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分組與人際關係

昨天大隊接力和趣味競賽的分組名單揭曉,在報告趣味競賽的組別名單時,很多人露出了「啊?怎麼這樣」的表情。我當時告訴大家,這是抽籤的結果。其實這句話有一小半不是實話,因為抽完籤後,我還是稍微手動調整了一下。

很多人說,既然要比默契,當然要找最有默契的好朋友一起組隊啊!為什麼要抽籤?這個想法基本上是沒錯的,如果我是學生,我應該也會這樣想,可惜我是老師,我必須想的更多一些。

班上很多人都有好朋友,我們通常會關心朋友的需要。看見朋友的情緒不好,你會想關心她。在朋友面前,你說話會在乎他的感受,不會傷害他。但是,除了朋友之外,你有沒有同時關心到其他同學的感受或需求?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有些人很熱情,像是家伃、碧玲、杏竹、子軒等等,總是聲音宏亮的跟大家打招呼,個性直率,讓人充分感受到她們的開朗情緒!但也有些人個性較內向,不擅表達,也不容易在人面前顯露情緒,他們靜靜的做著自己份內的事,不是那麼顯眼。但他們的內在仍有自己不那麼容易被他人察覺的情緒與需求。丞揚、均豪、賀安、逢瑋、昱萱、翌如等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性格。

有些人則是在過去某個時期曾經受傷,受挫折過,每次到了分組或必須與他人溝通分享時,總是會擔心再次受挫而不知怎麼踏出那一步。

身為老師,我看見大家不同的樣貌,也心疼大家每次要分組時內心不同的掙扎。我最希望的就是大家都能看見每個人彼此不同的心理狀況,主動去協助那些需要被照顧的孩子,使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歸宿。

遺憾的是,一開始情況常常不是這樣子。

很多人的自我中心很強,不想跟某些人同組。我總會問他,那你認為,那個你不想在一起同組的人,誰才應該跟他同組?這種被推來推去的感覺一定很不好,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一個人找不到夥伴,一定有原因。有些當然是負面的因素:脾氣很差、生活習慣不好、個性或態度不佳、缺乏衛生觀念等等,但也有些是隱性因素:不主動、不愛講話、不善表達、反應較慢等等。然而不管是什麼原因,難道總是這些原因就決定了他永遠無法避免的結果?

體育課時,我總是讓大家自己找夥伴,我每次都在觀察大家的「選擇」與「被選擇」。有些孩子很隨和,誰來找他都接受,看到這些孩子我會很感動,我看到子軒和杏竹幾次都有這樣的態度。有些孩子剛開始會試著找夥伴,但是幾次之後碰壁的黯然表情,那神情讓我心疼。而總有一兩個孩子從頭到尾都站在那裡,完全沒有找夥伴的意願。她們難道完全沒有人際關係的需求嗎?我想已經是一種挫折走盡的習得無助感。

昨天,分組練習時,有幾個人對同組組員言語中不經意流露的態度,讓我聽了有點難過。說話的人大概不是有意的,但即使言者無意,聽者可能都是有心的。我私下找來聊聊的孩子們,希望你們能越來越理解言語與態度裡能蘊含的力量與影響。

一個人的成績、成就、收入、地位都不是最重要的,但那個體貼、包容、尊重彼此的心,我覺得才是人一生中無可比擬的真正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