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工業區的新北市永吉國小,少有親近自然的機會,加上食安風暴的影響,楊涵茵校長決定把校園打造成3C奇幻綠活村,利用創校時建造的開放露台及空地,改造成小朋友能接觸自然的園地,不但活化空間,也藉此重新定義食農教育,找回飲食的正義。老師們更建立完整的特色課程,把學校當成地球村來經營,讓小朋友由對環境感知到懂得關懷,再透過實際行動,培養改變環境的能力,從小就培養世界公民的意識,這也正是3C的意涵:care、create、change。
2014年,學校邀請獲得綠建築設計首獎的何俊賢,在校園打造奇幻蔬活園,何叔叔自己蓋了間完全不耗能的度咕屋,方便農閒時歇腳,他也把相同的環保概念引進永吉。他教師生用回收保麗龍箱製作種植與蓄水用的蔬活箱,以棉繩相互連結,繩子直接埋進泥土中,透過「毛細現象」,雨天時,多餘的雨水會經由棉繩流至蓄水箱;晴天時,則透過棉繩將水分送至種植箱。平台冬冷夏熱,使用率不高,趁著漏水整修加以改造;而利用保麗龍箱,則是體積輕便容易改造。校長說,經過去年暑假證明,作物不需要另外澆水,一樣長得超好,比起空中噴灑的方式,不但減少水分在空氣中蒸發,灌溉也更均勻。屋頂的降雨和露水,從天溝收集到雨撲滿,洗手的水也倒進來,用水量節省一半以上。
除了菜園,原本生態池附近有一塊20平方公尺,堆滿垃圾的空地,經過整理後,引生態池的水灌溉,讓小朋友種稻,在校內就近觀察;連校長室外,也鋪設淘汰的塑膠地墊,切割出田梗,目前稻子已經有十公分高了呢。
師生更學習了何叔叔的三明治耕作法,自製肥料,先在蔬活箱裡鋪一層薄土,然後放上廚餘,再加上稻殼,幫助廚餘發酵,最後再鋪上一層厚厚的土,種植作物一點也沒有腐臭味。把廚餘變成土地的一部分,然後食物再由土地直接上餐桌,就是最短的碳足跡。
學校希望校園處處可利用,處處可學習,5百個學生都有實作機會,像二年級照料蔬活箱,結合生活課程;三四年級則負責平面網室,進行自然課程;還有一個自然社團,三到六年級都能參加,一起認識土壤、作物生態,製作植物牌,觀察蔬菜、昆蟲與人的關係。這些操作容易而且生活化,小朋友了解原理,跟著老師動手,大家不但喜歡做,也很有成就感,甚至回家還會和爺爺奶奶討論。
利用廢棄物製作蔬活箱,以回收雨水、廚餘堆肥種植,有機省水更環保,而且還能吃到蔬菜的原味,師生更下廚做蔬菜煎餅,歡喜品嘗自己的收成。楊校長希望邀請家長和社區志工參與,讓他們知道種菜這麼容易,將觀念自學校推廣到家庭、社區,大家一起享受幸福的滋味。
圖片提供/新北市永吉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