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其實不是標籤,是看標籤的那個人

轉載FB:神老師&神媽咪

我一直在思考著標籤的意義。

在妹妹入學的時候,我擔心她因為讀寫障礙而拿中度智能障礙的類別被公開,會被同學嘲笑,會被同事竊語,所以我拜託相關的同事,在公開的表格上不要直接寫上類別,寫代號和中度就好。

這樣的結果,就是體育老師只看到她的中度手冊,看不到她只是看不懂字,她能跑能跳能自由活動,直接因為手冊,讓她在旁邊觀看上課,不能參與課程活動長達三個月。

當標籤不夠清楚,當標籤的貼法不對,當看待標籤的人想法錯誤時,造成的傷害豈是我們能夠承受的?

不得已,我在教師朝會上對著50幾位同事宣告,我的女兒有中度身心障礙手冊,她的學習能力非常差,成績也一定很差,但是她很努力,也很辛苦,法律賦予她和其他孩子一樣的就學權,沒有任何人,能用任何理由,剝奪她的就學權。

既然要貼標籤,我們就貼大張一點,貼清楚一點,那是一次痛苦的過程,要在那麼多同事面前,這樣清楚的在我自己和孩子身上貼上標籤。

重點,其實不是標籤,是看標籤的那個人。

在一個班級裡面,有些孩子需要服藥,有些孩子成績很差,有些孩子行動不便,有些孩子每一節課都被老師提醒,有些孩子家貧需要協助,有些孩子就像我家女兒一樣怎麼也學不會….我們不說,孩子們也看得清清楚楚,不說清楚,同學之間的猜測、排擠、厭惡、口耳相傳最恐怖。

標籤,一直都在。

既然要一起相處兩年,很多事情閃躲不了,就該用正確的態度把話講清楚,都是同班的兄弟和姊妹,沒有什麼不能說的。可是說的態度、面對這孩子的態度真的很重要,尤其是老師主導的風向球,該怎樣引導其他孩子們去面對別人的不同,是重要的關鍵。

該如何讓同學們同理處境特殊或是身心特殊的孩子?在課堂上我常常說故事給孩子們聽,找了許多的特教影片讓孩子了解,我們體驗過跟自閉的孩子一樣用力甩手大叫,我讓孩子們回想躺在病床上生病的感受,我們思考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暴躁,我們嘗試過身體不便的痛苦,我常常用日常生活中的狀況做機會教育。

得用很多方法,才能讓這群豐衣足食、無憂無慮、身體健康的孩子們,了解些許他人的不便和痛苦。

最重要的,是老師本身要能夠接受孩子的不同,去思考如何讓孩子融入課程、想辦法去幫助孩子,只有這樣,一整個班的孩子才有可能去接納這個特殊的孩子。

在我女兒身上的標籤,從出生就緊緊地貼在她身上,是讓身邊的人對她有多一點的包容,是提供她努力向前的一些資源,是提醒我們陪她用緩慢的速度前進,是強迫我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

遇到不懂標籤的人,用力讓他懂;遇到說她下愚的人,用力讓他知道錯;
遇到不懂對待她的人,想辦法讓他知道方法;遇到惡意傷害她的人,用力反擊,絕不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