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南一三下國語第一課《小白兔牛仔褲》課堂記錄

20170215_分組繪製心智圖

寒假時就已吩咐孩子們先行預習第一到三課,並且試著將這三課的心智圖畫出來,開學這兩天檢查,只有一位沒有完成,其他都有做。但是,人生奧妙就在這裡,做了不代表就做得好!所以,在前兩天提問引導孩子們了解課文內容之後,今天讓他們倆倆討論繪製分組心智圖。

為什麼不是四個人一起畫呢?想法有二,首先依據上學期的國語課成績和表現重新分組,新的組需要時間磨合,尤其是程度弱的孩子該如何跟上,就在這新分組的時候,讓蝴蝶去帶卵,幼蟲和蛹就一起畫。第二,已經先行預習與繪製,在詮釋課文之後,讓他們依著各自畫的心智圖,配合聽講後的理解一起討論,重新產生一張新的心智圖,不僅可檢視理解程度,也可檢驗之前預習的成果。

除了前述預期目的,另外也將備課的問題列印出來給孩子們,提示他們從題目的答案中思考 I Feel 內容,而兩題的挑戰題則在討論之後寫下共識。備課時本打算只給蝴蝶來嘗試挑戰題,但是,幾經思考後,相信孩子有能力也該試著去做做看,於是做了調整。在開始繪製前,也針對挑戰題再做說明與提醒。

當然,不是說過了他們就會,繪製過程中巡視很重要,在一組組停留觀察時,發現他們的問題,如果也是大家都會出現的就在黑板書寫提醒,如果只是這一組的問題就叮嚀他們即可。欣慰的是在今天繪製的時候,孩子們的基本功還在,只是擇取關鍵詞仍有待加強訓練。

20170217_105南一三下第一課《小白兔牛仔褲》總結

循往例最後總結之前在黑板上畫出這一課的心智圖,畫的時候想起早上跟同事的對話。她很有興趣想把我提供的問題讓班上孩子試試,問了些操作上的細節,在解釋時我做了這樣的說明:

※備課時我看了課文,產出一份心智圖,用以設計提問。

※孩子預習時自己畫一份心智圖,做為他預習的記錄。

※上課時我提問引導,孩子們分組繪製出一份心智圖。

※總結時,我依據課堂回應來畫心智圖。

所以,在第一課的教學過程裡總共產出了四份心智圖,每一份的內容都不相同,也可以說是大同小異。那為什麼要畫那麼多心智圖呢?重點就在前面提到的「小異」!透過提問引導和分組討論,察覺對同一篇課文關注的不同與理解的差異,孩子們可以看到與他人的不同;透過課堂上孩子們的回應,我可以看到孩子們與我的差異,做為調整教學的依據。

這一課第一層主要關鍵詞,備課時捉的是「緣起」、「問題」、「面對」和「結局」,但是在寒假看了書、想了些問題,覺得應該配合單元主題把「創意」做重點強調。於是,主要關鍵詞調整為「牛仔褲」、「創意」和「轉變」,帶孩子來看作者如何寫與創意有關的文章。也因為主要關鍵詞的調整,次要關鍵詞跟著微調,再拉上連結線說明關鍵詞間的聯繫來表現出文意。

為讓孩子們了解「創意」在這一課的重要性,在心智圖右邊畫上流程圖,以紅色畫線標示出做決定的關鍵,讓他們發現「不同決定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接著,帶到左邊的核心問題─「創意在這一課的角色和重要性是什麼?」

討論的過程裡,孩子們認為創意在這一課扮演著有設計師、藝術家、消防員……等不同角色。扮演設計師是因為創意讓牛仔褲有了新樣貌,又因為像藝術家(如畢卡索、莫內)發明新畫法一樣,也因為像消防員幫忙解快火災般緊急的問題。在提出的想法裡,一起討論,最後共識覺得創意有著「設計師兼消防員」的角色特性,因為創意賦予了牛仔褲新的造型,也解決了小文的問題。

在討論重要性時最令我驚訝,因為自己設定的三個重要性──新形象、不會被回收和解決煩惱──都被命中說出,而且還多了一個特別的「舊書包再利用」。從孩子們的回應中,除了讓自己心中竊喜,也確定他們是理解這一課了。最後,將所提出的重要性串連起來,寫成一段話做為結束。

PS.講解結束,一位小男孩冒出:「老師,我怎麼突然覺得畫心智圖好好玩呀?」旁邊小女孩也連聲附和。哈哈,雖然還要解釋「開竅」的意思,不過,真的,開竅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