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內向:專注與規劃能力都比外向者強

作者:陳品皓

家有內向孩子的爸媽,最關心的往往是他們長大後在外向者的世界有辦法成功嗎?這麼內向,怎麼跟人家競爭?難道不該更活潑、外向一點嗎?作者精神分析博士瑪蒂.蘭妮(Marti Laney)卻說內向個性不該是一個「問題」,而是擁有多種天賦的特質,內向跟自信並不衝突,並告訴家長如何全方位教養內向小孩。

跟著暢銷書學教養 陳品皓解讀《發掘內向孩子的優勢》

 
 

 

我在學校服務時發現,內向的孩子遵守規矩、不惹麻煩,在中小學算是某種優勢個性,這階段孩子喜歡跟大家一樣。但高中以後到踏入職場,社會主流氛圍轉而鼓勵勇於表現、愛出風頭的外向者。這個斷裂讓有些內向小孩爸媽以為:內向、害羞是「不好的」,他們的個性需要被「導正」為樂於表現、活潑的外向人。

但《發掘內向孩子的優勢》作者瑪蒂.蘭妮(MartiLaney)博士卻說:「千萬不要嘗試改變孩子的內向性格」,因為強迫內向者改變性格反而會降低孩子的自尊,損害原本珍貴的內向特質。

內向孩子不是天生的賽車好手,他們是可靠的休旅車。

《發掘內向孩子的優勢》是一本引用大量神經生理學研究的教養工具書,爸媽可以先做書中的內、外向性格量表,確認孩子性格是否偏內向。比方內向性格有一題是:大部分的場合都顯安靜,但在安全舒適的環境會比較多話;外向則有一題是:如果讓他長時間獨自一人,他會抱怨連連或覺得失去活力,反而在令人興奮的活動後顯得更有活力,再比對書中提供的教養引導跟應對。

這本書提到三大內向者特質:大腦運作模式、所需的外在刺激程度以及充電方式。書中引用腦科學研究說明,內向者的大腦前額葉活動(血流量)比較高。大腦前額葉負責思考計畫,內向者的專注、反思、規劃能力,比外向者高一些。儘管外界紛擾,內向者仍能冷靜的去看事情,反而更可以看清本質。我們慢慢發現許多成功的領導者也深具內向特質,比方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內向者擁有孜孜不倦的學習熱忱、能跳出框架思考、有突出的創造藝術天份

內向跟外向的充電方式差異很大。內向者需要較多的獨處時間,在這段他們感覺自在的時間裡充電;外向者傾向跟團體一起,他們在這段時間放電,可說是「耗竭型」的人,如果硬要外向者獨處安靜,反而使他們不自在。

另一本談內向的書《安靜,就是力量》,用一個實驗說明內、外向者需要程度不同的外在刺激。實驗由內向、外向者挑戰難度高的拼字遊戲,他們被規定戴上很吵的耳機但可以調整到「剛剛好的音量」,平均來說,外向者調到七十二分貝、內向者只有五十五分貝,如果給外向者太安靜、內向者太吵雜的刺激,拼字錯誤會偏高。

內向和害羞不一樣的是,害羞的孩子會有預期性的焦慮。

一般人很容易將「內向」和「害羞」混淆,其實內向者只是不需要那麼多外在刺激,但害羞者卻是害怕自己會被討厭,對外在評價很焦慮。

根據研究,七○%的人都經歷過害羞的階段,多數人能順利通過,但也有些人因為過度會擔心別人的評價與想法,發展成「焦慮」。焦慮的人把自己放在情緒裡,未聚焦在問題解決上,常覺得自己不可能克服困難。

內向小孩交朋友可能比較慢,此時多給他們一點時間,就是一種暗示跟鼓勵,如果內向小孩暫時無法跟別人一起玩,內向小孩的媽媽可以跟另一個孩子說:「我的孩子滿想跟你交朋友,但是他的『大方』遲到了,請你等他一下。」

內向小孩不太習慣被別人當成焦點,但如果可以讓他習慣,他也能漸漸適應;如果孩子有內向合併焦慮,焦慮成分太高、孩子就容易躲開。著名的美國演員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原本是個外向的歌手,但因某次演唱忘詞,之後二十年都拒絕上台,就是經典的外向加焦慮之例。

