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自閉症?
閉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通常在幼兒二 歲半以前就可以被發現。自閉症患者從小開始便表現出語言理解和表 達的困難、難與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對各種感官刺激的異常反應及一 成不變難以更改的固定玩法與行為等和一般兒童不同的特徵。自閉症 的特徵會隨著年齡、智商及自閉症的嚴重程度而不同。
自閉症行為特徵?
1.語言和溝通的障礙:他們可能是沒有語言或遲滯,特殊的語言用法,例如重覆問話者的部 分或全部問話內容;背誦出曾聽過的廣告詞、話、歌曲等;「你」、 「我」、「他」分不清楚。即使隨著年齡增長語言溝通有些進步,其 對話也呈現機械式地將所背的回答出來。自閉症相對於其他能力有較 佳的記憶性,但理解、抽象、推理能力有缺陷。
2.人際互動的障礙:無法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某些自閉症在襁褓時即被發現玩自己的手 腳、發呆、對人沒反應也不喜歡人抱。眼晴不看人,甚至躲避視線的 接觸,不理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怕生人,沒有明顯分離焦慮 ,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會主動尋求慰藉,外出時,自己走自己的,甚至 不會回頭找父母,不和別人一起玩,頂多只是跑跑跳跳而己。
3.玩耍與活動的特徵:出現重覆性行為或有固定特殊的玩法,無法玩有規則的遊戲。另外也 會出現咬,舔,撕,丟,聞東西,或是觸摸某些物品,斜眼看物,凝 視反光,霓紅燈或旋轉物。除玩法固定外,也會有固定化、儀式化的現象。
協助孩子的方法?
自閉症兒童的行為訓練可改善其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幫助患兒自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提醒孩子說話要看人-自閉兒的眼神接觸品質與持續時間往往不佳,因此會需多提醒孩子說話要看人。
2.製造孩子的溝通需求-自閉兒相當不習慣使用語言表自身的需求,或是常常亂講話(文不對題或是只會一直重複某句話)。因此,孩子喜歡的玩具或食物不要讓孩子太容易獲得,反而是要讓孩子「看得到卻吃不到」,然後協助孩子「用說的」或是「適當的手勢」表達需求。
3.幫助他們說出適當的話-這些孩子往往會「亂說話」或說話不完整,醫學上稱為語用困難。平日需即時幫孩子配音,協助孩子說適當的話。可避免孩子接續的挫折或生氣情緒。
4.「預告」的習慣:自閉兒較難接受非預期的突發狀況,甚至會因此大發脾氣或哭鬧。因此若生活中有新事物的變動,要提前跟孩子說明,可有效避免孩子無故的發脾氣,建立孩子的秩序感。
5.訓練注意:用一些患兒感興趣的教材,要求他注意並正視說話人的臉,主動注視其目光,並逐漸延長注視時間,反覆多次,並及時給予強化使患兒在一對一情況下,對對方的存在、言語、目光等有所注意。
6.姿勢性語言的學習和表情動作的理解:幫助患兒學習姿勢性語言如點頭,搖頭等,給患兒做出示範,要求其模仿,然後反覆訓練,直到能理解為止。此後可利用實際動作或畫片訓練患兒理解身體動作及表情,並對患兒的正確回答及時予以強化,逐漸減少提示,直到能正確辨別和理解為止。
7.提高語言交往能力:可利用情景或利用患兒提出要求時進行,反覆訓練使患兒在想滿足某種要求時,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其次,可讓患兒進行傳話訓練,傳話開始宜短,之後逐漸延長,如此訓練將使患兒能主動與他人建立關係,改善交往。
8.利用遊戲改善交往:首先要與患兒建立親密關係,要觀察和關心他的興趣、愛好,做他感興趣的事給他看。以後逐步擴大患兒交往範圍,待患兒能參加集體遊戲時,遊戲內容要逐漸注入購物、乘車等日常活動,讓患兒扮演不同角色,掌握各種角色的行為方式,學習各種社會規範,使他們逐漸學會如何與人進行交往,完成日常活動,為成年後的自立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