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稱讚傷害孩子!你該這樣做才對!

雖然孩子需要稱讚,但是錯誤的稱讚卻可能誤了孩子一生!

英國心理學家卡蘿‧杜薇克曾做過實驗,一群被稱讚「你真聰明」的孩子要比被稱讚「你好努力」的孩子,不僅面對挑戰的動機降低,就連平時表現也都有退步的現象,由此可見稱讚的重要性!根據臨床統計,家長們常有下列四種錯誤的稱讚方式:

一、自我感覺良好型

這類的稱讚常以孩子的外在來用詞,例如「妳好漂亮」、「你好帥」、「你好聰明」等,簡單的說,這類的稱讚並不是稱讚孩子,而是稱讚孩子的父母,因為這些稱讚內容其實都是告訴父母「你生的真好!」但對孩子而言,這些都是「天賦」,所以孩子認為「我與生俱來就很厲害」,結果造成面對困難「眼高手低」,或者不想面對挑戰,以免自己的地位被破壞,文中的阿廷就是最佳的例子。

二、成就終止型

這類稱讚常把孩子捧上天,例如「你是第一名」、「只有你會,我們都不會」等。現在家中孩子人數少,所以孩子是第一名,其實也是家中「最後一名」,但是孩子卻因為「第一名」而認為自己已經頂尖,再也沒有人比得上他,造成孩子不願意再精進,或者覺得已經沒有什麼更好的榮譽要爭取,就像是得到諾貝爾獎的專家覺得人生已經沒什麼需要再努力的一樣!

三、手足相殘型

父母們會希望孩子有個學習上的「假想敵」,不僅作為努力的目標,甚至作為超越後的成就感來源。父母對於孩子身邊可以比較的對象,通常就從其他孩子開始,因此砥礪孩子會說「你多學學你哥!」,孩子表現好會說「你比你姐成績高!」父母稱讚或鼓勵的美意雖好,但是孩子們卻開始跟手足之間開始負面競爭,缺乏彼此欣賞,到頭來孩子或許進步了,但是父母卻得為手足之情的重新建立傷腦筋。

四、虛有其表型

當父母找不到該如何稱讚孩子時,就會使用一些看似稱讚卻無實質含意的用詞,例如「你好乖!」「你好棒!」「你好酷!」,這些用語會讓孩子高興一陣子,但是漸漸地會「無感」!甚至孩子會對這樣稱讚感到反感、無聊,讓父母覺得「熱臉貼冷屁股」。

(翻攝自youtube)

你可知道,錯誤的讚美方式會害了孩子?(翻攝自youtube)

W+B稱讚法,鼓勵孩子不失誤

想要讚賞孩子的優秀表現,又不想錯誤引導孩子,不妨試試W+B稱讚法。W指的是前面所列的錯誤稱讚方法(Wrong),畢竟這些錯誤的稱讚方法已經是父母們常用的方式,若要父母更改,那麼勢必會看到父母想要稱讚孩子的時候,會在孩子面前愣上幾秒鐘,因為頭腦裡正思考著「該稱讚什麼」。這樣的結果反而讓稱讚變成了「作文」,一點也不真誠,所以請不要害怕,只要當您誇孩子很聰明後再加上B用法就可以了!

B(Behavior)指的是行為描述法,也就是敘述你所觀察到孩子的表現,例如孩子將課本放回書架,你脫口而出「你好聰明喔!」(W),接著馬上接「你有把書整齊放回書架」(B),這會讓孩子知道他的聰明才智來自於能把書放好,因此孩子會持續這樣的好行為,也會嘗試其他行為來「變得更聰明」!

又例如孩子拿了張一百分考卷,你脫口而出「你好棒喔!」 (W),後面接「你一定很努力用功!」(B),孩子才會知道他的「棒」來自於「努力用功」,所以想要獲得稱讚就需要繼續努力!

這樣的稱讚方法,不造成父母們額外的負擔,更幫助父母能觀察孩子的優秀表現,最重要的是,孩子將在正確的稱讚引導下,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並有助於學習、人際等層面的正常發展。

 

本文轉自

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別用稱讚傷害孩子!你該這樣做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