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居住的演進

台灣居住的演進

最早出現在台灣的人類遺跡,
大約在三十多年前, 
於台東海岸的八仙洞被發現。
考古學家們在這個地區發現了一些舊石器代的生活器具,
例如獸骨或石頭作成的斧頭、石刀等等。
這代表了大約在五萬年到五千年前這一段時期,
台灣就已經有人類居住,
而當時人類的生活型態是以打獵和採集果實維生,
所以並沒有固定的居所,
當時他們就利用天然的海蝕洞作為臨時安頓的地方。

在大約五千年前, 人類的生活方式已經漸漸地進入農耕時期, 因此會在耕地附近定居下來, 這時候就會開始需要一個固定的住所。

原住民-就地取材 
台灣的原住民已經度過了石器時代, 進入了使用鐵器的生活。 然而觀察原住民的生活和居住, 仍然是台灣居住演進的一個關鍵。

分布於台東、屏東、高雄等縣境內的魯凱族, 取自當地盛產的板岩, 劈成石板所建成的石板屋, 是他們最出名的特色, 他們把搭建石板屋叫做「在替蛇作衣服」, 因為蛇身上一片一片的鱗片, 就好像石板屋上一片一片的石板。

而同樣是高山九族中的排灣族和布農族, 也會利用石板搭屋, 不過當然由於各族群的文化有所不同, 所搭出來的石板屋形式也有所不同。 

以布農族來說, 由於他們是採取大家族共同生活的制度, 所以他們的住屋必須可以容納得下四、五十個人, 因此布農族的住屋可以說是原住民中規模最大的。

阿美族是台灣原住民中人數最眾多的一族, 大部分分布在花蓮、台東、屏東境內, 居住的區域多是海百五百公尺以下的平地區。
用來建築的材料則是隨處可得的竹子、木頭、茅草和藤蔓等植物。

由於阿美族實行著大家族的生活制度, 所以住屋也必須比較大, 而阿美族的聚落最大, 有時候可以達到兩、三千人之多。

達悟族(雅美族)大部分住在蘭嶼, 因為受到漢化的影響比較小, 因此依舊保存著許多傳統的生活方式, 例如雅美男性仍舊穿著傳統丁字褲, 滑獨木舟出海捕魚維生。

達悟族(雅美族)的主屋呈現半穴居方式, 以防風驅熱,採用草木作為建材。 另外還蓋有通風涼爽的夏屋和涼台。

閩、粵建築風格開始移入 
大約三百多年前, 隨著鄭成功的足跡踏入台灣, 開始有較多的集體移民跟著移入台灣, 這些移民大多來自中國閩南、粵東一帶, 基於對故鄉文化的認同感, 台灣的傳統建築也漸漸受到這些風格的影響, 首當其衝的就是位於台灣和大陸之間的澎湖。

澎湖當地最有名的傳統建築就是咾咕石屋, 除了仍然延續著就地取材的精神,以澎湖豐富的珊瑚礁資源作成建材,其住屋的形式,已經承襲了中國南方重要的閩粵式建築風格。

台灣傳統建築的特色
台灣傳統住屋,基本上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三合院」或「四合院」。以三合院為例, 由三個房間排成一排為正身, 出入口在中間。

中間一間是正廳,供奉祖先和神明, 依循著左大右小的規則, 正廳的左邊是第一大房, 給家族中位階最高的人住﹔ 右邊是第二大房, 給家族中位階第二高的人住。

三間起

五間起

這樣的建築形式叫做三間起, 或一條龍式建築。 有時候在正身左右兩邊各加一間房間, 就叫做五間起。
如果在正廳兩邊垂直的方向,各加蓋一段房屋, 就叫做護龍。 護龍左右對稱,就形成了三合院了。

護龍

如果房間還是不夠, 在原本的護龍外再各加一條護龍, 叫做外護龍,和護龍之間以小庭院作分隔。
房間的分配除了左大右小外, 護龍低於正身, 外護龍又低於護龍。 由於台灣人民早期過著農耕、畜牧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方式是需要許多人力的, 因此幾乎都是一個大家族通通住在一起。

三合院中的房間很多, 除了家族人起居的房間外, 剩餘的空間可以用來飼養家畜、儲存稻米, 或是給牧童、長工居住。
三合院中間的空地叫做埕, 可以作為曬穀場, 也是大家活動的公共空間。 在那個時代裡, 食衣住行育樂, 幾乎樣樣都在這個空間裡進行著了。

建材的改變
從舊石器時代先民的穴居,到原住民的就地取材,利用石頭木材竹子等建造富有特色的房屋,台灣傳統閩粵式建築從原本利用土塊蓋成的土角厝,又進步到了利用磚塊。

由於台灣盛產黏土, 將黏土先作成大小適中的胚體,乾燥後放入窯中高溫燒製而成磚塊, 再利用交錯法疊建出房屋, 堅固耐用。

磚塊

混凝土

然而在傳統建築上經常要考慮到一些天然因素的威脅, 例如強風,大雨,酷夏和寒冬, 來巧妙設計住屋的形式, 都在日據時期, 一種革命性的建材-混凝土的引進之後, 輕易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混凝土建造方便,抗壓性高,不易斷裂, 但是抗拉性卻非常的低。 為了解決這個缺點,便在混凝土中加入了鋼筋, 以加強建築的抗拉性。

鋼筋混凝土

鋼骨結構

而最新的建築技術-鋼骨結構, 目前仍是高樓建築的重要技術。
利用鋼骨來建築,可以在短時間內蓋起很高的樓層, 例如紐約帝國大廈,就是利用鋼骨結構,在短短的一年又45天內就完成了102層大樓的偉大紀錄。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web02/nature/content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