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大家會打小孩嗎?小孩五歲,每次跟他好好講都無動於衷,怎麼勸都不聽,還愛頂嘴。」類似的提問,總是在媽媽社團裡引起熱烈討論。
「溝通無效當然要打!」「打了才會記住!」「功課不會不打,但品性不好一定揍!」「通常是講過三次以上還不聽才打」、「打,但打完要確認孩子知道錯在哪裡」、「打,但是過了九歲最好就別打了」......支持可以打小孩論點的人,強調許多動手的「前提」與「原則」,背後仍源於對孩子的愛,他們同時也憂慮著,若今日不採取積極管教,日後將會被視為「不盡責的父母」。
而反對打小孩的家長,則提供各式各樣的處罰方案,多半是懲罰性的隔離與剝奪特權,例如:罰站、罰蹲、禁止看電視或禁止玩手機等。
沒有父母天生喜歡打罵小孩,但因為欠缺更好的方法,以至於多數人仍寧可採取最熟悉、最快速,又或者是自己唯一知道的方法—懲罰,來教養我們的下一代。
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的「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又稱正面管教),強調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的教育法則,提供跳脫傳統行為學派,以外在動機來改變人們行為的另一種途徑。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書中指出,阿德勒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想要尋求與他人連結的渴望,行為不當的孩子正是內心受挫的孩子,挫折感來自於「沒有歸屬感」的信念,但這樣一個最需要被鼓勵的孩子,往往最少獲得正向支持。換言之,改變行為的最佳途徑必須由內而外,透過鼓勵的內在動力,賦予孩子權力和責任,進而協助他們找回歸屬感與自我價值,改變行為背後的信念。
的確,「正向教養」需要的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首先必須放下對短期成效的追求,放眼於長遠的目標;家長的責任在於教導孩子成為負責任、尊重,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社會成員。懲罰或許能短期見效,但長遠來看,會造成孩子的反抗、報復、表面順服,甚至不再相信自己有價值。
以下綜整《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與《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培訓指南》,提供給家長五大正向教養工具:
正向教養工具1: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
「父母們不知從哪裡得到的瘋狂想法,為了讓孩子遵守規矩,應該先讓他們感覺到羞愧、恥辱,得到教訓後,才會做得更好?」「正向教養」創始者美國教育學博士珍.尼爾森(Jane Nelsen)提出精闢見解:「孩子在感覺良好時,會做得更好,大人也是如此。」
諮商心理師王嘉琪解釋,有時候並不是道理好不好,而是家長與孩子根本沒有處在同個時空,孩子在意的是「當下」想做這件事,而大人關心的是「未來」萬一發生意外怎麼辦?當親子關係間失去連結,再多、再好的道理孩子也聽不進去。
有時候,我們必須先停止處理問題行為本身,透過情感連結,營造親密與信任,療癒彼此的關係;一旦重新連結情感,孩子能感覺被理解、被傾聽時,他才有可能傾聽我們說的話。
正向教養工具2:建立彼此的「積極暫停區」
試想,今天你與另一半吵架,對方對你說:「我不喜歡你的行為,現在回到你的房間冷靜,直到你有更好的表現。」此時,你會做何感想?會覺得「這實在太有幫助了,我感受到鼓勵並擁有自信,迫不及待要做更好嗎?」相信不太可能。過去大人最常使用的隔離冷靜法,屬於「懲罰性暫停」。「積極暫停」目的則在協助孩子找到一個讓他們感覺更好的場所,獲得自我調節,而非一個受苦與反省作為的地方。
不妨在孩子心情好時,與他一起建立專屬的「積極暫停區」,讓孩子決定這個區域要設在房間或是家中哪一個角落?以及決定這個區域的擺設,可以放心愛的娃娃、繪本或畫具等,甚至請他為這個區域取一個特別的名字。
