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網路成癮通常是泛指過度使用網路/電腦、難以自我控制,導致學業、人際關係、身心健康、家庭互動、工作表現上的負面影響。
常見的網路成癮型態有:
其中最常見的是網路遊戲成癮。學界在探究網路成癮的原因,主要可以分為兩大方面:一是網路心理層面,二則是個人心理層面。
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 曾刊載一篇出自王智弘撰於輔導季刊的〈網路成癮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裡面就提到,以網路心理層面來說,上網時的網友立即回應、持續性或間歇性得到行為增強的經驗、匿名與模糊情境的幻想空間、以及性與暴力的感官刺激經驗,是強化了網路成癮行為的重要心理因素(王智弘,2005b),又可說是所謂「網路經驗的吸力」。
至於以個人心理層面而言,同樣參考上述研究,一般則是出自於「生活的推力」,譬如網路成為了使用者生活問題的避難所,或者滿足了使用者在現實生活中不易滿足的心理期待,更甚者若使用者本身有心理上的疾病或心理狀態不良(如焦慮、敵意),都可能間接促使使用者網路成癮情形。
全文請詳閱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