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生命因愛而孕育成長,生活因愛而多彩多姿。愛豐富了教師的生活和生命力,也激發了學生的感動心。愛使教師覺得教學更加有趣,也讓學生覺得學習倍感生動。有了愛,即使在困厄的環境中,學生的人格還是會健全的發展,失去了愛,雖然處在富裕的境遇裡,心靈不免凋零枯萎。因此,教育是讓學生自我肯定和實現,當其感到失望與無助時,給他愛的指引,讓他充滿信心與活力,不斷學習和成長。
今天的教育,呈現了許多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加以探討,不外乎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去愛學生,或者我們的愛出了問題。真正的愛是能夠啟發學生心智的成長,培養其人格健全的發展。若身為教師,不管學生成長的背景,一味地要求學生照自己的方式或目標去做,對學生所說的、所做的,都是以教師自我中心出發,而未考慮學生的處境和需要,這樣的愛,不但無法幫助學生成長,反而容易造成學生心靈的封閉。
貳、發揮教育愛,燃亮學生心靈世界的光明
德國教育家斯普朗格(Edward Spranger)曾說:「只有在愛的環境裡,教育才能成功,才能真正影響人的內心。當老師與學生相處時,愛的力量會透過互動和情感發出光芒!」因此,只要老師有愛心與耐心,不斷地用心雕鑿,學生可能就會變成一顆璀璨的鑽石。茲將教育愛的重要理念略述如下:
一、多付出一份真心的愛與關懷
每個學生都希望被關心、接納、尊重與肯定,而不喜歡被疏離、嘲笑、譏評與否定,只要老師有愛心,耐心,且肯用心,就可以將駑馬變成千里馬,頑劣的學生也可能變成璞玉。
二、在日常生活中發覺學生的亮點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學生犯錯時,不要當眾指責他、羞辱他,而要循循善誘,幫助其自我成長,畢竟有「弦月之憾」,才有「滿月之美」。多去發覺學生生命中的亮點,藉此鼓勵他、讚美他,讓他的生命亮點發出能量與光輝。
三、深入瞭解學生犯錯真正的原因
當學生犯錯時,打罵或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最快方法,但這種方法絕不能讓學生真誠地反省與悔改。因此,身為老師要「克服急躁,學習耐煩。」當學生犯錯時,從多方面去思考,是不是有什麼挫折?會不會有生理上的疾病?譬如有挫折感的學生,可能是父母不和、離婚,或在家裡受到歧視、虐待,也可能是被同學譏評、嘲笑,此時,老師應深入瞭解其原因,並加以正向的引導。至於生理上有疾病的學生所產生的不當行為,應儘速聯絡家長帶他到醫院看心理門診。最近,我從醫學新知得到這方面的知識,在此提供給老師們作參考。
(一)腦下垂體發育不平衡的學生:有這種疾病的男生,對自己本身的行為無法控制,他會做出一些奇怪、不雅的動作,例如當同學走過來時,他故意把腳伸出,讓同學絆倒在地上。有時候會掀女生的裙子或摸女生的屁股。
(二)黏多醣症的學生:這樣的學生通常個子矮小,心理自卑而覺得處處比不上別人,在公共場合不敢開口說話。
(三)土烈症候群的學生:這類學生會有搖頭晃腦、擠眉弄眼、好動、尖叫等現象。
四、有教無類,循循善誘
德國教育家斯普朗格(Edward Spranger)曾說:「教育是一種只想幫助受教對象人格與知識成長的感情,教育愛是無條件的,是基於『以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價值引導。」因此,老師喜歡好學生,這是人之常情,但對於頑劣、不聽話、個性倔強、做錯事死不認錯、愛頂嘴、態度不佳或駑鈍的學生,更要用愛心去感化、引導他們,使他們的氣質改變,人格健全發展,這才是有教無類的真諦。
五、因材施教,啟迪學生
孔子在日常教學中總是因勢利導,針對弟子的個性而有不同的啟迪。例如有一次子路問道:「聽到一件合於義理的事,就該立即去做嗎?」孔子說:「還有父兄在上,怎麼可以聽到就去做呢?」冉有問道:「聽到一件合於義理的事,就該立即去做嗎?」孔子說:「是的,應該就去做!」當時,公西華的心理感到很疑惑,子路與冉有問同樣一個問題,但孔子給予兩人不同的答覆,公西華就請問孔子,道理何在?孔子說:「子路好勇勝人,故教他請示父兄以抑制他退讓一些;冉有做事懦弱、謙讓退縮,所以鼓勵他勇於實行。」弟子向孔子請教相同的問題,但所獲得的答覆卻因人而異,此乃因材施教最佳的事例。
六、老師要有民主化的性格
