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雉、黑長尾雉(烏雉雞) 〔Ⅱ〕 ♂85 cm 1300g ♀50 cm 1000g 稀有的特有種
帝雉又名黑長尾雉,生性害羞。雄鳥羽毛華麗(上圖),母鳥羽色樸素。腳為灰黑色,與藍腹鷴明顯不同。攝影:DW
發現史:英國探險家古費洛(Walter Googfellow)於1906年從竹山經東埔打算進玉山採集時,回程發現,在挑夫原住民頭飾上有兩根特長的尾羽(阿里山捕獲)。古費洛認為這兩根羽毛從未被採集過,就寄給英國的格蘭特(Ogilivie-Grant)鑑識後發表為新種(現在這兩根羽毛仍保存在倫敦,英國自然史博物館)。之後古費洛在樂樂溫泉(南投)發現雌鳥就命名為Calopbasis mikado。Calo+phasis是美+雉的意思。Mikado則是日本天皇的日語發音,因為當時謠傳日本天皇的庭園飼養著一對來自臺灣,尚未被命名的雉雞,格蘭特以為天皇的雉雞就是帝雉遂以此為名。其實天皇的雉雞據說是藍身紅腳,應該是藍腹鷴才是!現在帝雉被歸為Syrmaticus屬,意為長尾禮服。(探究臺灣特有種鳥類:中華民國野鳥學會)1906年日本人菊池米太郎在塔山附近採集第一隻雄帝雉。
旅居國外:1912年古費洛來台捕捉11隻帝雉活體,運回英國繁殖,從此帝雉轟動歐洲鳥類學者,並開始在海外開枝散葉。
害羞個性:帝雉習性隱密喜歡獨居,居住在中、高海拔的山區(1800M~3800M,姚正得),喜歡晨昏時間活動,出現在比較空曠的森林邊緣或是林道上,活動範圍平均在5~10公頃之間,單日的移動距離最長可達3公里(姚正得,2002)。帝雉偏好於濃霧或細雨時出來覓食,此時受霧氣影響,帝雉灰暗的羽色容易混入環境中,加上雨滴聲音掩蓋腳步聲,更不易發現蹤跡,因此被稱為「迷霧中的王者」,但此時的帝雉是比較容易接近的。晴天時,帝雉的警覺性也提高,尤其對空中的攻擊更是敏感,即使一隻小鳥掠過也有會讓牠緊張半天,曾有被大冠鷲攫走的紀錄。曾有影片記錄到:某啄木鳥從一隻低頭覓食的年輕雄雉頭上低飛而過,把牠嚇得原地一直打轉,那隻啄木鳥又飛回頭看看發生什麼事,卻又把牠嚇得再次轉來轉去,等啄木鳥離去後,只留下縮成一團的帝雉!(帝雉:玉山國家公園)
雌雄羽色不一:帝雉和藍腹鷴的雌雄鳥羽色都具有很大的差異,雄鳥豔麗的羽色主要在吸引雌鳥注意,至於雌鳥肩負育雛重任,全身的黃色羽毛可免為天敵發現。那如何分辨帝雉和藍腹鷴的母鳥呢?請看牠們的腳就知答案了。紅骹仔是藍腹鷴!
食性:喜歡以遊蕩的方式,邊走邊吃路邊灌叢的花、果、嫩芽(車前草、火炭母草、冇骨消是牠的最愛)或種子、大型喬木的果實,另外蚯蚓、昆蟲或小蛇也都是牠的菜單之一。
避敵行為:遇上危險帝雉會迅速走開或跑開,有時也會原地佇立不動,以保護色隱藏自己。若是無效,牠會突然一躍而起,造成天敵相當程度的驚嚇,之後便猛烈鼓動雙翼發出大叫聲,滑翔一陣後落入草叢。晚上帝雉會在樹上棲息,危險時會從樹上飛躍避敵。
繁殖行為:春天來臨,雄鳥換上嶄新長尾羽,臉上的肉垂逐漸鮮豔,並向外擴張,幾乎蓋住臉龐。2~4月份是牠們繁殖季節,雌雄帝雉會成對出現,雌鳥拼命在林道上吃,雄鳥則扮演護花使者,亦步亦趨的跟隨雌鳥,遇上危險時,帝雉會昂首挺胸,鬆開羽毛放大身軀並發出急促警戒聲,有時也會急速煽動雙翅以嚇阻敵人,爭取雌鳥逃跑的時間。此時,容易出現一副「要你讓路給牠過」模樣的畫面,然而等到你讓路,他緊張的錯身後,隨即由緩步轉為狂奔而逃。(姚正得,2002)
雄鳥之間有時會為爭取配偶而爭鬥,兩隻雄鳥會互相對峙,慢慢蹲下,然後突然一躍而起,鼓動雙翼,並將爪子舉至胸前向著對方,相互爭鬥。腳上的「距」(足踝上的尖刺)是打鬥利器,打鬥時間可持續五十分鐘之久,雌鳥不參與,仍在一旁覓食,最後勝利的一方隨著雌鳥而去。
母鳥帶領幼鳥時很少進食,主要負責警戒工作,行進時多半走最後,以便監視幼鳥行動。母鳥會發出低沉的咕咕聲叫喚幼鳥,幼鳥會以啾啾兩個連續的單音回應,藉此母鳥即可掌握幼鳥位置。幼鳥逐漸長大後,母鳥開始不太回應幼鳥呼叫。大約兩個月左右,幼鳥即開始逐漸離開母鳥,但也有的幼鳥得六個月才完全離開母鳥。然而,只要幼鳥還在身邊,母鳥都會負起警戒責任。幼鳥在兩個月左右開始換羽,整個過程約半年,雄鳥的長尾羽則需再隔一年才會完全長成。(帝雉:玉山國家公園)
紅皮書:1966年國際瀕臨絕種動物保育紅皮書正式把帝雉與藍腹鷴列入其中。目前帝雉數量約在10000左右,族群尚稱穩定。另外藍腹鷴數量也在10000以上數量亦回穩中,這是值得欣慰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