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2019/11/27 12:14
在台灣行醫、奉獻30年的「小兒麻痺之父」畢嘉士(Olav Bjørgaas)日前逝世,享耆壽93歲。(畢嘉士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傳真 108年11月27日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7日電)在台灣奉獻30年的「小兒麻痺之父」畢嘉士日前逝世,享耆壽93歲。他關懷痲瘋病人、曾用口為病人吸濃痰;幫1萬餘名小兒麻痺患者揮別爬行命運,是病友口中溫暖人心的「畢爸爸」。
畢嘉士基金會上午發布新聞稿指出,為台灣奉獻一生的醫師畢嘉士(Olav Bjørgaas)在11月15日安息主懷,享耆壽93歲。
1954年,28歲的畢嘉士在挪威協力差會(The Mission Alliance)派遣下,帶著新婚妻子遠從挪威來到台灣。最初服務於台北樂生療養院,之後也參與創辦了屏東基督教醫院,以及台灣第一個照顧小兒麻痺及身心障礙兒童的「勝利之家」。
畢嘉士在台行醫30年,為終結痲瘋病、結核病,尤其是小兒麻痺症貢獻最大。
昔日病友和同事都叫畢嘉士「畢爸爸」,他曾用嘴巴為痲瘋病友吸出喉中濃痰,也曾在開刀中途因血庫缺血,捲起自己的袖子抽血捐給病人。每逢有貧苦病患付不出醫藥費,他就簽下Bill O. Bjørgaas(畢嘉士買單)。
在台灣行醫、奉獻30年的「小兒麻痺之父」畢嘉士(Olav Bjørgaas)(右)日前逝世,享耆壽93歲。昔日病友和同事都叫畢嘉士「畢爸爸」,他曾用嘴巴為痲瘋病友吸出喉中濃痰。(畢嘉士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傳真 108年11月27日
60年代台灣人民遭受小兒麻痺疫情威脅,畢嘉士從美國進口沙賓疫苗,免費幫屏東地區4000名孩童接種,這是台灣地區第一次大規模接種小兒麻痺疫苗。
畢嘉士1963年在屏東籌設台灣第一個小兒麻痺兒童之家「勝利之家」,提供病童生活照顧、物理治療,請專人製作拐杖和專屬支架,讓孩子免於爬行之苦,並在此接受教育,甚至鍥而不捨說服縣府同意,於屏東市仁愛國小開辦肢體殘障特殊班,專收小兒麻痺兒童就讀,為台灣第一個肢體殘障班,開啟特教新頁。
1975年,畢嘉士發現有些小兒麻痺患者因脊椎過度側彎壓迫心臟而喪命,因此延請美國夏威夷專攻脊椎矯正手術的醫師,親自飛到屏東指導台灣醫師施行手術,他自己也投入其中,努力學習新技術。在國內外醫師合作下,讓無數病患重新站起,屏基在當時還是世界8大脊椎矯正中心之一,也讓台灣各地紛紛學習,建立類似治療機構。
畢嘉士1984年從屏東基督教醫院退休後,仍持續為弱勢奔走,大愛遍及越南、玻利維亞、尼泊爾、海地等地。2013年,畢嘉士返台參加屏基60週年慶,老病患聞風而至,他一一跟病友握手、擁抱、話家常。離開台灣快30年,他仍然記得每個病患以及他們的故事。
在台灣行醫、奉獻30年的「小兒麻痺之父」畢嘉士(Olav Bjørgaas)(前左2)日前逝世,享耆壽93歲。畢嘉士視病如親,曾在開刀中途因血庫缺血,捲起袖子讓護士為他抽血捐給病人。(畢嘉士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傳真 108年11月27日
2002年畢嘉士訪屏東,帶領30多位挪威醫護人員參訪醫院時觀賞老照片談行醫往事。(中央社檔案照片)
畢嘉士雖然捨不得台灣,但他曾說:「這裡是我第二個家,我很想來;但台灣已經進步了,可以照顧自己,不需要我。」他期許以他為名成立的基金會,可以像他當年奉獻服務台灣,除了關心台灣弱勢長者,也把這份愛送往世界其他需要幫助的國家馬拉威。
在畢嘉士眼裡,人沒有貧富貴賤之分,只有愛與付出。他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我沒有辦法看到別人受苦,聖經上有說,我們大家都是一樣的,應該要彼此幫忙。」對他來說,人生最大的回報是病人因病痛解脫而綻放的笑容,原本不良於行的孩子可挺直腰板,走向外界。他用各種可能方法,盡力去維護每一個生命的尊嚴。
畢嘉士基金會指出,畢嘉士追思禮拜將於12月13日在屏東基督教醫院集會堂舉行,由基金會與畢嘉士創辦的「屏東基督教醫院」、「屏東勝利之家」聯合舉辦,並邀請畢嘉士台灣友人、同事與病友齊聚,共同緬懷畢嘉士對台灣醫療與弱勢照顧的貢獻。
畢嘉士以「永不放棄」信念,在偏鄉撒下愛的種子,醫治過上千名痲瘋病、上萬名小兒麻痺患者。無私的奉獻以及對台灣醫療的付出,讓他在1997年榮獲第7屆台灣醫療奉獻獎。他是屏東榮譽縣民、台灣外交之友;在挪威,更獲得國王頒贈「聖歐拉夫勳章」(The Medal of St. Olav),表彰他在醫療宣教上的貢獻。(編輯:洪學廣)1081127
在台灣奉獻30年的「小兒麻痺之父」畢嘉士(Olav Bjørgaas)日前逝世,享耆壽93歲。他關懷痲瘋病人,幫助1萬餘名小兒麻痺患者揮別爬行命運,是病友口中溫暖人心的「畢爸爸」。(畢嘉士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傳真 108年11月27日
挪威醫生畢嘉士在台行醫超過30年,對台灣小兒麻痺有重大貢獻。(中央社檔案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