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長文考題就放棄?裝備閱讀素養靠這4個方法

關於這篇文章,賴老師想說:

近年國文大考動不動就上萬字,自然社會題目字數也屢創驚人新高,
文中所重視的閱讀策略,的確十分重要,
若無正確引導,跨領域大量閱讀,不一定有效,說不定還會
導致學習破碎化,
但個人不全然認同文中所謂大量閱讀=迷思
其實大量閱讀應是根基,畢竟量變才能引起質變

無論如何,帶孩子用正確策略大量閱讀各式合胃口的,不合胃口的書籍
本就是第一線教師的職責與專業,這點請家長們放心!

 

 

 

2020.03.01 (更新 2020.04.21)

by 親子天下編輯部

 

「請先閱讀完這篇科普文章,了解颱風形成的原因,再回答以下問題」、「請參考國際陳情網站的訊息,寫一封陳情信,為環境議題發聲」……108課綱上路,最明顯的衝擊就是出現了「素養考題」。考題變得不一樣,有愈來愈多融入生活情境、跨領域的考題,題目也加長。不論哪個學科,老師們面對這樣的考題趨勢,不約而同的建議是:要加強閱讀素養。

台灣推廣閱讀教育行之有年,為什麼在面對新課綱的素養學習和考題,仍面臨學生閱讀理解力不足的問題?近來致力推廣閱讀理解的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特別有感,他指出,過往大家對閱讀常有一些迷思,認為孩子只要多看書就好,但「大量閱讀」並不等於「會閱讀理解」。不懂得閱讀理解,造成孩子經常「看不懂題目」、「作文寫不出來」、「看到長文就放棄」。

到底什麼是閱讀素養?要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素養?在此之前,家長必須要知道,閱讀不再是我們過去認為「看得懂字就會閱讀」的觀念,而是在熟知訊息的重點、知識的同時,更要學習統整、歸納、分析的能力,然後進行合理的推論;甚至要去反思。而且,閱讀的素材也是多元的,除了紙本、文字,更多像是表格、地圖、說明書,都可以成為閱讀素材。

這樣的能力可以從小養成,黃國珍在《閱讀素養》書中提出一些方法觀念,協助家長幫孩子建立對他們一輩子有用的素養。

一、 用問題啟發理解

家長透過提問與線索,在孩子頭腦裡建立不同理解與思考的面向,不管是讀一段文本,說一則故事,都可以作為思考與建立觀點的練習。比如黃國珍自己在跟孩子說故事時,就常常用問題來引發他們對內容有更深層的理解:

‧為什麼這個故事用這個標題?

‧故事主角對他朋友說的那一句話,主角想表達的心情是什麼?

‧故事中人物面對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如果你是其中角色,你會如何解決?為什麼?

‧你從這個故事學到什麼?可以應用在生活中什麼地方?

平日可以多給予孩子貼近生活的文章素材閱讀,只有與孩子的生活相關,孩子讀來才會有感,覺得有用,透過親子的討論與對話,幫助孩子在資訊海中提取有用訊息、進行統整解釋、形成自己的觀點。

二、用想像力「閱讀」

黃國珍觀察到,許多家長對「無字書」接受度不高,原因出在認為「沒有字不算閱讀」。但是黃國珍認為,雖然無字書沒有字,但我們還是可以根據圖像,加上自己的語言,幫助學齡前還沒有字詞閱讀能力的孩子,建立對整個故事和背後涵義的理解,而這就是閱讀素養啟蒙很重要的階段。

黃國珍在一雙子女小時候,除了共讀繪本,也常和他們玩童話故事改編,除了是親子創作的歡樂時光,孩子的語文豐富性和思考多元性,包括想像、敘述、形容、表達等能力,都在這個過程中養成了。

三、允許「我不知道」

老師或家長在問問題時,若聽到孩子回答「我不知道」,反應多半是擔心或生氣;孩子也懼怕講出「我不知道」,但黃國珍卻認為,「我不知道」這個回答太好了,代表著孩子能覺察自己的問題,好奇與渴望去知道未知;如果孩子一味接受自己理所當然的已知,並且當作理解的依據,形成模糊甚至錯誤認知,這將成為理解事物的限制。因此,學校和家庭應該要營造出讓孩子放心說出「我不知道」的氛圍,這很有可能是他學習的起點。

四、與作者對話

過去我們的學習總習慣有標準答案,或是從別人的言論與文字中畫下等同於答案的內容,來取代自己探究的歷程,結果失去了建立個人觀點的勇氣與能力。對此,黃國珍的方法是,閱讀內容後,在心中對作者提出許多問題,嘗試推敲作者的想法,最後建立自己的觀點。比如他在讀完張愛玲的〈天才夢〉後,就問了「張愛玲」一些問題:

‧為什麼你要在「天才」後面加一個「夢」字?

‧為什麼你在文章中認為自己是天才?

‧文章中,母親和你總是有不同的價值觀,你背後想說什麼?

面對閱讀素養新課題,家長最要知道的是,並不是一直解答長文考題就能培養出閱讀素養。「在這個時代,要用開放的心態、不限載具的多元閱讀,並增加孩子的生活經驗,在閱讀中展開親子對話,父母其實不需要更多創意,只要認真扮演一個『引發深度談話』的角色,就非常稱職了。」黃國珍這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