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點振翅的捕魚高手~斑魚狗

斑翡翠(斑魚狗)          25cm  68-110g     金門地區不普遍的留鳥
 
斑魚狗全身黑白兩色,嘴大腿短是翠鳥科家族的特徵。圖片:維基百科
 
生態習性:棲息時喜歡選擇高枝。出現在低海拔開闊地帶溪流、湖泊及魚塭等區域的樹上。常見其定點振翅於水面上方,選定目標後即會俯衝入水捕食魚類(捕獲的魚一般都小於10公分)。咬到魚後,會將其摔昏才吞食(斑魚狗對小魚是一面飛一面吞食,較大的魚則重擊之後再吃。曾有紀錄:有一隻倒楣的魚,竟然被敲擊達113次之多)。斑魚狗也會將無法消化的食物殘渣吐出,形成食繭。斑魚狗相當嘈雜,總是「先聞其聲,後見其影」,幾乎無時無刻都能聽見其發出類似「Kwik-Kwik-Kwik」的連續尖哨音。
外型與性別:斑魚狗和其他翠鳥科成員較為不同的是牠的羽色,褪去光華,只留一身黑白。判斷斑魚狗雌雄的方式就在胸前,雄鳥前胸有二條黑色橫帶,雌鳥僅一條橫帶且中間斷開。
定點振翅飛行:常成對或結群活動於湖泊或池塘等水域,一旦發現獵物則盤旋上空飛行,與翠鳥的定點振翅方式略有不同,斑魚狗會像直升機一般,以垂直方式上下移動,等牠瞄準之後,再俯衝入水。一般說來,其定點高度約在4公尺左右,但也可高達十餘公尺。雖然這一招挺酷的,但是成功率卻不怎麼樣。
求偶餵食與合作生殖:有獻餌行為,雄鳥在抓到魚後,會啣到雌鳥停棲的地方餵給對方,雌鳥也會發出連續尖細的鳴聲回應。交配時,雌鳥會俯身低頭試探雄鳥,雄鳥則直接跳到雌鳥背上,並以嘴咬住雌鳥的冠羽,展翅左右搖擺平衡,完成交配。
斑魚狗通常成對行動,但有時會2~4隻成小群活動,根據國外研究顯示,除了配對的斑魚狗夫妻之外,另外的成員極可能是前一年繁殖成功的子代。牠們會留下來,充當親鳥下次繁殖的幫手,協助提供食物,這樣的行為屬於巢邊幫手制的「合作生殖」類型。雖然,斑魚狗的世界陽盛陰衰,雄雌比例約2:1,但仍是一夫一妻制唷!
繁殖與育雛:斑魚狗在垂直的土壁上挖洞為巢,巢洞深度約1~2.5公尺左右,底部有一個寬闊的橢圓形巢室,至少可以容納5至6隻成鳥的空間大小,作為生蛋育雛的地方。繁殖期間,牠們的巢穴常遭受八哥侵佔(八哥雖然也是利用土洞育雛,但牠們並不會挖洞),被迫放棄巢穴的親鳥,只能另起爐灶,再挖新巢。但是,每挖一個新巢洞約需兩個月時間(斑魚狗也會利用原有的舊巢洞),因此,往往會耽誤了繁殖季,而放棄該季育雛機會。就目前的觀察,金門地區的斑魚狗會利用夏末時節繁殖,為了保護蛋及幼雛,挖掘的洞穴有80%是假巢洞(黃俊賢),也許正是為了避開八哥侵擾之故,但實際原因仍待進一步研究。
斑魚狗一次產1~8個卵,但以4個最多,育雛工作由雌雄鳥共同擔任。卵孵化需18天,兩週後幼鳥離巢的第一件事就是衝水洗澡,以洗去一身髒污與腥臭(牠們可是從出生以來就在洞穴中與糞便和魚鱗、魚骨為伍……)。大約兩個月後親鳥會停止餵養,正式獨立生活。比較特別的是,斑魚狗結束繁殖之後,家族成員仍會在晚上飛回洞穴躲避寒風,這樣的行為倒是頗為少見。(金門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