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空三棲的小鸊鷉

小鸊鷉(水避仔)  Little Grebe        26 cm 130~236g 普遍的留鳥
 
小鸊鷉(ㄆㄧˋ ㄊㄧˊ)有冬羽和夏羽之分,圖中為夏季繁殖羽。攝影:DW
 
外型構造:小鸊鷉嘴尖,尾羽很短,趾間有葉狀瓣蹼(活動性,可以合攏與展開,划水時展開,向前伸時,瓣膜會向後合併),由於腳位在體腹後端(但在水中卻是很好的推進器,也因此適合潛水與游泳),所以牠們不善行走(走起路來會搖搖擺擺的,很是笨拙),在水面上要飛行時更要助跑一段後才能起飛。一般說來,遇上危險時,小鸊鷉都是以潛水方式閃人。也因此其鄉土名稱才叫做「水避仔」。小鸊鷉有冬夏羽色之分,夏羽時,頭頂至後頸黑褐色,頰、喉和前頸赤褐色,下喙基部有一金黃色斑;冬羽時,頰、喉和前頸白色。成鳥黃色眼睛是其特徵之一,亞成鳥眼睛則是深褐色,可以與成鳥區分。
生態習性:小鸊鷉分布頗廣,在全台700公尺以下水域皆有可能發現其蹤跡,喜歡成小群活動,亦可能單獨或成對出現。牠們以魚蝦、水生昆蟲為主食。遇上危險時通常以潛水方式避敵(潛水時會先向水面躍起,再潛入水中,其深度可達2公尺~7公尺,時間可達50秒),但如欲突然的驚擾,牠們也會急速的踏水奔逃,但就是很少起飛。
繁殖、育雛行為:繁殖期甚長,幾乎全年都有繁殖紀錄,但一般以4~6月為主。小鸊鷉進行交配時,雌雄鳥的頭頸會挺直,迅速的左右擺動,並不時發出鳴叫聲。
築巢在水面上,由雌雄鳥共同築巢,常以水生植物的莖葉堆疊而成,並固定在水生植物叢中。剛產下的卵純白色,但隨著時間會逐漸轉成褐色。孵卵期間如果遇上侵擾時會迅速把卵覆蓋住後,潛水逃避。台灣南部氣候炎熱,有時可見親鳥在巢中搧動雙翅為卵降溫之行為。小鸊鷉算早熟性鳥類,雛鳥孵化不久即具行動能力,可以游泳。幼雛喜歡乘坐在成鳥背上,一同活動,此時若遇上危險時,親鳥可以連同幼雛一起潛入水中避敵,十分厲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