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思考我們期待的和寶貝實際學到的狀況總是不斷有落差,因此教學中也需要不斷修正與調整,沒有速成的捷徑,只要方向對了,剩下的就是等待時間。
接了一個重新編班的班級,就可以感受先前老師的風格,有趣的是適應順利的大都是來自安靜穩重的老師之手,搞不清楚狀況的也不少,如果都是同一個班就會讓人忍不住猜想當時老師教學的狀況。
十月初總算有開始倒吃甘蔗之感,但只是美好的日子有點短就是了,因為要面臨大考。
先前的經驗屢試不爽,孩子只要遇到大考,前一周就會明顯過度興奮,大小狀況都可能會出現!
一如往常的作業,但上週起明顯感受寶貝們的完成度低,功課的忘記或漏掉的人次也變多。
面對狀況外的寶貝,我只好不斷的重複和提醒,甚至緊迫盯人但才幾天時間就明顯感受自己身體不適,只好改用小組夥伴協助催作業的方式,遲交多了最近要求要再寫一遍,加深印象。
日常的作業,數學一樣和國語一樣,就讓狀況外的學生頗有壓力,表現看似能力不足而未達水準。日子久了水平表現仍是差不多,完成作業的方式仍未有所修正!
一開始可能不清楚如何寫,但每一次上課時都有針對好的作業做說明和引導,但仍不少次發現某些作業完成態度是沒思考就寫,或是趕時間就草率完成,損失提升自己的能力的好機會,這是用分數是看不到的!
從本學期開始,英語成績列入期中期末評量計算,雖然每一科學習都很重要,但觀察寶貝們的學習狀況,英語課大都是能力好的在說話,安靜不發言的比比皆是,第一次平常考試結束後,英語老師反應寶貝考試不理想的人數是同年級五個班之冠,確實讓我頗有同感,寶貝們沒有真的面對自己安靜(放空)或過度活潑(常離題而不知)的狀況。
學期初採取使用加分加點數大力鼓勵發言,從發言中更能判斷學習不足處,鼓勵加分,但這個班配合度真不高,也許記性不高也可能過少正向合作經驗,連加分方式都要再三宣傳,雖然作業完成但實際沒有真的學會,也難怪考試不如人意。
明察探訪,部分學生回應是外務太多過晚睡覺,也有反應自己對事情輕重緩急判斷沒有習慣養成,以前中年級還可以,但高年級課業變重時間變長,回家時間也變晚,更難及時完成。難怪放長假回來學習效果超棒,但一兩天後又恢復安靜的樣子,是睡眠不足的安靜。
期望透過這次大考的檢驗,能讓寶貝明白平日的叮囑,寫再多考卷也沒有比上課發問以及認真有效率完成作業來的好,不再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