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鋒:小學四年級就沒讀書,失敗了,我連字都不會寫,還能幹嘛?
穿上52號球衣的陳金鋒,在世大運驚天一擊,點燃聖火引爆序幕高潮。他是台灣第一位站上美國職棒的棒球手,也是中華隊的「永遠第四棒」,人稱「鋒哥」,但在陳金鋒生命前半段中,棒球幾乎占滿了生活的全部,回首過去,陳金鋒如何看待棒球跟學習呢?
如果把棒球從陳金鋒的生命中抽離,第一個可能是,出現一個蠻力無窮的流氓。第二個可能是,一個機車修理黑手。如果,假設有第三種可能,才有可能看到一個會讀書的陳金鋒。
陳金鋒生命前半段中,棒球幾乎占滿了生活的全部,沒有成為流氓、黑手,卻有點像是社會文盲,生活的大部分都是棒球,以及和棒球有關的人、事、物。很多事情,是無法預測的。身邊的人,如果都沒有好好讀書,大家想法又都差不多,混在一起,就很可能變成流氓,或是,當個鄉下地方的黑手修車師傅。當年若四處鬼混,可能認識的人就會不一樣,也可能在不同的社會結構中誤入歧途。
進入少棒隊前,課本對陳金鋒早就沒有吸引力。正確的說法是,小學四年級之後,他就沒有再念書了,因為每天都在球場。
每天都泡在棒球場,至少五、 六小時,那時候還有夜訓,從眼睛睜開,到再進入夢鄉,幾乎天天都在做相同的事。也不知道這是誰的期待,不清楚是為了誰才這樣做。更不清楚,這是真的愛打棒球嗎?
那不是一般的小學生所能體會的。少棒隊的學生球員,只剩下「球員」的角色,「學生」的角色被強大的影子所掩蓋。
進了球隊之後,唸書對大家的意義,就是有個交代就好,不幸遇到考試,「作弊啊。」見到考卷,要不是都不會寫,當然就是簽個名交卷,再不然,有人就抄歌詞。
台灣,都希望棒球隊打冠軍,棒球在這個大框架下,教練是執行者,他必須要拿出帶隊成績,必然全力付出。舊時代的思想是,靠著讓小孩天天苦練,苦練出強棒,出國比賽為國爭光,拿冠軍。
因為大人們的期待,加諸在小孩身上,所以「台灣的少棒,有一段時間是很可憐的。」這些做法對不對,見仁見智,但是「小孩子身上,帶著壓力」等於是家長們的期待,加上教練的期待,剝奪了孩子的自由與快樂。
「你看到台灣(打棒球)的小朋友,他們臉上是很痛苦的,就是剝奪了他們的樂趣。」
只打棒球,不讀書,「這個賭注很大啊」,大到只能贏不能輸的地步。因為家長把孩子所有學習的機會都押上去了,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失敗了,你連字都不會寫,你還能幹嘛?
「只打球,沒有讀書,你是什麼?應該是什麼都沒有」。
「可是,美國那些打棒球的小朋友,他們是很快樂地在學習。」棒球是生活教育的一種,同時間還有其他的運動可以選擇。生活教育也不是只有輸贏,而是體會在球場上如何和其他小朋友合作,又如何靠團體合作,與另一支球隊競爭。
小朋友,就讓他去喜歡這個運動,用棒球帶動他運動的習慣,棒球,只是他在所有運動中的一種選項,而不是唯一的選項。為什麼一定要讓他們拿冠軍,為國爭光?這就像是給他們扣了一頂大帽子,你覺得他們會快樂嗎?