在論語子路篇有這樣一句話,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裡「君子和而不同」一詞,意謂君子做事可和衷共濟,而所見不必相同,亦即君子為人和合而有容納異見的雅量。老子道德經上有一段話:「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所謂「長而不宰」,乃指為人師者,宜幫助學生培養成熟的思想,擁有自己的見解,具有獨立思考與批判的能力,而不應以老師個人的觀點去宰制學生的想法,多讓學生表達個人的意見,這就是民主的風度。
參、展現師生情,使學生感受到師愛和溫暖
身為一位教師必須體認師生之情誼以愛為基礎,愛能溫暖學生的心,使他們在愛的園地裡溫馨成長。愛豐富了教師的生涯,使其瞭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因此,愛能使教師滿懷熱忱,不斷綻放著光與熱。以下就我個人對於師生情誼所見之實例,列舉如下:
一、老師為學生墊付學雜費,學生感恩在心頭
民國七十年,我服務於本市一所私立高職,當時有一名朱姓學生,因家庭經濟的關係,無法繳交註冊費用,包括學雜費、書籍費、交通費等款項,總計大約八千元左右,所以她就到校辦理休學。那個時候,我勸她繼續就讀,既然讀到高三,中途辦休學,未免太可惜了,所以隔天我就拿八千元給該生辦理註冊。事隔十二年後,也就是民國八十二年的夏天某一個晚上,該生帶著八千元到我家來頻頻向我道謝。其實我也忘了借錢給她註冊這件事,後來她述及往事,才喚起我的回憶。當時我的原意是打算把該款額幫忙她,不用歸還,但是該生認為她現在已有了經濟能力,就應該把錢還給老師,讓老師可以再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二、學生的母親病危,老師遠赴他鄉為其母取藥
民國七十九年,我仍在本市一所私立高職服務,當時有一名卓姓學生,她的母視已是癌症末期,醫生告訴她的家人說,我們已經盡了力,然而妳的母視已是癌症末期,再治療也是無效,你們家人要有心理準備。當時,這位學生聽了之後,感到傷心不已,潸然淚下。不過該生告訴我,她聽親戚說,雲林縣有某一個村鎮,有治療癌症的秘方,所以我就在六月的某一天下班後,我照著該生給我的地址去幫她母視取藥,回到高雄已是晚上十一點多了,我連忙把藥送到該生家中。後來她的母親還是與世長辭,不過她告訴我她永遠感念老師這份關愛之情。
三、學生的父親去世,老師陪學生為父守靈
民國八十年,當時我服務的私立高職,有一名朱姓老師,她班上有一名學生的父親過世,該生的母親幾年前就離開人間,家裡只留下這名學生及她的兩個弟妹,就在那個時候,該名朱姓老師每天晚上陪著這名學生為父守靈,直到她的父親舉行告別式為止。
四、老師收集畢業生的校服及運動服,提供給清寒的新生
當我在私立高職服務期間,每年五月初到六月上旬,我都會調查有哪些畢業生,願意將校服及運動服捐出來給家境清寒的新生,俟畢業典禮之後,我將這些衣物收集起來,帶回家請我的內人清洗整燙,然後送給經濟狀況不佳的新生,這些曾接受過贈送校服及運動服的學生,雖然一年接一年的畢業了,可是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會打電話向我噓寒問暖。
五、老師到班上每位學生家裡做家庭訪問,表示對學生的關心
民國六十五年到六十八年,我在私立高職擔任電子科輪調式建教合作甲、乙兩班的導師,當時甲班有48名學生,乙班有47名學生,每一個月實施廠校輪調一次,這些學生來自高雄縣的內門、旗山、美濃、大樹、岡山、大寮、林園及高雄市區。當時兩班合計95名學生,我利用假日或下班時間,騎著一部中古的機車,到每位學生家裡做家庭訪問,說幾句鼓勵的話,並表示對學生的關心,如今回憶起來,是多麼甜美的一件事。雖然這些學生已從高職畢業二十五年了,有空都還會記得打電話向我問候請安。
肆、結語
教育需要愛,因為愛能產生一種光與熱,照亮學生的心,給他們信心與活力。今天教育上最需要的不是硬體設備,也不是經費的問題,最需要的是老師要有教育愛,有了教育愛,才有令人感動的師生情誼。學生可能因為老師的一句話,或一個肯定、鼓勵的眼神而得到成長的機會。
有一天,當我們即將退休,或者到了晚年,甚至走到生命終點時,我們回首前塵,檢視自己教育生涯裡,是否用教育愛啟發學生的心智,溫暖他們的心靈,使他們的生命充滿了喜悅、信心與活力,然後無愧地說,我不虛度此生。最後,我要強調一句話:「教育是一種志業,無代價的奉獻是最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