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南一三下國語第五課《捕捉光的畫家》課堂記錄

20170321_從課文題目切入

  進第五課的第一節,這次由課文題目切入,先問:「題目可以切分成幾個部分?」不意外,大多數的孩子都只分為「捕捉光」和「畫家」,提醒他們其實是三個,分別是「捕捉」(方法)、「光」(對象)和「畫家」(人物)。所以,在閱讀課文的時候,應該要針對這三個部分去留意。

  接著,提醒孩子們第二單元《傑出的表現》有著共通的呈現方式,也就是先寫出「人物」,再寫出「事蹟」也就是傑出表現,最後寫所造成的「影響」。在隨後的關鍵詞擇取過程裡,要特別將這寫作方式與關鍵詞去做連結,這樣就比較能夠找到最適宜的關鍵詞。

20170322_生骨還要長血肉

  一早來發現昨天示範的心智圖(沒有連結補充)還沒被擦掉,想到正好可以用來當作今天心智圖的講解,問孩子們有誰願意試試,在沒有看過故事內容的情形下,憑著只有第一、二層關鍵詞的心智圖來說故事。

  第一位孩子很有勇氣,平常課堂上也總是主動發表的積極學習者。上來後,表現也不錯,在簡單的提示下就能大概完成故事內容。第二位孩子稍微弱了些,需要的提示更多了,有些地方還得幫忙接句子才能繼續。

  因著第二位孩子的表現,將心智圖做了一些連結補充,請第三位孩子上台。沒有把握的她,急得眼眶紅了,頻頻擦拭流下的淚。換了第四位上台,讓第三位看著也學著,加上同學不斷鼓勵,終於讓她開了口,這一開口,問題就逐漸解決。在她停頓下來的地方,提示之前先畫上補充連結,有了補充就能夠繼續前進。

  是的。如果能藉著心智圖的中心概念發想,向外延伸自由聯想可以做為文章創作的依據,為什麼不能從文章逆向倒推,還原出作者的文思如何湧現?重組出作者的寫作脈絡與構思呢?

  找出關鍵詞呈現出文章的主要架構,就如同生出骨頭一般,有了骨頭還得長出肉,這樣才能完整。而,這些連結補充就是文章的血肉,說的白些,就是文章裡的細節。

  第三位孩子出來說故事之前,做的補充連結就已讓很多孩子更有把握,躍躍欲試的舉手想成為下一位說故事的人。補充連結的作用就在這裡,而這也是利用心智圖來整理文章進行閱讀理解的關鍵之一。

  最後,孩子順利完成說故事的任務,也以此提醒孩子們,接下來的心智圖要更著重在連結補充,放手讓他們去發揮,結果如何就待明日的口說發表來見證了。

20170323_分組及自學心智圖

※典型的「這樣就好」組,只畫到全班共同討論的第一、二層關鍵詞,幾乎沒有連結補充。組裡有不錯的人才,但缺了求好的企圖心,可惜!

 

※連結補充雖然少,但是很精準,期望值相當高的一組,這次沒有選出來口說發表,期待下次有機會能看到他們表現。

 

※自學的孩子,第一段的連結補充不夠,但是莫內為什麼會成為「捕捉光的畫家」,原因就在這一段的描述裡,可惜沒有發現而漏掉。看似豐富的連結補充,寫得時候也許清楚,到真正口說時就出現問題了。

 

※自學的孩子,上一課令人驚豔,這一課可能太在意對補充連結的要求,寫了一大串文字,反而成了敗筆。

 

※內容很豐富的心智圖,運用了概念圖以連結詞串接關鍵詞的概念,巧妙將心智圖與概念圖結合在一起。這應該歸功於組長有聽進課堂上所說,「將卡卡的地方用連結補充串起來」,所以口說發表時,的確產生了極大幫助。

 

※這組也是忽略了第一段重要線索,連結補充多在最末段,可能是剛講解完,是最有印象的一段吧。呵!

 

※很有想法的一組,只是做出來的連結補充太夠紊亂,應該是以直覺在繪製,欠缺週密思考所致,因此在口說發表時常不知所云,非常可惜!不過,能夠勇於嘗試去將連結補充寫出來,還是值得贊許,也很期待看到他們往後的進步!

 

※也是「有畫就好」的一組,只能等待進步早日來臨。

 

※自學孩子裡文筆最佳,但也是最無法遵守時間的,這次因為沒能在時間內交出,被取消口說發表的機會。以一個人繪製的標準來看,是全班最佳的心智圖,簡潔且能捉到重點,感想也言之有物。

 

 

20170323_口說發表

 

20170324_問題與討論

20170324_核心問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