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作者:光光老師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作者:光光老師

「溝通」和「說話」不一樣,不是只要把字句一個一個,從嘴巴裡說出來,更要讓對方聽得進去。我們常常「說」的很大聲,但卻不曾思考「如何讓對方聽得進去」。讓孩子聽話,特別是小小孩,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你一定會覺得這是在開玩笑,哪裡有這麼容易,但裡面藏著科學理論喔!同樣的一句話,當你拉近距離,感覺越是完全不一樣。當你蹲下來,和孩子的視線維持在同樣的高度,孩子自然也就覺得被接納,情緒反應就會漸漸緩和下來,當然比較容易聽進你說的話。孩子有時哭鬧並不是脾氣壞,只是希望你可以聽一下他說話。
 
我們常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使用命令或指使的態度說話,孩子一心想要幫自己辯駁,光是找理由就用光大腦的資源,又如何能花心思去聽你說什麼呢?結果當然是雞同鴨講,最後不歡而散。想想看,你的老闆總是頤指氣使的口語,一下命令你往東、一下又要你往西。你會不會變得陽奉陰違的,只要表面敷衍一下,可以暫時應付過去就算了呢?其實孩子也是如此,結果當然已就變成壞習慣,反而越來越不聽話。
 
再來,你有沒有經驗過,好像有人在叫你,但卻又不知道是誰在說話。特別是當有人在背後,跟和你說話時,更是很容易聽不清楚。就連耳朵都已經練習超過三十年的成年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偶爾聽不清楚,如何要求孩子要聽得一字不漏呢?差別就在於,我們尊重大人,但不尊重孩子。當我們和同事說話,當對方聽不清楚時,我們還會覺得很抱歉,刻意放慢速度的再說一遍。但是,為何對於自己的孩子,卻是覺得他在唱反調呢?不專心呢?
 
我們應該問自己,為什麼不習慣「看著」孩子說話?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當我們在對話時,不只是用耳朵「聽」,更需要用眼睛「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叫做麥格克效應(McGurk Effect)。我們如果看到螢幕上出現的嘴型是「叭叭叭」(Ba Ba Ba),但是耳朵聽到的是「嘎嘎嘎」(Ga Ga Ga)時,大腦會把這兩種互相衝突的訊息中,導致我們認為自己聽到的是「答答答」(Da Da Da)了。也就是當視覺刺激與聽覺刺激不一致時,人們會產生聽覺詮釋的混淆。但我們有讓孩子注意我們的嘴巴嗎?還是只是聽到我們的聲音呢?
 
放軟我們的身軀,學會「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當你將姿態放低,更接近孩子的心,孩子才會敞開心扉,靜靜地聽你說話。當你們的視野,達到相同的水平線時,孩子才能看著你的眼睛,凝視你的嘴巴,才能真正「聽」清楚你說的話。說話不是滔滔不絕的說個不停,而是依照對方可以接受的步調,慢慢地說清楚。有時候,當孩子還在情緒當頭時,不要急著說服孩子。先幫孩子轉移一下注意力,讓孩子將心思放在其他事情上,找到適當的機會再說服孩子,反而會更容易聽得進去喔。
 
記得溝通不只是說話,而是要讓孩子聽得進去,就讓我們試著「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吧!

文章來源:http://best.parenting.com.tw/blogger_article.php?w=5603&utm_source=att104.FB&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p-f9-editor1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