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者:劉宇軒
題目 |
針對羽球運動中的步法導致踝關節內翻扭傷之探討 |
||||||||||||||||||||||||
背景說明 (問題背景) |
自己本身從事羽球運動已有十多年之久,試圖想將選手階段所擁有的實務技術轉換為理論性的教學方針,也期望讓自己在羽球的研究領域有所突破,就本文中所探討的主題,也是我長久以來的一個疑惑,當處於選手階段時,踝關節的內翻運動傷害讓我相當苦惱,先前也曾經對新竹師院羽球校隊隊員做過調查,調查中顯示踝關節的受傷的確為羽球運動之中相當頻繁的運動傷害之一(民70,陳世昌),而在許多羽球相關的文獻中,鮮少提到有關對於羽球所造成運動傷害的探討,羽球運動屬於高強度之運動項目之一,其中步法在羽球技術層面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一位優秀的選手不但要有優異的控球能力,還必須具備靈活敏捷的步法,在比賽過程中時常需要展現劇烈的折返能力,來迎擊各種來球,亦或者是爭取擊球的時間,而在反覆來回的折返過程中,經常造成踝關節的受傷,進而影響比賽的成效。 |
||||||||||||||||||||||||
本文宗旨 (研究目的) |
將羽球運動中的步法對於踝關節所造成的內翻運動傷害來做探討,以了解其受傷原因所在。 |
||||||||||||||||||||||||
段落陳述 (研究方法)
段落陳述 (研究方法)
段落陳述 (研究方法) 段落陳述 (研究方法)
|
壹、踝關節的解剖構造 就生理解剖學角度分析,踝關節在人體的關節結構中屬於單軸關節,距骨在踝臼內依橫軸在矢狀面運動,踝關節部位主要由脛骨、腓骨、跟骨及跗骨最上方的距骨所構成,而距骨兩側被脛骨的內踝關節及腓骨的外踝關節所包圍,這就是一般所稱的踝關節(民88,林貴福)。此外,在踝關節外側有前距腓骨韌帶、跟腓韌帶、後距腓骨韌帶,三條韌帶來維繫踝關節的穩固,就踝關節活動的範圍而言,大致上可歸類為背屈、蹠屈、內翻、外翻幾種角度。 貳、羽球運動導致踝關節傷害的類型 踝關節的扭傷種類有許多,本文中就針對羽球運動中的米字步法導致踝關節內翻的急性運動傷害來做探討,其中最容易造成的踝關節內翻動作類型有: (一)腳尖向內下方,而腳掌也向內翻時的踝關節扭傷,所傷及之韌帶則為水平走向的「前距腓骨韌帶」。 (二)腳尖往上而腳掌向內翻轉時,常發生「跟腓骨韌帶」和「前距腓骨韌帶」一起受傷,而跟腓骨韌帶的單獨受傷機會相當低,因為從它的位置和韌帶纖維的走向來看,往往在它受傷之前,前距腓骨韌帶就已經先受傷了,所以在羽球運動步法中受傷的機會也極為罕見,此處也就不加以探討(民72,賴金鑫)。 踝關節韌帶在多次扭傷後,韌帶會產生鬆弛的現象,進而容易導致下一次的扭傷情形出現,在醫生的建議下得知,手術開刀可將已經彈性疲乏的韌帶縫合,對運動選手來說是一個比較理想的處理方式(民86,森本哲郎、妻木充法),但手術開刀有一定的風險存在,所以在折衷之下建議以運動繃帶貼紮的方式來固定踝關節的活動性,減少再度扭傷的機率。 參、踝關節內翻傷害之貼紮方法 運動中因腳步著地動作失當,而引起踝關節的受力平衡作用失效,導致環關節的內側或外側韌帶突發的拉張力過大而引起韌帶的過度伸展,因而造成韌帶的損傷,韌帶的扭傷依其作用力的程度大小可區分為三個層級:第一級的扭傷(Strain)為受損的韌帶僅些微的部分發生撕裂的狀態。第二級的扭傷(Sprain)為受損的韌帶大部分發生斷裂的狀態。第三級的扭傷(Avalsion)為受損的韌帶全部斷裂的狀態(民84,李勝雄)。 如不幸的在運動過程之中扭傷了踝關節,在下次運動時,可以運動繃帶來進行貼紮,以預防第二次的運動傷害的產生,貼紮給一般人的印象應皆屬對於預防運動傷害有正面的效果存在,但如果貼紮的方法與時間不當,反而會造成負面的影響,例如運動中踝關節急性扭傷,即使經過貼紮後也不能立即投入運動,以及進行貼紮的最好時機在於運動前三十分鐘到一小時之內,而在運動後的三十分鐘內解開,如果一天需要運動兩次,則應分別貼紮(民86,增田雄一)。因此,貼紮絕非萬能。貼紮的效能大致上有(一)限制踝關節的活動範圍:踝關節的活動如果超過正常的範圍,便會引起扭傷或脫臼,貼紮能將關節的活動範圍限制在正常範圍內。(二)加強韌帶的彈性:當韌帶或肌腱因損傷而失去彈性時,可沿韌帶的走向藉由貼紮來增強其彈性。