當孩子受情緒困擾時,詢問他:「如果去_____區,對你有幫助嗎?」或邀請他到這個空間畫畫、閱讀繪本、玩玩具,幫助自己平撫情緒。更重要的是,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需要我,我會陪著你一起去。」當然,有時大人比小孩更需要這個冷靜的空間。當我們自己感覺快爆炸時,主動跟孩子說,我需要去我的「積極暫停區」一下,等情緒平復後,再來討論如何解決問題。
正向教養工具3:讓孩子參與
不要老是告訴孩子應該去做什麼,而要找到方法讓孩子思考並參與解決方案,他們會願意做得更好。對三到六歲的孩子,提供「有限的選擇」及「給孩子幫助你的機會」,通常更容易獲得他們的合作。
「有限的選擇」,讓孩子感覺被賦予權力,例如:「地板上有些玩具,你願意和我一起撿起來,還是你自己撿?」要確保這些選擇都是孩子年紀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且也是大人樂意接受的。當孩子想做別的事情時,可以說:「這不是其中的選擇,你可以在A和B之間選擇。」
此外,孩子通常對一個「必須服從的命令」容易心生抗拒,但對於一個「請求的協助」會較願意做出愉快的回應。例如:催促孩子快點上車都不願意配合,換個方式說:「我需要你的協助,你願意幫我把車鑰匙拿到車那裡嗎?」又或者是運用我們的幽默感與創造力,將容易演變成權力之爭的事情變成一場遊戲,例如說:「我們來比賽看看,誰先到媽媽的車那裡?」就能化解不少親子衝突。
正向教養工具4:一同建立日常慣例表
學齡前幼兒學習的最佳方式就是不斷重複與建立規律性,帶孩子建立日常慣例表,也有助於終結每日的催促與拖拉之爭。每一件反覆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建立慣例表,例如:上學的慣例表。帶孩子腦力激盪從起床到出門上學前需要做哪些事情,決定每件事情的先後順序與時間。家長可以拍下孩子做每件事情的照片,並貼在事情的旁邊,或請孩子裝飾自己的慣例表。必須將慣例表張貼在家中明顯處,當他不知道該做什麼事情時,請他看看:「慣例表上,接下來該做什麼事情?」
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資深導師、臺灣亞和心理諮商與訓練中心院長姚以婷表示,當孩子對製作慣例表的參與度愈高時,愈會願意配合執行,這也是讓孩子從小學會管理時間與生活的好方法。此外,要記得,這是孩子的慣例表,不是大人的;家長應該讓孩子體驗依循慣例表後所獲得的內在成就感,遠比提供各種集點獎賞來得更有效。
正向教養工具5:鼓勵而非讚美孩子
鼓勵和讚美間有著微妙差異,卻可以改變孩子的觀點。舉例來說,當我們稱讚孩子考試成績優異時,與其說:「你考到一百分,我非常以你為榮(讚美)。」不如試著說:「恭喜!你很努力,值得這個分數(鼓勵)。」讚美指向的是結果,而且往往是以大人角度出發,唯有達成父母的期待才值得被肯定,容易讓孩子成為「取悅者」;鼓勵則看待付出的努力和過程,是以孩子為中心,無論能否獲得好結果,只要積極參加過程,就值得被看重,能驅使孩子自我肯定。
「讚美孩子並沒有錯,但要小心不要總是只給讚美,」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高級導師謝麗爾.歐文(Cheryl Erwin)比喻,讚美好比垃圾食物,容易上癮,長久下來不僅造成虛胖,也危及健康;但鼓勵卻像是維他命,才能真正補充營養。
她也建議家長,多練習下面三種鼓勵孩子的對話:
1.描述性的鼓勵:我注意到╱我發現______________。
例如:我注意╱我發現到你今天穿了新鞋子。
這是最簡單,卻也是最常被忘記的鼓勵,不一定要帶入個人的評價,也不一定要刻意講什麼好聽的話,單純是讓孩子感受到他被看見了,有人注意到他的不一樣,就能建立連結。
2.感謝式的鼓勵:感謝你╱謝謝你的________________。
例如:感謝你╱謝謝你剛剛自己玩,讓媽媽可以早點把事情完成。
有時,對孩子表達具體的感謝就是最好的鼓勵方式,不一定非得要給獎品。
3.授權式的鼓勵:我相信你會_________。
例如:我相信你自己會找到方法做得更好。
這種賦予力量的鼓勵,會讓孩子感受到更有力量。
事實上,天底下沒有哪一種教養工具在所有時候或對每一個小孩都管用,我們必須在自己的教養工具箱中多裝一些健康的、非懲罰性的工具,有助於日後在面對孩子的各種挑戰時,能先沉住氣,做出正確的決定。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害怕孩子犯錯,視犯錯為最好的學習機會。許多錯誤的發生,歸因於我們沒有花時間訓練與鼓勵改善,只在激發對抗。孩子需要在安全的環境中,從錯誤中學習,才能真正學到不完美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