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打小報告怎麼辦?要記得教他6件事

/分類:  /作者: 

5~10歲是最愛打小報告的年紀,不管大事、小事、自己的事、朋友的事,甚至完全不關他的事,都要告狀。孩子打小報告,看似是因為正義感,但常常又不免正義感過了頭,令爸媽擔心這會惹人討厭、沒朋友。

有些孩子打小報告過於頻繁,會讓大人覺得是在引起注意,於是刻意忽略,甚至責備,但這會不會抹煞了孩子正義感的表現呢?究竟孩子愛打小報告該怎麼引導,以及孩子愛打小報告的心裡想法為何呢?

其實,孩子打小報告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因為他們正在學習所謂的規範。5歲左右的孩子,已了解生活上有許多的規範是要遵守的,因此當他們心中所認定的規範被打破時,就會想要尋求確認,再加上孩子這年紀多半無法分辨這個不一樣是「大事」還是「小事」,就會頻繁來找大人確認,而被認為是吸引注意。

除此之外,由於孩子解決衝突的能力還沒有很好,因此這個年紀遇到人際社交衝突,也會喜歡告訴大人,以尋求解決,帶孩子到了小學中高年級,這樣的現象才會逐漸減少。當然,打小報告還有可能是期待自己被肯定,這通常比較會發生在生活中比較少被讚美,缺少成就感的孩子身上,而這類孩子如果大人是用忽略法來對待「打小報告行為」就可能會適得其反,因為孩子可能會轉而用更不適切的方式來得到關注。

孩子愛打小報告要教6件事

面對愛打小報告的孩子,大人不適合做過多的讚許與忽略,而是要教孩子6件事:

1. 教他嘗試解決,再找人幫忙
當孩子來打小報告,例如孩子說「媽媽,哥哥把我的彩色筆拿走了」,建議大人不要輕易地直接處理或給予解決辦法,而是引導孩子先想想,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怎麼做,別讓孩子跳過想方法的這一步,直接就來找大人幫忙,如果孩子就是沒有方法,那麼大人可以先指導孩子,建立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教他反思自己,再去檢討別人
孩子本來就容易批評別人,而忘了反思自己,例如曾遇過一個孩子,經常跟老師告狀說同學打他,老師當然就會去處理打人的同學,直到有一天,一個很有正義感的女孩跟老師說,是那個孩子先說不好聽的話,同學才生氣的,這才真相大白。孩子來告狀的同時,建議大人引導孩子思考前因後果,自己是否有責任,並且提醒「言語攻擊也是一種攻擊」,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可以輕易批評別人。

3. 教他衡量輕重,再判斷要不要說
打小報告會形成一種習慣,尤其當大人每次都處理時,孩子就不會學到要先衡量事件的輕重緩急,再判斷有沒有需要告訴大人。沒有判斷能力的孩子,是會引起許多人際衝突的,因此大人要教孩子分辨事情是需要「報告」的,還是只是來「告狀」的,這兩者是不同的,「報告」指的是這件事是有害或危險的、他人是故意的,或這是件重要的事,要來跟大人說才能讓自己或他人安全,或者是一定需要大人協助的事。因此當孩子是來報告,這是沒問題的。而「告狀」指的是這件事較無害,可能是意外或不小心的,或這是件不重要的事,來跟大人報告反而會讓他人被罵,或者明明就可以自己解決的事也來說。如果孩子偏屬這一類,那就需要好好引導。

4. 教他考量安全,再伸張正義
提醒孩子沒有任何人喜歡被告狀,如果對方當場聽到自己被告狀,想一想對方的反應會是什麼,如果對方是衝動性高、會動手的孩子,那麼豈不是可能會有危險。因此就算孩子今天告狀是為了伸張正義,也要請孩子先考量安全的方式,再去做。

5. 教他思考動機,再進行溝通
很多時候,孩子來打小報告,是因為自己處理不了衝突,氣不過,而想藉由大人來讓對方受到懲罰,當然,也有些時候,孩子來打的小報告,根本跟他一點關係也沒有,因此,探究孩子打小報告的動機很重要,可以詢問孩子,「你來找我說這件事,是希望有什麼結果嗎?」透過這樣的方式,了解孩子是要尋求協助、想要對方挨罵,還是純粹想要證明自己?再進一步溝通引導。不過,相信我,大部分的孩子其實真的沒有想那麼多,他們只是想有人聽他說話,同理他罷了,因此大人千萬別急於預設孩子的目的。

6.教他觀察情境,再決定報告時機
有些孩子一看到同學有爭吵,就立刻打小報告,但當大人過去時,同學們早就自己解決紛爭了,這是因為孩子根本沒搞清楚狀況就急著去報告。而有些孩子打小報告,是明知事情沒有很重要,但就是想急著跟大人說,完全沒有看大人是否在忙。這兩種過於急切的處理方式,都可能讓孩子得到負向的結果,被同學批評很奇怪,沒甚麼也要報告老師,或是被大人忽視、責備。因此要教孩子,觀察情境,例如有人會受傷嗎?有東西被破壞嗎?即將發生危險嗎?……如果都沒有,那或許先等等,這件事可能還不到跟大人說的程度!而想找大人分享感覺的小報告,也因先觀察大人是不是有空,這類的小事不需要在大人忙碌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