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6 腸病毒-台南市政府教育局宣導單張

傳染病

親愛的家長,您好: 

 目前全台灣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疫情持續升溫中,已經有腸病毒71型重症案例發生,面對今年疫情可能大流行,為維護孩子們的健康,請您隨時注意自身、孩子與家中嬰幼兒的個人衛生,落實使用肥皂勤洗手為最主要預防腸病毒之措施,大人工作返家抱小孩前請務必更衣、洗手後再抱小孩,學幼童返家或進食前亦需確實洗手,確實做到「吃東西前、和小寶寶玩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洗手5時機,以及「濕、搓、沖、捧、擦」洗手5步驟,以降低感染風險。

重症前兆病徵: 

1.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 
2.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 
3.持續嘔吐 
4.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 

如果學幼童診斷感染腸病毒,應依本市規定請假在家休息至少1週,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減少外出或到人多的地方;也請不要將孩子送到安親班及補習班,因為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傳染途徑多元,特別是發病後的7天內傳染力最強,一旦輕忽可能會造成群聚感染。 

若家中有第二個嬰幼兒感染腸病毒時,因為所接受的病毒量較高,其嚴重程度可能提高。也請家長特別留意幼兒健康,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至本市「腸病毒重症醫療網」責任醫院成大醫院、奇美醫院永康院區、郭綜合醫院、臺南新樓醫院、麻豆新樓醫院等5家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契機。 

為能明確掌握校園腸病毒疫情及防治,一旦學幼童經醫生確診為腸病毒,請務必主動通報學校/幼兒園,並告知就診醫療院所及發病症狀。讓我們一起共同守護孩子們的健康!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關心您 

※腸病毒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洽詢。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06-6356683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
06-6357716 
 

 

 





 

2016-05-11 漢他病毒校園防疫宣導

傳染病

漢他病毒出血熱由感染由漢他病毒引起,為人畜共通傳染病,在自然界的傳播宿主為囓齒類動物,尤其是環境中常見的老鼠,人一旦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囓齒類動物咬傷,即可能受到感染。潛伏期數天至2個月,一般可能會出現的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倦怠、下背痛、噁心、嘔吐、不等程度出血現象並侵犯腎臟等。
請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三不政策預防感染漢他病毒。學校及幼兒園供膳環境應加強環境清潔與衛生,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妥為處理,清除老鼠可能躲藏的死角,如倉庫、儲藏室、垃圾桶等相關防鼠滅鼠措施,以阻斷生活周遭老鼠可能入侵的途徑。清理鼠類排泄物時,應先配戴口罩及橡膠手套,並用稀釋漂白水(10公升清水+100cc市售漂白水)或酒精進行噴灑,待清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以策安全。
相關資訊可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2016-04-29 注意!腸病毒疫情正在升溫!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嚴陣以待!

傳染病

臺灣腸病毒71型自2012年後已未出現大規模流行疫情,因此目前3歲以下的幼兒大多未曾感染過,預期今年爆發大流行的可能性提高。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統計,全國於第16週(4月17日至4月23日)腸病毒就診人數共8800人(門診人數共8539人,急診人數共441人),尚未進入流行期(流行閾值11000人),唯桃園市與台東縣就診人數已超過該市流行閾值,進入流行期;臺南市第16週就診人數共784人 (門診人數共742人,急診人數共42人),本市目前雖尚未進入流行期(流行閾值1010人),但與第15週就診人數共595人相比仍略為增加。目前臺南市1月至4月國小、幼兒園及機構因應群聚停班數共81班;根據疾管署通報資料顯示,國內本年度共檢出12例腸病毒71型個案,其中9例輕症、3例重症(宜蘭縣、彰化縣、臺中市各1例),臺南市共通報重症3人,經檢驗3人均已排除。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為防範未來可能大規模流行疫情嚴陣以待,積極聯結本市教育局、社會局等轄管托育機構、兒少福利機構及醫療院所進行防治工作,以強化本市防治網絡。因腸病毒疫苗尚在研製階段仍無產品上市,衛生教育仍是防治腸病毒最佳手段,本局自2月起積極展開校園腸病毒防治誓師大會、校園及居家托育中心衛生教育講習,並透過各區衛生所協助提升社區腸病毒防治力量,藉由家長、學童、保母、機構與學校衛生教育及輔導,提升腸病毒防治觀念。另外,針對重症診斷及處置,本局積極辦理醫護人員專業講習,以確保腸病毒重症醫療照護品質,降低腸病毒重症致死率。本市腸病毒重症醫療網因應重症轉送之時效,今年爭取到麻豆新樓醫院加入本市腸病毒責任醫院與原成大醫院、奇美醫院永康院區、郭綜合醫院、臺南新樓醫院組成本市重症醫療網,厚實本市重症診斷及照護實力。另外,為加強教托育機構腸病毒防治、手部衛生及衛生教育成效,臺南市各區衛生所3月進行本年度第一階段國小及幼兒園成效查核,查核結果合計739家中,洗手設備不合格1家、衛教宣導洗手時機8家不合格、洗手步驟計有5家不合格、環境消毒5家不合格、另外防疫機制項目也有5家不合格,不合格者均已於4月10日前改善完成。

