行為,但此時的配對關係不穩定,多半只是逢場作戲,這時期的交配頂多是維繫感情之用,是無法繁殖的,因為雙方的生殖器官仍處於萎縮狀態。一直要到春季三月才會有密集的繁殖行為。
鴛鴦屬於樹鴨類,牠們築巢在天然的樹洞之中,而且必須是高達20公尺以上,胸徑超過一公尺的巢樹樹洞,而合格的樹洞尺寸通常要大於10Í8公分且深度在15~60公分,如此方可保小寶寶的安全。就這樣母鴛鴦在樹洞中撫育下一代,牠一次可產到12枚卵,同時身上會有「孵卵斑」,雛鳥喙上會有「蛋齒」的破殼工具,一旦孵化後會在一週內褪去。而小寶寶孵化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跳傘。看似這麼高的地方跳下,其實很安全,因為小鴛鴦的體重很輕(此時只有37公克),且身上有膨鬆的羽毛,降落時可以增加空氣阻力以減緩速度。再來是降落的地點常是森林的落葉層,就像是鋪上軟墊般,因此,安全啦!
歷經跳傘之後,母鳥會儘速帶小鴛鴦到水中,以維安全,在陸上的小鴛鴦避敵能力不佳,也因此鴛鴦的巢樹通常在溪流100公尺以內,這樣才能縮短危險的距離。就這樣,母鳥會照顧小鴛鴦大約兩個月,之後小鴛鴦們便會各自獨立,與母鳥漸行漸遠了!(孫元勳)
分布:少部分是稀有的過境鳥。另有一少數量族群屬於留鳥。台灣幾個高山湖泊(翠峰湖、松蘿湖、鴛鴦湖、明池)、水庫和溪流都有紀錄。目前以雪霸國家公園範圍內的大甲溪流域與德基水庫的鴛鴦數量最多。
食性:鴛鴦吃植物果實與嫩葉、藻類、兩棲類、小魚、昆蟲,也會捕食盤古蟾蜍,同時在吃之前會先把牠們洗乾淨,處理掉蟾蜍身上的毒液後再吞下。秋冬以素食為主,春夏則以動物為多。鴛鴦還會「踩沙覓食」,牠們會站在水深不及腹部的溪中,用雙腳快速的交互踩踏數秒,接著便後退幾步並等待溪水變清澈,忙碌啄食水中昆蟲與水生蚯蚓。(孫元勳,民93)
生存危機:全球數量約70000隻,其中日本約5萬(另一資料為:全球3萬隻中,日本約2萬,中國大陸2000,台灣約300~400,英國則有野化族群7000。孫元勳,民93),中國境內15000,韓國5000,台灣的族群約350~500隻,是東亞繁殖的最南界,目前各國數量皆有下降趨勢。(方偉宏,民94)
雌雄難辨:最快在四月下旬,已完成配對的雄鳥會開始進行換羽,較打光棍的雄鳥早約三至四週,此時牠們會躲在隱密的小水潭,閉關一個月,大約在六、七月才重現江湖。然後沉寂二、三個月後,八、九月起,公鴛鴦又會慢慢換成繁殖羽,迫不及待的加入秋季的配對派對,這讓其他冬季才開始變臉的雁鴨科望塵莫及。(孫元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