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生容易被霸凌怎麼辦?|練習社交技巧,學習應對衝突_親子天下好文章分享

       特生具有容易遭霸凌的特質,曾有調查發現,特生遭受霸凌比例是普通生同儕的六倍,專家建議四招,提早佈局、避免特殊生受凌狀況發生。

       國小四年級的曉琪(化名)是亞斯兒,過去在學校表現很穩定,但爸媽卻發現她連續幾週物品消失,擔心她在學校被霸凌,但曉琪總是說不清發生什麼事,讓家長不知該如何協助。

       在另一個班級,讓師生們頭痛不已的旻旻(化名)有情緒障礙,每次心情不好,就把周遭桌椅推倒、踩踏別人的書包,但事後老師總以「他是特殊兒」為由草草帶過,讓大家又氣又無助,心想「難道他是特殊兒,我們就要無限原諒他嗎?」

       發生在特殊兒身上的霸凌事件,並不少見。台中市黎明國中專任輔導老師羅丰苓於九十六學年度,調查國中普通班特殊生遭受同儕霸凌現況,以台中市為例,發現特生遭受霸凌比例高達三三%,是普通生同儕的六倍。

       新北市新和國小特教老師、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系講師鄧蕙雯觀察,有此現象,主因是「特生具有容易遭霸凌的特質」。她說明,身心特質明顯高或低於一般生的特生,容易有學業成就表現不佳、行為容易影響他人、社交技巧弱、語言表達理解能力弱等特質,因此易成為被霸凌的目標。

建議1:避免特生受凌,四件可以預先準備的事

       在霸凌發生前,有哪些方式可以避免特生受凌?專家們提出以下建議:

1. 事前宣導、適度揭露:除了平時的生命教育、特殊教育宣導,可以在開學之初,適時揭露孩子的狀況與特質、適合的相處方式,讓同學了解孩子的狀況與需求,萬一日後雙方發生衝突,同學也能理解,並採取暫時離開現場等方式,避免衝突昇華。

2. 建立簡單步驟應對衝突:鄧蕙雯分享,自己教導特生面對衝突的三步驟:首先,忽略對方的行為或盡速離開;其次,明確表達對行為的不喜歡;最後,將狀況告訴信任的大人。她說明,特生面對突發事件時,較難記得並執行繁瑣的處理流程,因此建議將流程簡化、重複練習,讓孩子能實際應用。

3. 建立友善朋友圈:特教老師與普通班導師可以合作,提前找幾位性格友善的孩子,為特生創造朋友圈。台北市西區特教中心主任顏瑞隆指出,有了同儕,就可以降低特生遭遇霸凌的機率,無論是實體還是線上的霸凌或衝突,這些朋友都能成為眼線、即時回報。

4. 教導正確社交技巧,改善人際:「一些孩子被霸凌的原因,是因為社交技巧、語言表達不好,惹別人生氣。」鄧蕙雯不諱言,自己就曾遇過亞斯伯格症孩子被同學打,起因是他不斷稱呼頭髮捲曲的同學為「大嬸」,惹得同學生氣。她提醒,每個孩子都需要從事件中學習下一次「怎麼做會更好」,家長與教師需教導孩子所需能力、加以練習,而非把所有問題都歸因為特生身分,未來才可能避免類似情事發生。

建議2:不因特殊生身分「容許」霸凌行為發生

       特生也可能成為霸凌者,不過鄧蕙雯說明,原因通常並非是為得到快樂,「而是衝動、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缺乏正確轉移情緒與行為的方法。」

       若特生是霸凌者,該如何處理?顏瑞隆認為,需要考量特生能力、校方與家長是否提供的輔導與資源等項目,進行整體評估,同時也須釐清「不是特教生的所有行為都可以免責」;若以特殊身分為由,未妥善處理、單方面要求受害學生忍耐,反而會助長霸凌,「這些狀況大人都忍不了,更何況孩子?忍一時會變成暴風雨來襲」他強調。

       顏瑞隆建議,在問題行為處理上,應該要讓特生對行為後果的「復原、修復」付出對等代價。要求「為行為負責」不是責罵式處罰,舉例來說,若孩子無法控制情緒、把飯菜灑到同學身上,絕不能便宜行事,只要孩子道歉;可能還要完成後續清潔、多做一週值日生,受傷的同學才能感受到對方已付出代價,進而接受道歉並真心原諒。

       顏瑞隆提醒,特生、一般生都需要學習轉移情緒與注意力的正確方式,避免衝突再次發生;若能從小培養問題解決力、情緒應對能力,長大後的社會適應能力也會更好。

減緩特殊生受凌6招

  1. 提供足夠安全感,讓孩子能夠放心表達
  2. 建立對衝突事件的簡單應對步驟、多次模擬
  3. 針對個案特質,教導合適社交技巧
  4. 對孩子的變化提高警覺
  5. 建立朋友圈,讓友善同儕協助
  6. 進行全班性宣導,適度揭露與說明特生狀況

by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 - 陳奕安 (親子天下雜誌128期 2023-09-01出刊)

文章來源: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