  衛生局再次提醒民眾:家長務必要隨時注意個人及幼(學)童衛生習慣,大人回家後須先更衣、用肥皂洗手後才抱小孩,小朋友從幼托機構回家後也要用肥皂清潔手部,玩具亦需經常以陽光曝曬或稀釋漂白水進行清潔、消毒,以減低腸病毒感染機率。若家中幼(學)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請假在家休息,儘可能不讓病童與其他幼童同室,並請注意患者是否出現腸病毒重症的前兆病徵:嗜睡、肌躍型抽抽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嘔吐等,請務必轉送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相關健康諮詢請洽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06-6357716轉359,本局有專人為您服務和說明。

2016-03-30 淋病疫情上升,以年輕族群增幅較高;民眾應避免不安全性行為,如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

傳染病

近年國內淋病疫情呈上升趨勢,其中女性個案增加幅度較男性高;另10至19歲之青少年族群近年個案增加幅度也有上升的趨勢。疾管署呼籲,民眾應保護自己與情人的健康,與他人發生性行為時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才能降低感染淋病或其他性病的風險。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104年淋病確診個案數3,584人,較103年2,622人增加37%;另以性別來看,女性個案之增幅(41%)高於男性(36%)。進一步針對各年齡層個案數分析,104年10至19歲個案數較103年增加47%,其中未成年女性個案數雖不多,但自100至104年增加了107%,高於男性增幅(102%)。疾管署表示,經衛生單位調查發現,多是由男性個案先就醫,醫生請其轉介性伴侶就醫,女性伴侶才知道罹患性病。

淋病主要影響生殖系統,男性感染後2至7天會出現症狀,包括:尿道化膿,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女性感染後大多不會有疼痛感,症狀也不明顯,因此常被忽略,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不論男性或女性,都可能會造成不孕。提醒年輕朋友,為避免感染淋病、梅毒、愛滋等性傳染病,應特別注意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並採取正確防護措施:

  1. 慎選網路交友對象。
  2. 不與性生活史不明的對象發生性行為。
  3. 不參加轟趴、性派對,或有多重性伴侶等危險性行為。
  4. 拒絕使用成癮性藥物,以免在意識模糊的情形下發生不安全性行為。
  5. 發生性行為時,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並搭配水性潤滑液。

疾管署呼籲,為自己及親密伴侶著想,如果出現疑似症狀或懷疑自己感染淋病,請立即就醫,可至泌尿科、皮膚科、婦產科等科別看診,或參考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提供的「友善性病門診推薦醫師名單」(網址:http://goo.gl/s1xYoJ),並同時接受梅毒與愛滋病毒篩檢。如有相關疑問也可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 0800-001922)洽詢。

2016-03-16 [重要] 臺南市校園流感疫情宣導注意事項

傳染病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流感症狀包括發燒、頭痛、流鼻水、喉嚨痛、咳嗽、肌肉酸痛及疲倦等。高危險群的病患(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患及孕婦等),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最常見併發症為肺炎,其他還可能併發中耳炎、鼻竇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等。

(一)加強正確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之養成及注意呼吸道衛生,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如有呼吸道症狀時應配戴口罩;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1公尺以上。

