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學習方法,身為父母,小熊媽覺得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留時間給孩子去運動、去做些自己有興趣的「空白時間」!如果每天都是塞滿補習,孩子不但不會自己安排複習時間,也容易變成沒其他樂趣的孩子...
前陣子有家長來信詢問:因為是雙薪家庭,孩子在小學時,下課就必須去安親班,現在上國中因為讀私校,所以選擇補單科,但是孩子沒有安排自己學習的習慣,平常只複習學校要小考的部份,想問問小熊在國中是如何安排六日的時間、複習功課呢?
回答:關於補習,我們家是尊重孩子的決定。小熊因為對理化實驗很有興趣,所以週六自己坐車去台北上實驗課外,其他各科都是自己念。
個人建議:補習最好只針對孩子的較弱的科目,不要補全科!因為那會讓孩子太依賴補習班的整理,而漸漸喪失自己念書的能力,養成被動學習的態度。
有研究指出:在會考中表現較好的孩子,很少是補全科的,只補一兩科而已得表現比較好!因為更有時間安排自主學習。
小熊目前的作法,是上課一定要專心聽講!這是最基本的,晚上回家把功課寫完,就直接去睡覺;然後第二天一到大早去學校,把當天要考的試自己複習一遍。因為他自己發現:清晨複習,效果最好!所以晚上絕不會熬夜。週六、日也只是把功課寫完,沒有安排太多複習,我們鼓勵他多多去運動,騎車、慢跑、打球、練疊杯等,他本人則很喜歡看國外電影、英文小說練練英文。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學習方法,以上僅供參考。
身為父母,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留時間給孩子去運動、去做些自己有興趣的「空白時間」!日本教育家陰山英男也說:每天讀書的時間不要超過三小時,不然會無效率。如果每天都是塞滿補習,回到家只能上床睡覺,孩子不但不會自己安排複習時間,容易變成生活除了讀書、沒其他樂趣的孩子。等將來從考試中解放了,更可能變成一個完全不愛去碰書、無法主動學習的孩子。
當然,也不是完全放任,我的經驗是:最好在孩子四年級以前,輔導他養成規律寫作業的習慣!五年級以後,就漸漸放手,讓他當學習的主人。所以,當孩子在中低年級時,父母的責任就是陪伴與監督,高年級以後,自然就能漸漸上軌道了。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一定要鼓勵孩子、引導孩子,讓他自己找出適合自己的念書方法,相信他,留些時間給他自己管理 (但不是輕易開放3C產品任他使用!) 當然,這說起來容易實行比較難,但值得花時間去落實,因為自主學習的習慣養成後,以後家長就不用跟著嘮叨、煩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