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王淑芬作品不但跨領域,也都是多年熱賣的長銷書。她自認為是「思考型」作家,鼓勵孩子在閱讀作品後,挑戰原著改寫情節。
作者:黃雅妮
畢業於師大教育系,王淑芬學的是教育,玩的卻是十八般武藝,身兼藝術教師、書評撰稿人、兒童閱讀指導講師、作家等多種角色,她的著作也很多元,從長銷二十年的童書【君偉上小學】系列,到近期紅遍手工書界的《一張紙做一本書》。除了行動力,王淑芬的腦袋和別人有什麼不同?答案是:思考力。
小時一次震撼體驗,開啟王淑芬思考的大門。從小因為口條佳、長相甜美,她常被老師指派參加各種演講比賽。在一次準備上台演講的途中,一個突如其來的變化深深撞擊她的腦袋。
在那個年代,演講有固定的禮儀,當講者走上台前,必須對著懸掛在高牆上的國父遺像一鞠躬,但那次,國父遺像竟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偌大的白牆,霎時她腦袋也跟著空白,她開始觀察前面的講者,卻驚訝的發現,大家竟然都乖乖的如常鞠躬,像一群被馴服的羊群。王淑芬不禁懷疑:「對著白牆鞠躬的意義何在?」當時沒人能回答。
她找到「大量閱讀」這個方法,做為實踐思考的途徑。小時候住在盛產芒果的台南左鎮,只要一到採收季節,就會全家總動員包芒果,包芒果的材料是舊報紙,包著包著,王淑芬竟然津津有味的讀起報紙來,父親意識到孩子對閱讀的渴望,時常從薪水裡撥出經費買書。
大量閱讀造就王淑芬日後思考力與多元觀點的養成,她說:「當書讀多了,就會開始有所『疑』,而『疑』便促使觀點形成,也就有足夠的信心做出適當的選擇。」
▲ 王淑芬以愛貓「貓巧可」為主角的哲學故事,著眼於其韌性、沉靜的特質,最接近哲人的形象。圖片提供:王淑芬
王淑芬也喜歡帶著小讀者們深度思考。她認為,在小學三年級以前應該要給孩子「一定要想」這個觀念,讓「想」成為反射習慣。她回憶帶兒童讀書會時,曾給孩子一個習題,「讀完一本書,給你一個機會改變書裡的某個地方,你想要改變什麼?」有個孩子讀完謝爾・希爾佛斯坦的《失落的一角》後說,「我想要改結局,因為那個角好不容易被撿到,怎麼可以說丟就丟,這樣對它不公平。」王淑芬異常驚喜,孩子咀嚼過後所表達出的這個觀點,正是思考力最好的實踐。
除了反射性思考,還必須學會「有層次的思考」。王淑芬以自己特別為兒童書寫的思考故事【貓巧可】系列為例,鋪陳的思考進程,從「釐清問題的本質」到「問題與解答之間的關係」,再到「有些問題沒有答案」,就是一個有層次的思考方法。
她建議家長,若不知如何帶領孩子討論與思考,不妨試試她在《繪本動起來》裡提到的4F提問法:Fact(事實)、Feeling(感覺)、Finding(發現)、 Future(將來)。不直接給孩子答案,而是像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一樣,透過不斷的提問讓孩子往下挖掘想法,讓每一次的思考都能成為下一次難題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