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幾歲 爸媽的愛不會變

「天冷了,多穿點衣服。」「知道啦!我都幾歲了!還把我當小孩看!」這種對話你我一點也不陌生。當孩子長大,父母一方面欣喜責任減輕,卻也難掩不再被需要的失落。如何重新認識長大的孩子,甚至用自己的人生經驗扶他一把?作家小野vs.兒子李中,精神科醫師李慧玟vs.兒子張為智、張庭榮的故事, 照見兩代之間的愛。「天冷了,多穿點衣服。」「知道啦!我都幾歲了!還把我當小孩看!」這種對話你我一點也不陌生。當孩子長大,父母一方面欣喜責任減輕,卻也難掩不再被需要的失落。如何重新認識長大的孩子,甚至用自己的人生經驗扶他一把?作家小野vs.兒子李中,精神科醫師李慧玟vs.兒子張為智、張庭榮的故事, 照見兩代之間的愛。「天冷了,多穿點衣服。」「知道啦!我都幾歲了!還把我當小孩看!」這種對話你我一點也不陌生。當孩子長大,父母一方面欣喜責任減輕,卻也難掩不再被需要的失落。如何重新認識長大的孩子,甚至用自己的人生經驗扶他一把?作家小野vs.兒子李中,精神科醫師李慧玟vs.兒子張為智、張庭榮的故事, 照見兩代之間的愛。「天冷了,多穿點衣服。」「知道啦!我都幾歲了!還把我當小孩看!」這種對話你我一點也不陌生。當孩子長大,父母一方面欣喜責任減輕,卻也難掩不再被需要的失落。如何重新認識長大的孩子,甚至用自己的人生經驗扶他一把?作家小野vs.兒子李中,精神科醫師李慧玟vs.兒子張為智、張庭榮的故事, 照見兩代之間的愛。

美國一位音樂製作人曾描寫他跟歌手,也是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布.狄倫(Bob Dylan)與狄倫母親一起用餐的畫面:

跟狄倫和他媽坐在一起,我嚇一跳:詩人變成小乖。
「你沒好好吃飯,小巴布,」狄倫媽媽說。
「拜託,媽,你讓我很尷尬。」
「你午餐就沒吃,你瘦得皮包骨了。」
「我在吃啊,媽,我在吃。」
「你還沒謝謝製作人請我們吃晚餐。」
「謝謝。」
「嘴裡有東西怎麼講話,他根本聽不懂。」
「他聽懂啦,」狄倫有點帶刺地回答。
「別不乖,小巴布。」

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然而成年兒女常常並不想永遠被當成孩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李慧玟說,父母對子女的關心,不同階段要用不同的方法及態度,孩子還小,吃喝拉撒睡、穿衣洗澡父母都要顧;進入求學階段,她認為是孩子學習責任的開始,她會要求孩子完成學校、老師要求的事。「你是什麼身分,就做什麼事。不管做出來結果好不好,起碼要盡力完成。」

隨著年歲增長,不妨放手讓孩子自己決定一些事,比如想念的學校與科系、想做的工作,父母退居二線,扮演諮商、支持的角色。

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兼任教授王淑俐說,孩子成年後跟父母還有得聊,其實基礎來自從小到大良好的親子關係,「不管幾歲,永遠可以聊天。」她的兒子已30歲並結婚,但母子每週還是會通電話2、3次,兒子每兩週回家一趟,每個月全家一起爬山,一面健身,一面聊天。

她說,父母通常最關心成年兒女兩件事:工作及婚姻,然而孩子往往自有主張。「父母適度關心就好,不要介入、控制。」

她認為,父母跟成年兒女需要各自的生活空間。兒子結婚時她曾邀兒子、媳婦同住,但兒子婉拒了,他希望父母自主安排生活,不必再為孩子操心。王淑俐並沒有因為被拒而失落,也覺得保持適當距離、各有各的生活空間是好的。

李中拍電影《青田街一號》時,小野刻意兩年都不去片場看兒子,怕他有壓力,直到最後一天要殺青了才趕到,一面開心看兒子執導好神氣,一面卻心裡剉剉的,「這麼多工作人員,萬一賣不好,豈不是要賠更多!」但他都沒有說出來。

「我得刻意讓他自己建立自己的世界。我刻意不要站在他前面擋了他。」

兩代互愛、互信,也許有些老爸老媽的口比較拙,心思較不善表達,但成年兒女只要用心想想,終究還是明白。

小野的媽媽話很少,只是做牛做馬般地照顧全家人的生活細節。他40多歲有一天回媽媽的家住一晚,第二天出門前,媽媽卻叨了一句「加件毛衣,天涼了」。

小野很驚訝,難道她看穿他有心事卻不點破?如今媽媽已不在人間,「想來特別懷念。」

不管你現在幾歲,老爸老媽給你的愛不會變,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