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naCry(直譯「想哭」[2][3],或稱WannaCrypt[4]、WanaCrypt0r 2.0[5][6]、Wanna Decryptor[7])是一種利用NSA的「永恆之藍」(EternalBlue)漏洞利用程式透過網際網路對全球執行Windows作業系統的電腦進行攻擊的加密性勒索軟體蠕蟲(Encrypting Ransomware Worm)。該病毒利用AES-128和RSA演算法加密,使用Tor進行通訊[8],為WanaCrypt0r 1.0的變種[9]。
2017年5月,此程式大規模感染包括西班牙電信在內的許多西班牙公司、英國國民保健署[10]、聯邦快遞和德國鐵路股份公司。據報導,至少有99個國家的其他目標在同一時間遭到WanaCrypt0r 2.0的攻擊(目前已有大約150個國家遭到攻擊)。[11][12][13][14]俄羅斯聯邦內務部、俄羅斯聯邦緊急情況部和俄羅斯電信公司MegaFon共有超過1000台電腦受到感染。[15]中國教育網相連的中國大陸高校也出現大規模的感染[16],感染甚至波及到了公安機關使用的內網[17],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亦發布通報[18][19]。
WannaCry被認為利用了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永恆之藍」(EternalBlue)工具以攻擊執行Microsoft Windows作業系統的電腦。[14][6]「永恆之藍」傳播的勒索病毒以ONION和WNCRY兩個家族為主[20][需要更好來源]。「永恆之藍」利用了某些版本的微軟伺服器訊息區塊(SMB)協定中的數個漏洞,而當中最嚴重的漏洞是允許遠端電腦執行程式碼。修復該漏洞的安全修補程式已經於3月14日發布[21],但並非所有電腦都進行了安裝[22],當時騰訊電腦管家等一些系統輔助軟體為部分用戶遮蔽了這一系統修補程式,官方則解釋稱這是由於部分盜版用戶安裝安全更新後可能出現藍畫面[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