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5_熱荔枝
雖然上週五有請孩子們利用時間完成生字習寫本,留待今天補上形近字即可交出,但是仍有不少人當耳邊風,或者忙於其他事情就無暇先寫,所以今天處理完生字詞和形近字造詞之後,就沒辦法收過來批改。
進入課文講解之前,先帶孩子們練習一下審題,不是從題目去預測課文內容,而是在閱讀課文之後,回頭審視題目的意思何在。首先請每個人在課文題目上面做自己的切分,寫上切分後字詞的意思,思考組合起來會是什麼意思,最後想想作者用這個題目想傳達什麼意思。呵,連續的幾個意思,孩子們說好像在繞口令。
接著,安排好分享的順序,讓每個人都向組員說說自己的想法。全部都說過之後,才請他們拿出小白板,將覺得最好的說法寫下來,寫完貼上黑板,推舉一人上台說給全班聽。全部說完後,一一檢視說明並給分,最後在黑板上歸納孩子們的看法:
熱表示溫度和口感,荔枝吃起來會是熱的,原因來自作者掌心的溫度,這也是會引起好奇的點:為什麼作者要把荔枝握在掌心一整天?而答案就在底下的荔枝。紅皮白肉的水果是作者長眼睛以來從未見過,是作者大哥特地在返鄉時帶回來的奇珍,他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水果,捨不得吃也不知道該怎麼吃。作者選用熱荔枝做為題目,應該是當讀者看到時,會好奇因為平常吃起來都是涼的荔枝,為什麼會是熱的?因為產生好奇,進而吸引讀者去閱讀。
對課文題目有了初步的瞭解後,讓孩子們討論該如何區分出意義段。在第一、二課還不強調意義段,但是,考慮到未來會面對的長篇文章,如果仍舊以自然段來理解課文,似乎會慢了些,所以,該是練習運用意義段來理解的時候了。
在孩子們討論的時候,拉把椅子遊走於各組,聽聽他們的討論,看看他們寫下的標題和大意,引導從其他角度思考,提問問題刺激想法,在不過度干涉的前提下,讓他們可以更順利產出討論結果。下課前帶著一起檢視,點出問題也給予加分鼓勵,最後交代回家作業,繪製本課心智圖和完成基礎架構題。
20180306_熱荔枝
↑↑↑ 仍需補救教學的孩子,可卻已能掌握文章重點,三個主要關鍵詞為討論出的共識,第二層次要關鍵詞,在第一分支如實呈現前三段描寫第一次吃到荔枝、大哥特地帶回來和荔枝粗粗紅紅的特徵;第二分支裡第四段的供桌以及第五段不知如何吃,也捉得很好;第三分支把荔枝肉是熱的,阿洛提出畢業旅行去參觀荔枝樹寫了出來。簡單的圖像,卻具體且完整表達出文章架構,誰能說她沒有進步呢?
↑↑↑ 另一個需要補救教學的孩子,心智圖雖然完整性有待加強,但是,願意試著去嘗試的精神與表現,值得讚賞與鼓勵。
↑↑↑ 這學期,第一個心智圖領到10G的孩子,如果加上感想,實得13G。特別的地方,在他不只將文章架構與細節寫出,也將他對文章的理解註記在連結補充處(打星號的地方)。配合感想一起閱讀,已經有達到預期引導出讀者觀點的樣子,呵,看得我內心澎湃不已!
20180307_熱荔枝
基礎架構題和文意挑戰題之間,帶孩子們再進行一次更深入的文意探究。
借用他們找出的主要關鍵詞為標題,將課文區分為三個意義段,分別是「初見荔枝」、「拿到荔枝」和「品嘗荔枝」,恰好也是這件事情的起頭、經過和結尾。除了第一段作者自述是在小學五年級第一次吃到荔枝,時間為現在之外,其他段落都是憶往的過去。
「初見荔枝」由自然段第一段到第三段構成,分別提及第一次吃到的時間點,大哥帶回很少有人見過的荔枝,以生活裡常見水果來比較,描述出長眼睛沒見過的荔枝。連續三段從簡略述寫到詳細描寫,強調作者初見荔枝時的興奮心情。
「拿到荔枝」則是由自然段第四段和第五段組成,分別寫出荔枝這珍果被擺在供桌,讓聞風而來的左鄰右舍輪番看過一回後,再公開享用,作者家族一人一顆,鄰居一家一顆,有人有份,公平。也以連績問句表現出作者拿不定主意的煩惱心情,隱隱透露出對荔枝珍惜與捨不得吃的感受。
最後的「品嘗荔枝」則是第六段單獨構成,描寫作者和三位好友分享這命運坎坷的荔枝,吃得仔細也品嘗得很滿意。最後,以阿洛的話做結尾,那被作者握在掌心一整天,熱果肉引起他的好奇,提議要在畢業旅行去參觀荔枝樹。這參觀應該是藉口,實際上大概如同孩子們寫的,只是期待要去大快朵頤一番而已吧!
不論實際情形是否真的如此,作者在文末寫出阿洛的話,除了描繪出好奇心態之外,應該還有著特別用意。從荔枝的熱果肉來思考,這美麗的誤會,也許是因為阿洛不知道作者握了一整天,所以在吃到時才會感到驚訝與好奇,沒想到這長眼睛沒見過的水果竟然如此特別呀!呵呵,寫出這看似孤陋寡聞的話語,其實只是想藉著這稀奇且難忘的有趣經驗,讓讀者在閱讀時感受到莞爾一笑的趣味性吧!
