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學齡孩子的家長最大的煩惱是什麼呢?大概會有90%的父母會回答寫功課,做為父母,我們最希望孩子能夠自動自發寫好功課。問題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會自動自發寫好功課,尤其是小學的孩子,仍處在「他律」階段,換句話說就是大人必須在孩子沒有自律能力時,在旁監督養成習慣。或許你會說,管是管教了,但成效很差,例如孩子寫功課拖拖拉拉,一催還會發牌氣;寫功課不專心,沒東西玩就玩手指頭;功課出錯率太高,不看沒事一看揪心。
如果出現以上的狀況,父母可能要檢核下面這幾件事情:
1、是否給孩子安靜的寫功課環境
盡量避免在餐桌上寫功課,餐桌離廚房、廁所、客廳都很近。孩子的注意力本來就不容易集中,如果處在一個相對比較吵雜的環境,真的不容易專心。讓孩子在自己的房間,房裡不放玩具,文具只給一支鉛筆和橡皮擦,營造專心的環境。
2、是否有規劃寫功課的時間
跟孩子約定,只要功課寫完,剩下的時間都是自己的。每天回家先檢查一下今天的功課有多少,問他們可以多少時間寫完。這種方法是在告訴孩子:如果拖拖拉拉,花太多時間在寫功課上面,會害自己不能玩,要學會管理時間。
3、是否根據個性安排寫功課的順序
寫功課的順序,不管是從簡到難或從難到簡,只要適合孩子的個性就好,父母不要過度執著,能用愉悅的心情完成功課,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不管他用什麼型式和順序。
4、是否讓孩子知道功課是自己的責任
對功課的「責任心」是我認為最難教的部分,而且需要親師生三方協作。比如說,孩子功課沒寫好,老師第一個追踨的人是父母不是孩子,無形中是在告訴孩子一個訊息:功課沒寫好是爸爸媽媽的責任,不是我的。有的孩子甚至會對爸媽發脾氣,「你沒有好好提醒我。」親師生的三方協作必須從親師合作開始,老師和父母彼此分工合作,了解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雙方是戰友的角色,不互推責任彼此尊重,才能創造共贏局面。
5、是否過於嚴苛讓孩子對功課心生畏懼
橡皮擦媽媽不斷把孩子寫好的字擦掉要求重寫,不斷斥責喝斥孩子「連寫功課這樣的小事都做不好。」過於嚴苛的教養態度,容易讓孩子從小就畏懼寫功課。華人很流行「打擊式」的教育,認為只要一讚美孩子就會上天,接著就會自以為是、驕傲過頭不肯花時間好好努力。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鼓勵引導永遠比批評指責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