小時候從少棒到青少棒、青棒,差不多九年的時間,全是棒球,沒有課業,或是輕忽課業,當年「我沒有選擇,也不懂什麼叫做『選擇』,就這樣一直打球,打到退休。」
不知不覺就戴上了這頂大帽子,這頂帽子幾乎戴了整個棒球生涯。慢慢長大、成熟了,到了職業隊後回頭看,「奇怪,為什麼小朋友都要這樣過?」
拚了命地練球,所有時間都在練球,「難道你練球,就不能讓他感覺快樂?難道你不能在練球過程中,讓他產生興趣?」
小朋友來,是學習打棒球,而不是規定他來了棒球隊,指定他什麼時間去做什麼事。就像小朋友通常愛看卡通,但你讓他一直看、一直看,有一天他會膩,會問你「為什麼又要看卡通?」他從卡通中再也找不到樂趣。
「我是到了國外,才慢慢開始看書。」再拿起書本,是有目的的,「我向林華韋老師借了心理學相關的書,因為那些在比賽中用得到」。
後來慢慢覺得,每天若是能看一點書,就都是一種學習,看書變成一種時空變化,讓你每天去學習不同的東西。我們從小沒有學習過扎實的基礎學科,就由重新看書開始,找回從前失去的讀書樂趣。
讀書的樂趣,曾經被棒球的強大影子遮蓋住,現在長大了,棒球才不再成為生命及生活的全部。
現在的社會,不是在學校讀很多書就有用,或是不讀書就沒有用。只要有心,任何時間想讀書,都可以開始,只要願意花時間。
台灣教育系統對於學生棒球員的培養,是否可以讓他們在該完成基礎學業時,有充足時間及品質完成學業,而不要等他們到了40歲,才去完成他想完成的,或是重新去學習他們本該在小時候就應該學的東西?
教育制度的設計,應該讓打棒球的小朋友和一般孩子一樣,至少完成基礎學業。至於有沒有讀到書、你想不想學,那是因人而異。你失去接受基礎教育的機會,錯過了,就來不及了。
自少棒時期,小學四年級起就沒有念到書了,到了高中就更不可能對念書產生興趣,「對我們來說,就是來不及了。」
高中畢業後,有兩條路。一是可以打社會業餘球隊,馬上有錢可以賺。另一條路是可以保送上大學,不用考試。既然如此,高中時期每天上午進教室上課,為什麼還要抄筆記?為什麼還要念書?
兩條路都不需要你有特別的知識基礎,那誰還要念書呢?保送上大學,又是「到有棒球隊的大學就讀,但他們從小就和我一樣沒有念書,還會想要拿起書本讀書嗎?我不知道。」
回到少棒球員的訓練。「才小學,你要他打得多好?」好比是小學生,你都要他考一百分,「可是我問你,到最後,那些一百分的用意在哪裡?」
為什麼要考一百分?是父母親期望的一百分?還是他自己快樂學習後得到的一百分? 這兩種是不一樣的。
在國外,小孩子打棒球沒有「為國爭光」的壓力,他們不會被壓縮在一個空間、僅在這個狹小空間成長,他們的思考能力不會因為空間拘束而受限。在美國,可以學習很多運動,足球、棒球、籃球,他們都會學習。他們不斷接觸、接觸、接觸,就會發現自己適合哪一種運動。
台灣就是單一選項,只有這個,沒有其他。外界把小朋友當成職業選手般看待,這是培養他把棒球當職業。「這樣好嗎? 我不知道」。
壓抑下的成長環境中,小朋友從小被規定「你要幹嘛、幹嘛,或是,你要為我做這個、做那個」。為了父母,考試一定要考一百分,為了教練,比賽一定要拿冠軍。
美國職棒許多美國本土選手都是大學畢業,多明尼加來的,高中沒畢業就來打職棒,但若是他們沒有機會上大聯盟,就回家。若是想把打棒球當成工作,那就是一種生存方法,所以,一旦覺得沒有機會上大聯盟,他們會馬上打算離開,因為他們已經完成了他們該完成的夢想追逐之路。
棒球的夢想沒有實現,那又怎樣,還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終於,台灣也有社區型態的棒球隊。父母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如果父母親讓孩子來學習棒球,很OK啊,如果是要來當國手,「太早了吧」。「當國手幹嘛?」、「又不能幹嘛?」
打棒球,只是一個過程,父母親讓孩子覺得有興趣,才是重點,不然,就是被強迫的而已。
「父母親強迫小朋友們,變成父母親想要孩子變成的樣子」,那不是孩子們自己想要做這件事(打棒球)。
你把一顆籃球放在水桶裡,籃球和水原本是可以服貼著,但你若是一隻手把籃球壓到水面下,籃球就會到處跑;你兩隻手一起加壓,或許籃球待在水裡的時間長一點,你手一放開,籃球反而彈得更高,「那籃球,就像是小朋友,只是你一直壓著它,勉強鑽進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