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南一三下國語第二課《午餐作畫》課堂記錄

20170220_培養預習習慣與能力

  這學期預計要做的事,除了繼續加強關鍵詞的擇取,還有想讓孩子們養成預習的習慣和能力。看書上(註1)寫文本分析關鍵的三次閱讀─「要留下印象、讀懂內容和讀出特色」,拿來修改一下,希望孩子們在預習時也能讀三次,分別讀出「印象、字詞和結構」,讀完三次後,再轉換角色以老師的身分想想,若是只能問一個問題,會問哪一個重要的問題。

  第一次快速瀏覽讀出印象,可以是覺得有趣的,可以是覺得困惑的,可以是能刺激思考產出新想法的,每個人注意到的點不盡相同,但是沒有關係,把最有印象的地方記下就對了。

  第二次仔細閱讀,邊讀邊把認為容易錯的字詞圈起來,容易錯的人是自己也是別人,試著培養孩子從主、客觀不同角度去考量。圈起來的字詞,孩子們要去查字典找出解釋,要去請教同學,要去把不懂的弄懂。

  第三次也是仔細閱讀,區分自然段,整合意義段,再擇取關鍵詞。今天在關鍵詞擇取部分,特別強調關鍵詞與段落的意思,之所以會這樣要求,來自於孩子表達擇取原因多以是引領下段的關鍵做出發。這樣的說法來自之前的示範,雖然高興於孩子能學起來示範的方法,但少了思考、分辨不出並不適用於所有擇取考量,如果不加以修正會出問題。

  因此,今天以主關鍵詞擇取出發,帶孩子們思考關鍵詞與段落的關係,如何從關鍵詞發想來舖陳文字,進而發現作者對文章的安排。

  註1:陳欣希(2016)。問更好的問題(25頁)。台北:天衛文化。

 

20170221_課文架構與心智圖

  延續昨天未完成的部分,今天帶孩子們討論剩下的三段,重點一樣放在「關鍵詞與段意的連繫」。第一段寫出「人物(小柔)」,第二段寫出「問題(胃口差)」,第三段請他們討論時,再三強調先看這一段落在描述的是什麼事。

  討論之後的回答,意見分三派──好點子、笑臉和創意。一一請孩子們發表擇取的理由,選擇好點子是因為前段林阿姨的煩惱所帶出,選擇笑臉的則是因為好點子做出了它,選擇創意的最有意思,因為課文裡面並沒有這兩個字,是他們自己下標的,原因就是這一段寫出了作者的創意好點子。

  理由各自陳述之後,不難發現孩子們找出來的都是第三段的主要段意,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再讓他們進一步討論之前,利用寫作順序來提示,接在人物和問題之後提出創意作法,先排除掉一個選項。剩下的兩個讓孩子們難以決定,帶他們再看一次課文,有孩子就發現了小柔皺眉頭和林阿姨煩惱的第二段,和作者以食物畫出笑臉的第三段,彼此之間在表情(情緒)上有對比的關係,終於達成共識以「笑臉」做為關鍵詞,也就是作者在這一段寫出了解決問題的「創意(笑臉)」。

  第四段主要關鍵詞的歧異更大,但是有三組的意思相近,其中一組是從課文裡找到的文字,於是引導方向就朝著這裡前進。在寫出人物、問題和創意之後,寫作順序以「做做看」做為接續,本段描寫出小柔在作者的鼓勵下「嘗試」食物畫,畫出的魚獲得讚美,讓小柔不再皺眉也有了微笑。所以,第四段的主要關鍵詞是「做做看」,傳達出作者在這一段描述小柔「嘗試(做做看)」的經過與結果。

