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阿吉老師的部落格大白斑蝶的卵很大,卵表具縱紋及花斑,上端橘紅色的部分是受精斑,隨著時間愈長顏色會愈深,一般約5~7日內會孵化,孵化後一齡蟲會先吃掉卵殼,因為卵殼富含牠生長所需的「吉丁質」,這是一般蝴蝶幼蟲都具有的行為,但是大白斑蝶幼蟲還會吃掉附近未孵化的卵,這種生態現象有何意義還待研究。 上圖約三齡蟲,幼蟲的年齡以脫皮次數計算,孵化時為一齡,以後每脫一次皮即長一齡,五齡時為終齡準備結蛹。因為幼蟲食用的「爬森藤」有毒,所以幼蟲身上也帶有毒性,身體呈黑、白、紅相間的警戒色,來警告天敵勿近,其身上的八根肉棘也是一種嚇阻裝飾,摸起來柔軟並不會刺人。圖中的葉片基部以溼衛生紙包裹,目的持續供給葉片水份,此舉可以讓葉子保鮮不那麼早乾枯。 幼蟲有 一兩 天不吃不動的行為稱為「眠」,是為脫皮做準備,蟲眠時會先吐絲將身體固定,此時請勿強行把蟲和固定物拔開。上圖中的幼蟲已將頭皮脫下一部分,可以看見米白色的新皮;幼蟲脫皮會分兩部分,頭部的皮向前脫,胸部以下的皮向後脫,後段的皮脫到尾部時,會將尾部舉起然後把皮甩掉,如果您有緣親眼目睹,一定會覺得有趣而會心一笑。大部份的蝴蝶幼蟲在脫皮後會回頭把舊皮吃掉,補充營養,是不是很有環保的概念呢! 上圖為終齡蟲,此時牠的食量最大、體型也最大,一整天都埋頭拚命的吃,因為結蛹時會有兩週不能吃東西。此時要特別注意食草足量補充,以免牠餓肚子了,也要勤於清理飼養盒,因為這個時期的糞便會又大又多,糞便通常帶有黴菌,容易使蟲生病,已經養到這麼大了,如果前功盡棄,相信飼主一定會很難過的。
看到上圖的情形,相信每個飼主都會驚喜萬分,因為辛苦的付出終於要有回報,大白斑蝶寶寶要結蛹囉!結蛹前蟲寶寶會一陣子不吃不喝、到處爬來爬去,這是牠要找一個適合的地點結蛹,如果您仔細觀察,蟲寶寶平時會在飼養盒上吐絲製造許多「絲路」,這是牠的祕密道路哦!所以請您在清理飼養盒時不可以把這些絲路清除,不然蟲寶寶會爬不上光滑的塑膠盒上結蛹。圖中的情形稱為「前蛹」,約持續兩天,這是蟲寶寶一生最危險的時期,所以看到這種情形記得千萬不要「搖晃」飼養盒,以免蟲寶寶掉下來。另外,蟲寶寶在結蛹前會解一些水水的便便,此為正常現象無須擔心,此時期以後也都不必再餵食,飼主終於可以輕鬆一陣子了。 大白斑蝶的蛹是「吊蛹」,頭下尾上只以一個鉤子固定在絲上。顏色是漂亮的亮黃色,帶有金屬光澤,如果在陽光下還會閃閃發亮呢!這也是典型的「警戒色」。上圖稱為「成蛹」,表示蝶寶寶已安全渡過危險的前蛹時期,此時飼主可以清理一下飼養盒,並在下面鋪衛生紙,因為蝴蝶破蛹而出時會解出水水的「蛹便」。蛹期約二週,飼主要算好時間準備迎接美麗的蝴蝶哦!千萬不可糊里糊塗把羽化的蝶寶寶困死在飼養盒中。如果您的蛹是結在盒子的下方或盒子的開關處,那就必須要取下放在專業的羽化網中,避免蝴蝶羽化失敗。 這個時期稱「後蛹」,為期約2天,此時蛹皮變薄而透明、有點溼溼的感覺,可以透過蛹皮看到蝴蝶翅膀和胸部的顏色,這是蝴蝶即將羽化的特徵。蝶寶寶會選擇清晨時破蛹而出,以頭胸撞破蛹殼後,會解出水水咖啡色的蛹便,然後爬到高處將翅膀充體液、晾乾,約一個小時後就可以翩翩飛舞了。由於中部無大白斑蝶分布,為避免生態問題請勿野放,羽化後請放到學校蝴蝶園中(假日警衛有鑰匙)。
大白斑蝶為斑蝶科中體型最大的蝴蝶,飛行速度緩慢且有裝死的行為,所以又叫做「大笨蝶」。本種雌雄個體差異不大,沒有性斑可供辨認,只能從體型(雄蝶較小)、交配體位(雌上雄下)、雌蝶產卵行為、雄蝶毛筆器(為生殖器,受驚嚇時會露出)等來辨認性別。台灣本島分布兩種亞種,分別在墾丁及東北角海岸,本校所飼養的為墾丁的亞種,而綠島的大白斑蝶因為黑斑較大,被畫入另一亞種。台灣常見的斑蝶還有青斑蝶、紫斑蝶和樺斑蝶,斑蝶的特徵很好辨識,牠們大都吃有毒植物,所以身體呈警戒色,飛行速度緩慢,徒手捕捉並非難事,牠們的頭、胸、腹都有斑點,由此而命名,斑蝶的前腳退化,所以只以後四腳著物。如果您也是個「蝶迷」,那麼在我們大甲的鐵鉆山有蠻多的青斑蝶、紫斑蝶和樺斑蝶族群,有空不妨來一趟賞蝶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