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緬因州農民堅決不種基改農作物【郝廣才】

105.4.13在中視頻道的「改變世界的密碼」中看到郝廣才的這段短片,又喚起對基改作物的疑慮。

短片中提到不種基改作物之困難處在於,自己不種是不夠的,因為鄰地有種,只要種子飄過來就前功盡棄了,因此美國緬因州立法通過全部不種基改作物,真的非常不容易。(詳細情形請見影片)

然而,郝先生以「團結力量大」,作為開場,似乎並未全然點出對抗基改作物的困難之處,讓人誤以為只要團結就能不種基改作物。有點把事情簡單化了。

實在應該找資料看看基改作物的優點缺點。

底下尚有郝廣才2012年在發表在智富週刊的文章。

美國緬因州農民堅決不種基改農作物

小鎮團結 大勝黑心農產(原文刊於Smart智富月刊第166期 2012-06-01)

撰文者:郝廣才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這是真理,但如果碰到「假貨」,那真理就崩解了。而且愈貴的東西,假的愈多,也假得愈像,可以亂真。因為東西高貴,假貨可取得的利益愈高,做假誘因愈大,做假的成本、工夫愈大,自然更逼真。所以假的柏金包一定比假的LV包更真;像茅台酒價錢高飆,常常花大錢還會買到假貨;傳說張大千仿作清朝畫家石濤的畫,比真的石濤畫的工夫深!

但買到假畫、假包只是傷財,喝到假酒可會傷身,嚴重會害命。吃的東西做假更是喪盡天良!因為吃的東西會不斷消費,做假的利益也源源不絕,就會有一種「似真是假」的東西跑出來,如基因改造的玉米、加瘦肉精牛肉。你吃基因改造的玉米,吃的不是植物,其中有老鼠的基因,搞不好直接吃老鼠還比較不傷身。你吃加瘦肉精牛肉,還不如吃肥肉死得比較慢。

你可不可以拒吃?理論可以,實際很難。當你在外面吃,怎麼確定餐廳的玉米是「非基因改造」?讀起來都混亂,何況餐廳老闆不一定沒良心,也許他也是被人騙。孩子在學校吃營養午餐,誰知道肉有沒有瘦肉精?怎麼辦好?一個人不容易,集體就有辦法。像澳大利亞、紐西蘭這樣的國家,就禁止種植基因改造的農作物,當然養牛一定要吃草,更不會使用瘦肉精。但我們不是生活在澳紐,我們是生活在一個雞有病、牛有毒、馬無能的國家,怎麼辦好?

來看看美國這個基因改造與瘦肉精天堂的國家,如何抗拒食品的地獄。詹金(Jen King)是緬因州蒙特維爾小鎮(Montville) 家庭式農場的小老闆,他憂心工業化生產的農業財團會摧毀他的生計,更痛恨基因改造的農作,這是一種新汙染,它會擴散,即使你的土地不種,但別人土裡的殘穗剩粒飄過來,好好的土地就毀了,永遠種不出正常的農作。所以他挺身而出,聯合鎮上所有的小農場拒種基因改造作物,而且在2年內清除所有基因改造作物;進而說服鎮民公投通過立法,全鎮拒絕基因改造作物,所以不論你在超市、餐廳、學校,都吃不到任何違反自然生產的食物,所以也吃不到吃飼料的雞、豬、牛、羊。農民和鎮民簽訂長期契約,吃得安全,活得健康,而且農民有穩定收入,鎮民反而省錢!

蒙特維爾的成功,接連有4個鎮跟進,現在緬因州125萬英畝農地,只有6,000英畝有基因改造作物!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我們要換個總統很難很難!可換個鄉鎮長難嗎?要立法院通過很難!但通過地方立法難嗎?如果319鄉鎮都改了,哪個總統敢逆民而為?台灣能不脫胎換骨?
-----------------------------------
小檔案_郝廣才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
經歷:城邦集團副董事長、遠流出版兒童館總編輯、格林文化出版總編輯
現職:格林文化事業發行人、城邦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