  最後一段出現與前段迥異的擇取情形,除了一組,其他一面倒都以「美好滋味」做為主要關鍵詞,也很快取得共識,明白作者在這一段寫出解決問題的「結果(美妙滋味)」。

  在將各自然段的主要關鍵詞和寫作順序都討論完之後,帶孩子們結合出意義段,用的是他們最熟悉「起因、經過和結果」三段式架構,再提示心智圖可能的呈現方法,明天就讓他們進入分組共同繪製的階段。

 

20170222_挑戰題與 I Feel

  昨天把備課時設計的提問發下給孩子們回去思考,以便繪製心智圖時可以做為參考,寫出他們共同的 I Feel。今天先讓孩子們依著「卵→蟲→蛹→蝶」的順序,唸過題目再分享寫的答案,請蝶來做整理,將共同的看法記下。四題都記錄下之後,配合著黑板上的參考寫法,把 I Feel 的前半段寫出來。

  舉第三組的作品為例,四個挑戰題的題目與答案分別如下:

  挑戰一:你認為作者為什麼會想到用食物在盤子上來作畫呢?

  答 案:因為作者想幫助小柔和林阿姨解決她們的問題,所以才會想到用食物在盤子上作畫。

  挑戰二:發生了什麼事讓小柔不但不再皺眉,還能帶著微笑看著作者呢?

  答 案:因為創意食物畫很好玩、很有趣,而且做好後,還被林阿姨和作者的媽媽稱讚。

  挑戰三:『小柔的「魚」慢慢的游進了她的肚子裡』,這句話代表著什麼意思?你還能用其他不同描述方式來表達和這句話相同的意思嗎?請試著寫下來。

  答 案:小柔把午餐慢慢吃到肚子裡,午餐消失在嘴裡。

挑戰四:「食物裡藏著不一樣的美好滋味」,你覺得作者指的美好滋味會是什麼呢?

  答 案:作者解決了小柔胃口差的問題,也解決林阿姨的煩惱,得到了助人的美好滋味。

  將討論後的內容,套進黑板參考寫法裡,得到以下內容:

  「因為作者要幫助小柔和林阿姨解決問題,所以才會想到用食物在盤子上作畫。拿給小柔看,小柔也作了一條魚,被大家讚美,讓小柔不再皺眉,而且還能帶著微笑看著作者。最後,魚慢慢游進小柔的肚子裡,把午餐吃完了。因為作者幫助了小柔和林阿姨解決煩惱,讓他的午餐有了美好滋味。」

  有了這些文字,明天再帶孩子把 I Feel 的後半部完成。

 

20170223_I Feel

  在我的認知裡,I Feel包括了兩個部分,一是「看到的」,也就是課文架構和內容,另一是來自於對課文文意的了解與「感動」。所以,今天就以「看到的」和「感動」,就第三組已完成的前半部分文字,帶孩子們來做修改與潤飾。

  動筆總要有個方向,將這學期強調的預習步驟帶進來,從預習時第一次閱讀所留下的「印象」著手。(以下省略約七、八萬字,只做重點摘錄,詳見VCR。呃,對不起,沒有VCR。呵呵!)

  「請回想一下,第一次閱讀後你最有印象的地方在哪裡?」

  「是作者母親在開門後給林阿姨的熱情擁抱。」

  「從『熱情的擁抱」的描述裡,你覺得作者母親會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呢?」

  「我覺得她是個活潑、開朗且熱心幫助別人的人。」

  「好,人家說『有其母必有其女』,所以我們先推測作者也可能會有活潑、開朗且熱心幫助別人的特質。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試試看能不能把這三個特質放進第三組寫好的文字裡。」

  (以下再省略十萬字!哈哈哈~)

  在經過討論與修改之後,得到如圖所示的感想。在交代今天的任務之前,有個孩子突然冒出:「好久喔!竟然用了一節課耶!」是呀!順便機會教育一下:「想要進步精熟,就得經過反覆練習,而文章也是一樣的,透過一次次的微調才能愈來愈好。」看著他迷茫的眼神,呵呵,慢慢來,沒關係!

20170224_口說發表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第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