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瑞君
發表日期:2018-01-08
點擊瀏覽數:19131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后,陪長子買好了他的球鞋長褲,在另一家店逛著,看是否有先生想買的長褲,突然長子說:「媽媽,我看到一雙拖鞋,我想買,可以嗎?」我說:「不可以!」他說:「媽媽,才幾百塊,為什麼不可以?」我說:「因為你不可以用比你父母還好的東西,除非,你花你自己賺的錢!」
我們在名牌運動用品店逛著,讀國一的長子,喜歡用好東西。在小學三年級時他問我:「用名牌的東西不是比較有保證,比較好嗎?」我回他:「對,名牌的東西有一定的品質保證,也確實耐用。但你現在用的東西,都是你父母辛苦賺來的錢,所以你要心懷感謝。我支持你一直想用名牌的好東西,那你以後要很會賺錢!」那時,他為了想買蘋果的平板電腦,確實很認真的在存錢,後來用自己的錢達成心願。
可以給孩子無止盡的愛,但不能給孩子無止盡的物質享受
現代的父母,比起從前,確實很容易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有錯嗎?當然沒有錯。但是,我們卻不能一直無止盡的供應孩子對物質的更高需求,因為,這樣會害了孩子!
我給孩子的觀念是,父母可以提供給你無止盡的愛,那愛裡,蘊藏著包容與陪伴,支持與引導,那是精神世界中一盞永不滅的明燈。不管父母在不在身邊,從每日累積出來的愛的存款,他們知道,那愛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以陪他度過挫折與困頓;可以跟他分享喜悅與收穫。他們知道,有人在乎他、關心他、真正愛著他。
但是,在物質生活上,我們只提供他們必要的吃穿用度和適當的休閒娛樂。從小時候開始,他們的衣物鞋襪,就是穿插用著菜市場牌、親友二手牌、和精品名牌。
耗損快的東西,用便宜又實用的,使用年限長久的,就用精品名牌。從小,就讓孩子明白,在物質世界中,是有兩個極端的光譜。而我們,其實只是在中間過度不同的色彩。衣物用品,有從親友接收來的二手物品,同樣的,在他們不能穿用,但物品還可以使用時,我們會先問過親友,是否需要?不然就是捐贈給外界。這樣的做法,孩子們會知道,要讓物品使用的效能極大化,而且也感受得到,這是一個互相支援,有情意、有溫度的溫暖社會。
有人很排斥別人炫富,但我跟孩子們說:「有錢的人花錢享受,並沒有錯,只要那錢,他賺得心安理得。如果有錢的人,都捨不得花錢,那財富要如何重分配?當金錢都不流動,經濟就會變成一灘死水,對大家都沒有好處。如果,你以後很會賺錢,變成有錢人,要好好的享受財富,並且記得,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因為,你比他們幸運,有能力幫助他們。」
「給孩子魚吃,不如教孩子如何釣魚」我們提供給孩子必要的教育,適當的教養,就是要讓他去培養與發展,以後可以滿足自己所需的生活能力,這能力包含著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共同追求與滿足。要讓孩子明白,唯有透過自己認真工作,不管花的是腦力還是勞力,都需要辛勤付出時間,那所賺取來的金錢,自己才可以花得問心無愧,心安理得。
所以,不要讓孩子用比父母還好的東西,那樣會讓你永遠也填不滿他慾望的坑洞。除非,他靠自己的能力去賺取,滿足他自己。
(圖:給孩子無盡的愛和充分的優質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