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6_有錢人可能很窮_到鄉下體會貧窮
從提問開始這一課。
問:故事裡的主角是誰?
答:富商和他的兒子。
問: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答:富商送他的兒子到鄉下去體會什麼是貧窮。
問:為什麼富商要送兒子去體會貧窮?
答:希望他的兒子能懂得感恩惜福。
問:所以,富商認為鄉下朋友和他比起來是……?
答:比較貧窮的。
問:富商兒子回來後,知道什麼是貧窮了嗎?
答:知道。
問:富商兒子用什麼方法回答富商呢?
答:他比較原來的生活與在鄉下的生活。
在黑板寫下「比較」。
問:以自然段來看,課文從第幾段到第幾段是在描述「比較」這件事?
答:從第六段到到第十二段。(畫出數線並標示出6和12)
問:這幾段在比較什麼呢?
答:比誰比較富有。
在「比較」上面寫下「中」。
問:如果「比較」是在課文的中間,根據敘事的三步驟「起頭、經過和結尾」,就會出現有前和後。(寫下前、後和三步驟)請問,第六到十二段是「比較」,第一到五段會是什麼?
答:(經過一陣討論)是比較的原因。
問:有比較的原因和過程,最後就會是?
答:比較的結果。
分別將討論的結果記寫下來,完成數線以上部分,帶孩子們回到課文。
問:為什麼富商的兒子會比較起原本的生活和在鄉下的生活?
答:因為富商送他兒子到鄉下體會貧窮。
記寫在「比較的原因」下方。
問:從課文的描述,富商認為鄉下的朋友比較?
答:比較貧窮。(圈起富商並拉線標示)
問:你認為富商認為的貧窮是什麼意思?
答:(一陣討論後)富商認為的貧窮就是沒錢意思。(記寫下)
帶孩子們再回到課文,唸第二到三段。
問:你覺得這部分可以做為文章結尾嗎?
(孩子們陸續點點頭。)
問:如果可以做為文章結尾,為什麼文章不在這裡結束呢?
(孩子們默然無言。)
問:如果文章在這裡結束,你能明白富商兒子如何知道什麼叫做貧窮了嗎?
(孩子們搖搖頭。)
問:所以,加上第四段富商要兒子說說看,是不是就開啟了後續的對話,也展開了富商兒子對兩邊生活的比較?
(孩子們點點頭。)
記寫下「體驗後的對話」等字句。
問:如果有認真看過課文,請問你覺得富商兒子在比較過兩邊的生活後,他認為鄉下生活是貧窮的?還是富有的?
答:富有的。
問:前面提到,大家認為富商對貧窮的定義是「沒錢」,現在看過課文之後,你們認為富商兒子對富有的定義會是什麼?
答:(一陣討論後)富有不等於有錢。
結束對故事起頭的討論,跳過中間的經過,直接討論最後的結果。
問:富商聽了他兒子的答案之後,他有什麼反應?
答:富商啞口無言。(記寫下)
問:你認為「富商啞口無言的反應」傳達出什麼訊息?
答:(一陣討論後)富商沒有辦法反駁兒子的話,發現自己才是貧窮。
引導討論完故事的前因與後果,中間精采的部分就交給孩子們來發揮,帶他們依課文順序,找出比較的項目有哪些,提示他們除了心智圖之外,還可以用哪些方式來呈現比較的過程,明天就要進入繪製心智圖的步驟。是的,這是微調新嘗試的一部分,對原有的流程做了調整,看會有什麼樣的變化,與自己的預期有多少差異,做為日後操作流程調整的依據。
20171207_有錢人可能很窮_到底什麼是貧窮
心智繪圖新微調,在三課自學組與共學組拆開繪圖之後,發覺自學組在繪製過程問題不大,但是,共學組卻真的需要協助,所以,今天的心智繪圖就做了些調整。首先,調整座位,讓每一組都有一或二位自學組;其次,調整任務,自學組只動口不動手,繪圖還是得共學組孩子自己來。
另外,也賦予自學組新任務。自學組的動口並不是提供意見,或是指導共學組如何畫,而是負責「問」。問:為什麼選擇這樣的表現方式?問:選這個關鍵詞的原因是什麼?問:你同意他說的內容嗎?藉由問問題,帶著共學組來繪製心智圖。
在組間巡視時順便直播討論過程,竟然發現兩個彩蛋。第一個出現在孩子練習發表時,旁邊自學組提示「應先……再……」,呵,做了所賦予任務之外的舉動,直接追問自學組孩子「為什麼」,可惜不只是他答不出來,其他也是,就交給他們繼續去思考。這個彩蛋也引發自己的新想法,有了新的提問。
第二個彩蛋出現在另一組,過去直播時正是討論中斷,孩子們看著書本不說話,問了一句「哪裡出了問題」,呵呵,竟然沒有人理我啦!就看著他們認真地看著課文,然後在心智圖上比劃,說出自己的看法,彼此間又展開新的互動。我明白並不是故意裝做沒聽見,而是真的專注在討論之中,很讚,這是我想要的教室風景之一。
看大概都畫得差不多了,將第一個彩蛋激發的提問公布。問:請各組討論一下,你們在課文裡發現了什麼?寫在小白板上再貼到黑板。
每一組寫得都很多,也很不錯,但是,都不是我所預想的方向,寫的內容偏向於心得感想,我要的只是單純的發現。所以,請孩子們領回後,再討論、再寫,哈,第二次出來竟還是一樣。於是,利用今天孩子說的故事來舉例。
在黑板上畫一條線,標示出起頭和結尾。如果,故事有起頭、有結尾,過程卻是平淡的。這故事連孩子們都知道會很無聊。所以,在故事的過程需要選擇一些事物,巧妙的安排進去,豐富故事的內容也增加可看性。