結束文意探究後,帶孩子們發現文意挑戰題答案的藏身之處。
第一題:除了「一直到小學五年級才第一次吃到荔枝」、「很少有人見過的荔枝」和「長眼睛沒見過這種粗粗的、紅紅的,聞不出什麼氣味的荔枝」,作者在文章裡還有哪些描述傳達出對「荔枝」這水果的「好奇」呢?
從左鄰右舍聞風趕來,輪番看了一回;從面對秀氣的荔枝,卻拿不定主意該如何「啟齒」;從阿洛的驚訝反應裡,其實不難看到「好奇」的影子。
第二題:熱荔枝的「熱」,除了是因為作者拿不定主意該如何享用荔枝,握在手掌心一整天才使得荔枝肉是熱的,你認為作者特意以「熱荔枝」為題,強調「熱」有什麼特別的用意呢?
在第一次課文講解和基礎架構題討論時,其實已經有談論到這題的答案,所以,只是稍微提醒就帶過去,沒有更多的引導。
第三題:假如你和作者居住在同一個村落裡,而且是當地的報社記者,你覺得這「很少有人見過的荔枝」實在太稀奇了,想寫篇新聞稿來報導,你會如何下筆呢?請運用「小小記者研習營」學到的新聞採訪五字訣「人事時地物」,為作者「長眼睛沒見過」的荔枝寫一篇專題報導吧!
上週末屏東分享時想到的題目,今天趕工加上,不放在空白本裡書寫答案,而是讓孩子們以稿紙紙書寫成一篇作文,下週一繳交。
第四題:「狗不理包子」除了傳達食物的美味,也述說了一個趣味故事;「奶奶的排骨粥」熱氣蒸騰、美味無比,提供身心成長養分,也蘊含祖孫深厚情感記憶的溫馨;「熱荔枝」記錄了童年美味記憶,第一次看到荔枝、品嘗荔枝的有趣經過,仿如歷歷在目。這三篇與食物有關的文章,你最喜歡哪一篇呢?請從「食物描寫」、「人物情感」或者你自訂的項目去比較,將理由詳細寫下來。
讓孩子們去做三篇文章的比較,針對比較項目「食物描寫」和「人物情感」做較仔細的說明與示範,讓他們了解可以如何下筆。只是依過往經驗,講得很清楚,不代表接收端就聽得很明白,呵呵。下課時,已經聽到孩子們在唉聲嘆氣,說著今天會很晚睡的喪氣話。可是,孩子呀,不說都是為你好的話來安慰,只想提醒你,今天是星期三,有一整個下午可以慢慢寫喲!
蛤?什麼有安親班?呃,今天天氣不錯呀!哈哈。
20180308_熱荔枝
20180308_熱荔枝
昨天收回孩子們寫的挑戰題,大致上還行,除了答題方法還需要調整之外,就屬最後一題的比較評估難以發揮,所以,昨天放學後就先在黑板上製表,將第一到三課裡關於「食物描寫」和「人物情感」的文句先行摘錄下,今天就來帶孩子們看看該如何處理這樣的題目。
在食物描寫部分,首先看到「狗不理包子」一課,帶他們再次閱讀課本文字,再次發現作者由外而內寫出包子的特色(外觀),再加上視覺、味覺、觸覺和嗅覺的描寫,呈現出包子的美味。
「奶奶的排骨粥」,作者將排骨粥的作法詳細寫出,除了讓讀者明白使用的食材,更重要的是突顯出奶奶花心思煮粥,所以,這一課的食物描寫不強調食物的味道,反而用作法的詳細描寫,傳達出奶奶的用心和愛,寫出祖孫情的聯繫。最後的「熱荔枝」更特別,因為食物味道不是重點,所以對荔枝的描寫只有簡單的「粗粗的、紅紅的,聞不出什麼氣味」,反而是對荔枝的好奇和後續引發的事情才是重點。
明白了三課各自對食物描寫的方法和用意之後,讓孩子們想想,比較欣賞或接受哪一種寫法,有的說包子的描寫讓他肚子不自覺餓了起來,有的說排骨粥傳達的溫馨讓他感動,也想嘗嘗這道美味無比的粥,當然也有認為還是熱荔枝吸引他,覺得作者將誤認荔枝果肉是熱的糗事,寫得如此有趣,真是太厲害了。
人物情感的部分,受限於時間只能簡單帶過,但是仍試著讓他們看到,「狗不理包子」的文句裡頭,傳達出大家(客人們)對狗子的愛護和支持,就算他忙著做包子,不搭理客人,也無所謂,甚至還幫他取了個有趣店號「狗不理」。開玩笑說,這根本是篇業配文,沒想到竟冷場,因為孩子們不懂那是什麼意思,哈哈哈。
「奶奶的排骨粥」,通篇都有奶奶對作者關懷和愛的表現,也有作者體貼的回應,是三課裡最能打動孩子內心的一課。「熱荔枝」真的是比較特別,文章提到了大哥特別從竹東帶回荔枝,也寫出讓左鄰右舍來觀看並分享荔枝,更寫出與三個好友分享後阿洛那驚奇的發現和令人莞爾的提議,在三課裡頭屬於情感描寫比較細雜的一課,而且多是平常的描述,只是與另兩課最大差別,在拿不定主意品嘗荔枝時,運用了大量的問句來呈現出心情的糾結。提醒孩子們,日後寫作時若是有類似心情想表達,或許可以試著套用這個方法,達到不錯的寫作效果。
語文的美,有時是主觀的體會感受,有時是客觀的比較評估。這三篇課文比較喜歡哪一篇?如果主觀感受無法說得清楚、明白,不妨試試列表來比較一番,或許能夠更言之有理地表達出自己的看法,獲得聆聽者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