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網路文章--爸媽啊!這樣對話,才能聽見孩子內在更真實的聲音

引自--https://udn.com/umedia/story/12905/4229177

 

爸媽啊!這樣對話,才能聽見孩子內在更真實的聲音

 

2019-12-16 11:12

 /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親職教育講座上,小一的女孩在媽媽的鼓勵下,舉手問了一個問題:「哥哥都會惹我生氣,我該怎麼辦?」

 

 

「該怎麼辦呀?」全場的家長眼神都集中在我們身上。

 

 

於是我與小女孩開啟了一段對話。

 

 

 

 

「我討厭哥哥惹我生氣。」

 

 

「哥哥都怎麼樣惹你生氣呢?」(澄清女孩主觀覺得不舒服的行為)

 

 

「他都模仿我說話。」小女孩講著,表情有點難過。

 

 

「哥哥模仿你說話,讓你很不舒服,對嗎?」 (同理女孩的情緒)

 

 

女孩點點頭。

 

 

「當你不舒服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了解女孩因應挫折的行為策略)

 

 

「我會大哭。」

 

 

(請注意:大人可能會誤以為孩子愛哭,但這不是孩子的本意)

 

 

「你會大哭啊?」(用溫和的語氣,再次確認女孩因應挫折的策略)

 

 

女孩點點頭。

 

 

「大哭是因為你不舒服,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說嗎?」(試著理解沒有被說出口的情緒)

 

 

女孩又點點頭。

 

 

「除了哭之外,你還有做什麼呢?」(繼續探索因應挫折的行為)

 

 

「我會尖叫。」

 

 

「哦?你會尖叫。你希望誰可以聽到你的叫聲呢?」(澄清行為背後的目的)

 

 

「希望媽媽聽到。」

 

 

「如果媽媽聽到了你的尖叫,你希望媽媽做些什麼,你會比較舒服呢?」(澄清行為背後的期待)

 

 

(請注意:大人可能會誤以為妹妹是要媽媽去罵哥哥,但這只是我們主觀的假設)

 

 

「我希望媽媽去跟哥哥溝通。」

 

 

「哦?是溝通,還是罵呢?」(再次澄清女孩的期待)

 

 

「溝通。」

 

 

對話至此,我還是沒有解決妹妹提出的問題,但女孩在這過程中顯然有在思考,並且顯得比較平靜。

 

 

 

 

看著這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有些人心裡面可能就想:「這哥哥真是調皮,幹嘛逗弄妹妹呢?」

 

 

會後,母親前來繼續這段對話。

 

 

由於哥哥不在現場,因此我邀請母親扮演哥哥,持續這事件的對話。

 

 

我:「當你模仿妹妹說話,你知道她的心情會怎麼樣嗎?」(評估哥哥的意圖以及同理心能力)

 

 

哥(由母扮演)聳肩:「不知道啊。」

 

 

我:「你不知道啊?我猜妹妹會蠻難過的。」 (提升哥哥的同理心)

 

 

哥:「會嗎?我覺得很好玩啊!」

 

 

(請注意:大人這時候可能會動怒:「你說什麼?!讓妹妹生氣有什麼好玩的!」)

 

 

我:「啊,原來你是覺得好玩,而不是故意要讓妹妹生氣或難過?」(探索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

 

 

哥:「沒有啊。等我升上國中,功課變忙了,我就沒時間鬧妹妹了。」

 

 

我:「哦?你其實是指擔心升上國中後,就沒有時間跟妹妹玩了,對嗎?」 (澄清行為背後的目的)

 

 

哥:「對啊。」

 

 

我:「所以你的『鬧』,其實不是故意要妹妹生氣,而是想陪她玩,對嗎?」(將大家認為的調皮,轉譯成正向的陪伴)

 

 

(哥哥點點頭)

 

 

我:「如果你這麼願意陪妹妹,有沒有其他的方式陪伴她?你不會被誤認為是要欺負妹妹、而且你們也都可以玩得很開心呢?」(經由正向的意圖,引導孩子建構出適當的行為策略)

 

 

「哦,原來如此呀!」對話到這裡,扮演哥哥的母親像是頓悟了什麼。

 

 

 

 

相信你也發現了,其實哥哥並沒有惡意、妹妹也不希望爸媽罵哥哥,而是與哥哥溝通。如果可以,我們可以繼續與這個小女孩討論:「妳希望爸爸媽媽跟哥哥溝通什麼?」

 

 

但這時候如果我們急著介入孩子之間看似的紛爭,甚至出手處罰,孩子這些內在的聲音就沒有機會被聽見了。

 

 

孩子經常在爭吵的幾個小時後,就又重修舊好。這時候,觀察他們彼此之間如何修復關係,也是很重要的。

 

 

比起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去傾聽並理解對方的情緒,當情緒被聽見、被接納了,人才能夠長出更多因應問題的意願與能量,或者,至少會有改變的意願。

 

 

【胡展誥心理師的小小提醒】有時候我們急於幫對方解決問題,但慢下腳步往往會發現:「其實對方要的只是我們的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