   (二) 隨時關心與注意孩子與家人之健康與請假情況,如出現生病狀況需請假時,應聯繫老師並告知病況以進行必要之通報與預防措施。

   (三) 已感染流感,請戴口罩,並適當休息與適當補充水分,並依醫師指示接受治療,落實「生病不上課、不上班」原則,並儘量與老師溝通,讓孩子在家休養(國小及幼兒園學(幼)生建議請假至少七天(含假日);國中及高中職學生請假至少五天(含假日))直至症狀解除後24小時始返校上課,在家自主管理期間亦請不要至安親班或補習班,避免造成其他機構內之群聚感染。

   (四) 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嘴唇發紫或變藍)、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高燒持續72小時等流感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以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2016-03-03 認識病毒性腸胃炎

傳染病

相關資訊可連結至疾病管制署病毒性腸胃炎網頁

(一)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的健康照顧:
1.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避免脫水及電解質不足。
2.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嬰兒、幼兒、兒童或老人,於同一房間遊戲或接觸,在沒有腹瀉、嘔吐之後,這種區隔應該持續至少2天。
3.病患不應為家人準備食物,在沒有症狀之後,還需要暫停2天後,才能幫家人準備食物。
4.建議在家休息,不要去托兒所、上學或上班

(二)照顧者的注意事項:
1.照顧病毒性腸胃炎的患者之後,應該用肥皂和自來水徹底洗手,保護自己和其他健康的人。
2.清洗及消毒被嘔吐物、排泄物弄髒的床單、衣物和環境週遭,減少病毒的蔓延。
3.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桶。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並且徹底抹乾。

2016-03-03 認識流感

傳染病

相關資訊可連結至疾病管制署流感專區

預防方法:

1.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流感疫苗
2.維持手部清潔
 2.1勤洗手
 2.2咳嗽或打噴嚏後更應立即洗手
 2.3不要用手直接碰觸眼睛、鼻子和嘴巴
3.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
 3.1有呼吸道症狀時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立即更換
 3.2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
 3.3有呼吸道症狀,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適當距離
4.生病時在家休養
 4.1有流感症狀立即就醫,並依醫囑服用藥物
 4.2在家中休養,儘量不上班、不上課,並避免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
5.流感流行期間,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地方
6.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降低病毒傳播機會
7.注意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休息,以維護身體健康

2016-03-02 認識腸病毒

傳染病

正確勤洗手,生病不上學,預防腸病毒

相關資訊可連結至疾病管制署預防腸病毒專區

Q: 要預防腸病毒感染,家裡或幼稚園等環境,應該如何使用漂白水消毒?
A: 1. 不論是家裡或幼稚園環境消毒,建議使用500ppm濃度漂白水消毒。
2. 泡製方法:家庭用漂白水(濃度約5~6%)5湯匙(一般湯匙,容量約15~20cc)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攪拌均勻即可。至於10公升自來水估算方式,可以用1,250cc容量大寶特瓶,連續使用8瓶,就等於10公升左右。

 

有下列情況需立刻就醫:

1.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應即早就醫,一般神經併發症是在發疹二至四天後出現。

2.肌抽躍(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

3.持續嘔吐。

4.持續發燒、活動力降低、煩躁不安、意識變化、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

5.患者應避免與孕婦、新生兒及小孩接觸。

 

  

2016-03-02 認識茲卡

傳染病

相關資訊可連結至疾病管制署茲卡病毒感染症專區

茲卡病毒感染症目前無疫苗可預防,因此避免病媒蚊叮咬是最主要的預防方法。於戶外活動時,建議穿著長袖淺色衣褲,或使用經衛生福利部核可、含有DEET的防蚊液,並依照標示說明正確使用。前往流行地區活動,應選擇裝有紗窗或空調設備的居住場所。

  

此外,建議懷孕婦女如無必要應暫緩前往流行地區,如必須前往請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藥劑等,返國後自主健康監側,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

 

由於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並無選擇性,一旦有茲卡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茲卡病毒流行的可能性,所以民眾平時應做好家戶內外孳生源的清除工作,以及使用紗窗紗門隔絕蚊蟲。

更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