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3_小小記者研習營_學習當個媒體人
期中考後第一次正式上課,上週五先發下「基礎架構題」給孩子們,當做是回家預習的參考,雖然預期中能確實去看、去做的還是那幾個,但是,再怎麼樣還是要對孩子們抱持著希望。所以,就算今天課堂中印證了自己的預測,呵呵,只能笑笑,課還是要繼續上下去。
課堂進行的模式沒有改變,但是微調了一些,希望能提昇速度。首先微調的部分就是「三次閱讀」,這原本是為了彌補孩子們沒有事前預習的習慣而做,在課堂上依設定的時間,共會佔去七到十分鐘,也就是近四分之一節課。改變的地方在將第一次和第二次閱讀合併,也就是原本四分鐘內兩次閱讀要做的事──標示自然段、標示出最有印象的地方和標示易錯和不懂的字詞,必須在兩分鐘內完成。
如此改變的用意只有一個,就是要讓孩子們學會事先預習。改變的配套除了前面提到先發下「基礎架構題」,另外就是在簡報「暖身搶答題」加上關鍵句──「如果你事先認真閱讀過課文」(註1),畢竟要在課堂上的幾分鐘內看過課文就能記下,除非有超強記憶力,否則還真難達成。今天的課堂上,就連有事先預習過的都不太能完整回答出,更何況是那些寫得零零落落,甚至直接留空放棄的呢?
第二個改變在基礎架構題,之前都是先講解後再整理,接著才讓孩子們去繪製心智圖。從這一課開始,打算的改變是訓練他們做筆記,本來有幾個孩子就有課堂筆記的習慣,只是記了也派不上用場,這點在口說發表的時候就能有發現。所以,今天在討論基礎架構題時,除了回到課本找出驗證的句子,也提醒他們直接註記在旁邊,這麼做是為了接下來不會幫忙整理,將讓他們在基礎架構題討論後就直接繪圖,繪圖內容的豐富度就看筆記是否詳實囉。
上週末的研習,讓我有所啟發的其中之一,就是要適時的放責任給孩子們,讓課堂的學習能從ST(教師搭築鷹架)逐漸移轉到SS(學生同儕鷹架)。經過了一年又四分之一學期的練習後,是時候該放手了!孩子們加油呀!
20171114_小小記者研習營_新聞採訪五字訣
繼續討論基礎架構題之前,有件任務得先完成,要不明天可就會開天窗。借用課文裡提到的新聞採訪五字訣「人、事、時、地、物」,帶孩子們想想如何擬出採訪的題目,提示他們運用小紙片來記錄想法,再一起篩選以挑出適合的來列表。時間不是很夠,所以就交代他們帶回家去整理,明天一早來檢視,畢竟可不能問些失禮的問題呀!
回到問題討論,昨天基礎架構題進行了兩題,今天從第三題開始。因為事前先發下了題目,加上第一堂課後重重的「勉勵」,這一題的表現就回復了正常水準,不過卻也出現了另一個問題──「無法貫穿連接」。
這一課的寫作手法,在首段就將後續各段的重點給寫了出來:參加小小記者研習營,要學習當個會採訪、會寫稿(第二段)、知道攝影技巧(第三段),還會編輯報紙(第四段)的新聞人。所以,第二段到第四段分別就各項學習內容做描寫,只不過並不是單獨成段來寫,而是後段連著前段,有層次的堆疊出文章。
因此,在第二段以記者必須掌握採訪重點開始,第三段雖然在描寫著攝影課學習攝影技巧的內容,但前提卻一樣是得要先「掌握採訪重點」,如此才能拍出「重要且有意義的照片」。孩子們在回答第三題時,的確精準地從課文裡找到正解「掌握拍攝角度」和「寧可多拍也不要才拍」,卻沒能從「重要且有意義」去聯想,必須先掌握採訪重點,才能知道什麼樣的角度才是最佳角度。
基礎架構題第四題,「從作者的描述裡,你發現編出一份報紙需要哪些工作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請依序條列寫下。」就是為了再次提醒孩子們留意寫作手法而擬,可惜能配合首段「會採訪、會寫稿、知道攝影技巧,還會編輯報紙」的要點,來將第四段連串文字拆解成四項的不多,只希望在經過講解之後,他們能多一點點的「發現」。
前四段將參加小小記者研習營的過程交代清楚,最後一段則寫出作者的心得與感想,這部分留待星期四做總結,總結後也就可以開始繪製心智圖了。
20171115_小小記者研習營_掌握拍攝好角度
配合課程進行,邀請目前任職於ETtoday新聞雲的大孩子,回來與班上的小孩子們對話,分享當記者的心情點滴,也讓孩子們當當小小記者,模擬在記者會採訪的情形。謝謝陶本和特地空出一個早上,孩子們收穫很多,他們真的很喜歡你呦!歡迎有空再來坐坐。
20171116_小小記者研習營_媒體實務與技巧
期中考後的分組,在各組裡都有安插自學組的孩子,這些孩子們在討論時必須參與其中,但是,繪製心智圖時就得抽離,希望讓其他孩子們在長時觀摩之後,能有自己動手做的成長機會。所以,今天開始繪製之前,除了完成最後一道基礎架構題的討論,並且重新檢視課文,總結出課文的核心主軸,自學組的孩子每人發給一本空白本,讓他們自己畫一張心智圖。除此之外,還發給他們一張挑戰題,這是自學組才有的特殊任務。
在少了自學組的引領,不少組紛紛出現爭執情形,就像少了猴王的猴群,有意競逐者都「話聲」爭取支持者。對討論熱烈但意見相左,可是卻又能往共同目標邁進的組別,就算途中突然抹去重來,這種良性競爭採樂觀其成的態度持續觀察;對堅持己見又一意孤行的,為不讓惡習養成,當頭棒喝在所難免。而當共學組山頭紛立,呈現百家爭鳴的情形時,自學組的孩子埋頭苦幹,時而翻閱課本和筆記彼此核對,時而串串門子藉學習參考來打探敵情。呵,一節半的時間完成繪圖工作,感想或完工或仍待努力都無妨,看得到進步就已經很滿意。
新的分組,新的課堂模式,新的磨合正在展開。明天校外教學,停工一天,正好回家將未完的部分完成,也練練口說或去拜拜求好運,看下週一能否幸運被抽中,上台進行口說發表。
20171117_小小記者研習營_分工合作要團結
結合課程與校外教學,早上出發前,再次提醒孩子們今天筆記的記錄重點。首先,配合課文寫作順序,將到采青窯要學習的重點列出,分別有「陶的知識」、「陶藝品製作流程」和「拉坏的流程和感受」,以昨天分享的影片內容來連結,提示若干注意重點。
接著,就課本提及的新聞採訪五字訣「人事時地物」,分項點出應該留心觀察的地方。孩子們很認真的抄寫在筆記本裡,最後,就像課文裡攝影老師說的「寧可多拍也不要少拍」,叮嚀孩子們「寧可多記也不要少記」,記在筆記本裡的愈多,週末要寫作時就有愈多的材料可以選擇,如果記得太少,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呀!
