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課本上知識的學習之外,我更在意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來到高年級,「生活自理能力」不佳,其實也會拖累其他「學習行為」。
「實體」班親會,終於可以好好與家長暢談,這兩年,家長可以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協助孩子。
新班級開學到現在,每天觀察孩子的生活行為。
有些孩子可以照顧好自己,有些總是「不知道現在工作進行」到哪裡了?
有些孩子知道「下一節課」要去哪間科任教室;有些全班都走光了,才從操場玩回來:
「老師,同學都去哪了?現在是什麼課?」
然後,匆匆忙忙抓著書本,穿越操場到達遙遠的北棟三樓教室。
十分鐘後,滿頭大汗衝回南棟二樓教室:「晉如老師,我快累死了,我又衝回來了!」
「上英文課,為何衝來衝去?南北兩棟很遠耶!」我問。
「啊我剛才拿成音樂課本!」
午餐發來香蕉,學生很困惑:
「晉如老師,我不知道香蕉怎麼打開?」
啊啊啊!?
那中低年級這四年,是如何成功吃到香蕉的?
午餐發來「紅肉」火龍果:
「老師,這是什麼東西?」
「蝦咪?學校不是已經吃過很多次火龍果了?」難道前四年不知道這個叫「火龍果」?
「我不知道這個怎麼吃!」
發給孩子塑膠刀,並示範如何切開。
吃完火龍果,孩子的桌面、衣服、褲子全部「染紅一片」,彷彿「命案現場」。
媽媽要孩子在學校把餐盒洗乾淨,真不簡單,會自己洗餐盒。
下一秒,老師發現,餐盒真的洗乾淨了。
但是,孩子不過是將自己餐盒裡飯菜,全都倒進洗手台,排水孔全部被飯菜塞緊塞好。
孩子抽屜亂七八糟,早餐的三明治袋子還擠在抽屜,喝完的豆漿,丟在椅子下……
班親會要與家長溝通什麼?
如果家長聽到上面那些課堂生活狀況,想必有很多反思。
除了課本上知識的學習之外,我更在意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來到高年級,「生活自理能力」不佳,其實也會拖累其他「學習行為」。
除了以上提到的,舉例:
1.鞋子不穿好,走一半噴飛,腳受傷,要去保健室排隊等擦藥。擦完藥回來,課已經上一半。
2.抽屜亂七八糟,抽一本出來,便發生「土石流」,整個抽屜的書如洩洪般狂瀉而下。接下來的上課時間,都在清理「土石流」。
3.隔壁同學已經寫完一張試卷,還在鉛筆盒翻找自動筆。
找到自動筆後,開始謹慎從「筆尖」裝入細細的筆芯,然後,裝一半,筆芯不慎折斷。然後,重頭再來一次。
4.借書證老早就搞丟了,借用同學的借書證,然後借回來的書,沒保管好,遺失了。
5.游泳課,家長跟來泳池,為了幫孩子洗澡。
除了在乎「考試的分數」之外,家長聽到這些教室日常,不知有何想法?
「做家事」不是在「幫家長」
我問了家長,回家後,孩子自己清洗餐盒的有多少?
大約過半數是孩子自己清洗,半數是家長洗。
這很重要嗎?有差別嗎?
「清洗餐盒」只是一個「做家事」的生活表徵。
「做家事」不是在「幫家長」,而是訓練孩子的「責任心」與「生活力」。
如果孩子升到五年級,仍然覺得父母「服務自己」是「天經地義」的事,那麼,孩子「很難長大」。
來到學校,孩子也會「習慣」生活處處要他人幫忙。
升上高年級,自我管理、生活自理、自動自發等,通常都是「前四年」生活經驗的總合。
天天遲到、上課打瞌睡、功課沒寫、沒有時間感、總是拿錯課本、上課才要去上廁所、上課才要去裝水等,表示之前可能都是這樣的生活態度。
家庭生活常規越有制度,家長越有能力安排與管理的,親子關係通常都會比較和諧。
此外,孩子的各項生活能力,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
當然,家長也要意識到孩子「已經長大」的事實,該「放手」給孩子承擔,而不是時時「攬過來」全包。
「親師生」三方通力合作
班親會,看到家長出席踴躍,非常高興。
除了明白老師的教學理念,參與閱讀推動,親師有效合作,讓孩子在家庭與學校的學習穩定、踏實,建立良好常規,這些,都需要「親師生」三方通力合作。
這些一切一切,也深深影響著孩子的學習及成長。
尤其,孩子是有「保存期限」的。
高年級這兩年過完,孩子上了國中之後,
孩子關心的是他的同學,不是爸媽。
孩子約出去讀書逛街買東西的,不是爸媽,是他的同學。
國小最後這兩年,家長能不珍惜嗎?
#班親會
#我想教會孩子的事
#我想告訴家長的事
#放手讓孩子學會生活
#學會照顧自己的能力
本文經林晉如老師授權,原文刊登於https://www.facebook.com/cindy.hsin.904
文章引自 未來親子學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