學校現場會被關注的害羞小孩,大多是焦慮到已經影響學習、人際與生活層面,比如孩子緊張到無法上台吹奏直笛,音樂課無法打分數,才會引起老師特別關注。但內向小孩也可能感覺比不上外向者而自信偏低。若家長先給內向小孩貼上標籤,恐怕會讓孩子一直帶著「我內向、我不好」的想法長大。

另外,有些爸媽則擔心孩子會不會內向過頭變成「小宅宅」?我建議觀察孩子的人際、學業、運動三項功能是否運作正常,若孩子日常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沒有因此網路成癮,只是需要多一點獨處時間,爸媽就不用擔心會宅出問題,反而要多欣賞他們對自我興趣的專注。

珍惜你內向孩子的內心世界

從小我也是個內向者,到了小六,家裡有客人來訪我還是會躲起來。小時覺得自己是異類,大學念心理才慢慢接受自己的內向特質,覺得原來內向也很不錯。我建議家長用多元眼光看小孩的天生特質,內向並不是一個需要被消滅的壞個性,如此一來如果消滅不掉、會加深﹁我不好﹂的想法。可以改用更多接納跟覺察,並且多鼓勵內向小孩找到自己的興趣,內在動機強、便能讓偏保守的內向小孩踏出舒適圈,勇於向外探索。

親子互動守則

教養提醒:

1.正向自我對話法:陳品皓建議,訓練孩子在面對問題第一時間,先藉由自我對話來克服緊張:「不用緊張,這個問題可以解決。……」

2.尊重孩子消化情緒的方式:台北市中山國小資深特教老師顏進隆發現,小孩在校心情不好,放學後想去打籃球放鬆、跟同學聊天經常會被阻止,理由是「這樣哪有時間讀書?」顏進隆建議,如果孩子消化情緒的方式不傷己不傷人,家長應適當尊重。

3.事前告知跟預演:為減輕焦慮,陳品皓建議可養成在特別活動前事先演練的習慣,想像活動當天的流程跟畫面,預先做好規劃準備,就能得到愈大的控制感,通常能改善焦慮的生理反應。如考前或上台表演前緊張到拉肚子。國高中生的考試型焦慮,可以建議孩子把時間結構化,不只停留在擔心:「還剩下二十天我怎麼讀得完?」而是去想「還有二十天,我該怎麼安排這些科目的複習?」

4.提供孩子「耐寒區」:蘭妮博士說,爸媽要引導內向孩子跟他的氣質共處,而非抗衡,要理解他的感覺、鼓勵他的智慧,讓家成為他的充電站,就能逐漸強化內向孩子的自信。

5.將任務切分成多次小任務,階段性引導內向小孩:陳品皓說,過去自己害羞不願跟客人一起聊天,爸媽先請他完成﹁問聲好﹂的任務;再端出糖果、餅乾,試著讓他留在現場,多聽客人的談話後,跟對方較有熟悉感後,降低害羞程度,逐步克服「不打招呼」的困難。

教養地雷:

1.不拿內向小孩跟外向小孩比較,貶低天生特質:「你看看人家多大方!」、「為什麼別人都敢上台表演,你卻不敢?」。

2.不使用過度刺激性的語言:對內向小孩的教養音量或話語,短短幾句推力便足夠。

3.不強迫孩子學習外向者的充電放式:如假日一定要去戶外走走、或是參加多人聚會等。

4.注意孩子自責情緒:陳品皓分析,內向小孩容易有罪惡感、自責,面對預期之外的結果會用其他情緒反應(如大哭),爸媽引導重點不在消滅罪惡感,而是不逃避罪惡感、懂得去面對問題。

5.「停頓」時間管理法:《內向者的優勢》一書建議,帶孩子渡假、外出參加聚會,爸媽可在一段活躍時間之後安排一段平靜期,幫孩子找到喘息空檔,例如逛街後靜下來閱讀、游泳後吃點心。

 

陳品皓

政大心理所畢業,長期投入社交焦慮的研究與治療,現任黃偉俐身心科診所、精神專科醫院臨床心理師、新北市駐校特約心理師,著有《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 情緒X行為問題:心理師給父母的20 個教養解答》。

---------

《發掘內向孩子的優勢》書介

作者/瑪蒂.蘭妮

出版/漫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