在采青窯時,看他們一坐下就主動拿出筆記本,專心聆聽也勤寫筆記,應該是有把老師的叮嚀聽了進去。等待做手拉坏的時間,分批讓他們出來品嚐廠長好手藝煮出來的紅茶,以及享用董事長夫婦特別招待的餅乾和糖果,算是給他們今天的好表現打氣與鼓勵。
歡樂的時間過得總是特別快,回程車上帶著孩子們回顧活動內容,再次提醒寫作時可以選擇與安排的方式,希望週末之神別太快拭去他們的感動,期待能多出現一些妙筆生花的佳作。
20171120_小小記者研習營_美麗回憶新經驗
期中考後除了將自學組在繪製心智圖時抽離,口說發表也是自己獨力完成,為了節省時間,決定共學組和自學組都各取兩組(人)上台。一早來,先抽籤決定共學組上台口說發表的組別,等到結束晨間清掃後,喚自學組來抽籤,但是一人上週請假,其他的挑戰題未完成,所以就上週已先將心智圖拍照的四位猜拳決定。
這次的口說發表,除了一樣要求以連接詞讓口說內容通順之外,也要求他們需要出現層次之分,大致上來說就是先概觀全課、再細觀段落,最後是心得與感想。若是要說得更細,以對孩子的說明來示例,分為下列幾個步驟:
1.鞠躬問好後先說課名。
2.簡介課文大意。(參考提示為第一層關鍵詞)
3.說明區分意義段理由和主要關鍵詞(或標題)。
4.由第一段開始解說,先簡介段落大意。(參考提示為第二層關鍵詞)
5.以第三層連結補充或豐富各段口說內容,或串接前後段落,或註解自己的讀者觀點。
6.全課各意義段都解說後,以感想或心得作結尾。
7.鞠躬下台。
口說發表的指導,至此算是確定出初步的完整SOP,第一次且是大幅度的調整,孩子們的適應還算不錯,應該說在磨了一年多之後,其實已經不畏懼上台發表,臨時交付的改變也能很快調整,進步從這裡看得出來。現在起要磨的除了形之外,骨架確立後,還要再把內容(肉的部分)給組合上去,讓整體更完整也更有料。
◎口說發表記錄
共學第一組https://youtu.be/1hhMgb9VfmA
共學第二組https://youtu.be/6nynpBAaRY4
自學第一位https://youtu.be/fkOACLqYphQ
自學第二位https://youtu.be/lnmuQuj2jHs
20171121_小小記者研習營_共同學寫挑戰題
以自學組回答的挑戰內容為範本,今天利用一節課的時間來說明,全班共同學習如何看懂題目並且完整回答。
挑戰題1,分項舉例說明,所以要先寫出例子,再分項說明。這個孩子做了很好的示範,有主題也有內容說明,在「事」的部分,不單單寫出「發出一萬元獎金」,而是發獎金的「原因」和「目的」都寫了出來,真不錯。
挑戰題2,具備「哪些」能力,答題必須寫出二個以上的能力。這孩子寫出了「觀察力」,也說明了「若是觀察力不好,要拍的那一順(瞬)間就會失誤」,能力和理由都有了,就是只有一個,殘念。
挑戰題3,最重要的角色和理由,這個孩子寫出採訪記者的重要性──「沒有採訪記者,很有可能就找不到事情的真像(相)」,不僅將課文內容記了下來,也將和記者面對面時學習到的寫進答案裡,真讚!
挑戰題4,生活裡曾有過類似的經驗,這孩子寫參加做麵包的夏令營,具體寫出「有人切菜,有人做麵包,有人做漢堡肉」的分工合作情形,不是一句話就帶過,而且「忙了一整早上,最後成品成了那天的午餐」,詳細將過程寫出,很難得。
下一課仍計劃讓自學組來寫挑戰題,但是,預計在進行到第十課的時候,不只是自學組,而是會讓全班孩子再試著寫看看。下一課,目前打算讓自學組孩子上台講解,他自己是如何看題目、思考與作答的,一步步從TS到SS,最終還是得S自己嘗試才能進步。
20171124_小小記者研習營_採訪記者延伸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