以孩子今天說的故事「藍鬍子」為例。如果,故事就只是從藍鬍子要娶老婆,妹妹答應嫁給他,到兩人從自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結束,哇,真是太無聊了。
可是,如果加了「拒絕」、「招待」、「結婚」、「秘密」、「殺人」和「哥哥」等人事物元素進去,故事就不一樣了。
藍鬍子看上了妹妹,向她求婚,可是妹妹不喜歡藍鬍子的長相就拒絕了他。藍鬍子並沒有因為被拒絕而死心,反而邀請妹妹一家人到他的城堡作客,熱情招待的藍鬍子讓妹妹為之改觀,決定嫁給他。藍鬍子在城堡裡舉辦了盛大的婚禮,結婚後兩人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可是,有一天藍鬍子要出遠門,他把一串鑰匙交給妹妹,告訴她可以請親朋好友來作客,但是絕對不可以打開地下室的第一個房間。妹妹在藍鬍子出門後,捺不下好奇心,打開了房間,她看到恐怖的景象,嚇得呆若木雞,回魂之後馬上派人向哥哥求救。當藍鬍子回家後,發現秘密被妹妹發現,於是決定要殺人滅口。就在妹妹即將被藍鬍子殺害之時,哥哥即時趕到,在激烈打鬥之後,一劍刺死了藍鬍子,成功救了妹妹的命。
依著黑板上的記寫,說完故事,讓孩子們做比較,很顯而易見的,多了一些安排的故事,趣味多了。再舉直播時發現的事情為例,孩子們說到「應該先說自己家,再說鄉下朋友家」,問他們為什麼時,答不出來,可這就是我希望他們發現的「發現」。
請孩子們拿出課本,在課文富翁兒子的比較裡頭,他都是先說自家、再說鄉下,作者的確是做這樣的安排呀!這個發現非常好,可是,沒有被注意到。提醒孩子們,就像是故事情節要吸引人,需要特別的選擇與安排,課文裡還有哪些類似的巧思,請他們回家好好觀察,明天,進行口說發表時就可以派上用場。
20171208_有錢人可能很窮_兒子比較說分明
選擇這一課做微調,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一課很簡單。(呵,有點在繞口令的感覺。)只是,簡單卻也不簡單,孩子們要如何看出文章的安排,體會到作者的用意,還是得經過討論與思考,但是,相對於其他文字較多的課文來說,這一課真的比較簡單。
在讓自學組協助共學組完成心智繪圖,今天就是檢驗的時刻,在沒有自學組的協助之下,共學組的孩子必須獨力完成口說發表。雖然不是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只是這次真的不同,因為在繪製過程裡,他們多了更多參與的經驗,對課文內容應該會有更多的想法,而這也是今天口說發表的檢核重點。
幾乎所有的組別都採用表格來做比較,想得週到的組會在表格裡再加上「大於」符號,呈現出優劣的區別;有創意的組選擇畫個簡易天平符號,將比較的項目排在上頭;心思細膩的組,則是記得在表格裡加上分類項目。孩子們的用心在心智圖裡看得到,也多少程度對他們的理解產生了幫助,在六組都完成口說發表之後,相信也能多學習到許多優點。
除了一組沒有完成感想,其他五組都寫了出來,而且還寫得不錯,有寫出屬於他們讀者觀點。這幾組裡有的寫著「有錢人不可以狗眼看人低,也不要太驕傲,應該向窮人學習互相幫忙。」有的表達出對富商的同情,覺得他很孤獨。甚至有一組認為富商的「思想狹小」,認為應該不分貧富一律「平等」,要互相尊重才能讓世界更美好。
讓人感動的是,有一組將目前社會課學到的內容,套用到他們感想裡,另一組則是將第九課學到內容,繪製到他們的圖裡。這算是學習遷移嗎?呵,樂觀的我相信他們是,也期待有更多類似的情形再次發生,而且不只是學校的學習內容,若是能有課外閱讀經驗或是生活日常體驗,更好。
完成了口說發表,依慣例也就結束了這一課,但是,最後的調整才要上場。下週,進行挑戰題的討論,換句話說,不再只是自學組的孩子需要寫挑戰題,共學組的孩子也要再次踏上挑戰之路。
◎口說發表記錄
(1)https://youtu.be/wR1VS1QynQ8
(2)https://youtu.be/kDjVseILPTc
(3)https://youtu.be/cxQVBJBo5Iw
(4)https://youtu.be/JsLQLnorfcQ
(5)https://youtu.be/G519r8y577U
(6)https://youtu.be/v8n3qlQ-mIE
20171211_有錢人可能很窮_窮富商啞口無言
以討論文意挑戰題為本課做總結,總共五題,依序投影到布幕上,各組討論出答案後分享,最後再總結讓孩子們記寫在單子上,方便回家可以書寫。雖然已經先做了前置作業,也提(威)醒(脅)要好好的寫,不過還是有些擔心,只能祈禱並期待明天出來的成果。
20171212_挑戰題選錄
普遍來說都寫得不錯,只是,寫的內容也都差不多,和課堂上討論的相去不多,少有自己特別的看法,這大概是討論後才寫的通病吧,本來只是提供做為參考,最後都會成為正確答案的範本,呵。所以,沒有特別選好的來拍,就選錄幾個孩子的來做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