(三)固定受傷部位:固定受傷關節以防止損傷加重,並可以壓迫(Compression)減輕疼痛、抑制腫脹及內出血。(四)精神上的安慰作用:進行貼紮後,受傷的可能性降低,患者可以安心的從事運動,但經過調查幾位踝關節曾經扭傷過的羽球選手發現,貼紮過久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依賴性,比如扭傷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貼紮固定後,如果韌帶受傷已經痊癒就不宜再繼續使用運動貼紮,以免造成心理上的依賴性感。 貼紮的種類與方法有許多,一次完整的運動貼紮包含多種不同的基本貼紮法,以下就針對踝關節內翻受傷較常使用的基本貼紮法加以說明(民84,李勝雄): (一)基點貼紮(Anchors Tape):基點貼紮是運動貼紮的開始與結束,其目的在於作為貼紮的基準和增強固定力,基點貼紮又可分為開放法和閉鎖法兩種。
(二)U字型貼紮(Stirrups):U字型貼紮為輔助貼紮的一種,主要是用於固定踝關節的活動範圍,又可分為平行法、放射狀法兩種。
(三)馬蹄型貼紮(Horse Shoes):主要用於抑制腳踝的左右旋動作及背屈、蹠屈動作,亦是輔助貼紮的一種。
(四)八字型貼紮(Figure Eight):八字型貼紮主要用於活動範圍較大的關節,如踝關節、肘關節、膝關節、腕關節等處,其功能主要為發揮強大的抑制能力,固定貼紮的關節活動範圍。
(五)足跟鎖定貼紮(Heel Lock):足跟鎖定貼紮是固定踝關節中最強而有力的貼紮法,主要在於抑制踝關節的內外翻動作,效果上比八字型貼紮更為顯著,故常被用於預防踝關節二度扭傷的貼紮,可分為剪斷貼紮法、連續貼紮法、以及與八字型貼紮一起使用的混合法。
(六)環狀貼紮(Circular):主要用於貼紮的收尾,爲了強化其他貼紮法的功能,並加以固定防止脫落。
環狀貼紮 肆、運動貼紮後對於踝關節活動的影響 一般而言,踝關節的正常活動範圍大約在背屈20度、蹠屈50度、內翻30度及外翻15度(民82,賴金鑫),但在踝關節經過單次足跟鎖定貼紮後,關節活動度方面,左右腳不管在背屈、蹠屈、內翻及外翻等各方面上,都有顯著受到限制的影響,而限制的幅度又以背屈方向角度減少約60~64%度為最大,外翻方向則減少33~35%次之,內翻與蹠屈兩方向角度減少都在14~16%最小(民87,吳典諭),而單次足跟鎖定貼紮又為踝關節基本貼紮的一種,所以根據以上研究顯示,運動貼紮確實能限制踝關節的活動範圍,且降低扭傷發生的機率。 |
||||||||||||||||||||||||
結語(論) |
伍、結論 經過以上的探討後,運動貼紮對於預防踝關節的扭傷,實屬正面增強效能,但是羽球運動中的步法需要敏捷的動作展現,一方面希望能夠預防踝關節的扭傷,另一方面卻又深怕運動貼紮限制踝關節的活動範圍後,會導致敏捷能力降低,因此,令我浮現『運動貼紮該貼多少?』這個疑惑,且現今市面上充斥不同類型的運動繃帶,其張力與黏性皆有差異。本篇文章中,僅止於探討羽球運動中的步法導致踝關節扭傷的部分,期望能再充實更多相關方面的學術知識,以盼日後能就運動傷害的議題做更詳盡的撰寫。 |
||||||||||||||||||||||||
參考資料 |
陳世昌,(民70),運動傷害與處理,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林貴福,(民88),人體解剖生理概論,銀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賴金鑫,(民72),運動醫學講座,健康世界雜誌社。 賴金鑫,(民82),運動醫學講座第一輯,健康世界雜誌社。 森本哲郎、妻木充法,(民86),運動傷害的預防與對策,禾揚健康叢書。 李勝雄,(民84),田徑運動傷害急救與防護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增田雄一,(民86),運動傷害急救手冊,漢湘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典諭,(民87),單次鎖跟貼紮法對羽球選手踝關節功能的影響,師大體研所碩博士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