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回家,父母總會熱情的想與孩子聊幾句,得到的反應卻常常是「還好」、「不知道」、「忘記了」,為何孩子不想跟父母說太多?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盡可能的給予孩子最好的陪伴,當孩子開始上學後,便無法時時刻刻陪伴在孩子身旁,那要如何了解孩子的生活點滴呢?
身為家長,一定會擔心孩子在學校過得好不好?有沒有被欺負?學到了哪些東西?但每次的關心,得到的答案總是「還好」、「不知道」、「忘記了」,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們心中滿是無奈,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在臨床上,孩子們常說「不知道」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每當遇到難題時,很多人會選擇逃避,抑或是從中選擇一條最簡單的路走。面對家長一個又一個的提問,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挑戰,也許是覺得問題很難回答,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說;一口氣要講很多事情,覺得很麻煩;為了看電視或玩玩具,想要快點結束話題,然而時間久了,自然就養成了回答「不知道」、「忘記了」的習慣。
有些孩子個性害羞、自信心不足,抑或是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皆有可能導致社交互動的表現不佳,因此無法輕鬆的與他人進行對談,深怕自己的表現不如預期,會讓溝通對象留下不好的印象。尤其父母帶著孩子跟長輩見面時,常會不自覺的說:「你跟阿姨講一下呀,你在學校最喜歡上什麼課?做什麼運動?」父母希望孩子有好的表現,更在無形中造成孩子表達的退縮。
孩子願意分享,是希望有人能夠傾聽,可以從中得到安慰與支持,但家長很容易忘記同理孩子當下的感受,常不自覺以說教或責備的態度面對孩子。「怎麼可以打回去」「應該要先告訴老師才對」「不要學這些有的沒的」,身為家長的你,是否也對孩子說過相同的話呢?
經驗的好壞,會影響活動參與的意願,「分享」這件事情亦是如此,如果孩子總是無法從中得到正向的支持,很容易因為負向經驗的累積,產生逃避的反應。
身為父母的我們,有時再回想自己長大後,甚至到現在,是否對於父母的關心和詢問,也還是經常以「還好啦!」「不知道!」「就這樣啊!」來做回答,複製小時候父母跟我們互動的模式,有時影響甚至是一輩子!這絕對不是好的「傳承」,改變要從我們自己做起。
生活經驗的分享,可以算是一種習慣,家長可以利用以下幾點小技巧,陪伴孩子養成「分享」的好習慣!
家長可以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生活,不論是日常瑣事,抑或是工作上遇到的挑戰,都可以當作親子互動的媒介。透過分享的過程,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加入分享的行列,讓孩子在聆聽的過程中,也能自然的說出與自己有關的事情。例如:媽媽中午吃了咖哩飯,今天學校的營養午餐有吃什麼呢?
透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也能讓家長自然的融入孩子的世界,更加瞭解孩子的想法與感受。
對話的過程中,需要雙方一來一往的互動,才能維持良好的對話輪替。當家長在詢問孩子問題時,常習慣使用封閉式的提問,例如:在學校有沒有開心?午餐有吃飽嗎?今天是不是有人請假?對於這些提問,孩子們只能給予「有、沒有」「是、不是」的答案。
若家長嘗試將提問調整為開放式問答,便可以輕鬆的將話題進行延伸,例如: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事情?那你最喜歡哪一個活動?為什麼喜歡聽大野狼的故事呢?如此一來,不但能輕鬆的了解孩子的校園生活,也能擁有美好的親子談心時光。
當家長得知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不佳時,常常第一時間給予責備,例如:「不能動手打人,為什麼就是講不聽?」「成績這麼差,到底有沒有認真聽老師上課?」
當孩子主動分享時,不論事情的好壞,家長都需要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清楚的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才有辦法給予孩子適當的建議。例如:「老師說你今天在學校和同學打架,可以告訴媽媽發生什麼事情嗎?」「我知道玩具被搶走你很生氣,如果下次又發生一樣的事情,媽媽希望你可以先和同學說『我不喜歡你搶我的玩具,請你還給我』,再去請老師來幫忙」。
正向的經驗,能讓人擁有嘗試的勇氣;負向的經驗,容易使人退縮、逃避,因此,良好的對談氛圍,不但能穩定父母及孩子雙方的情緒,也能提升孩子「主動分享」的意願。
透過生活點滴的分享,可以讓孩子從經驗當中學習不同的事情,也能讓家長更加貼近孩子的生活,給予彼此最好的陪伴。為人父母是一輩子的功課,就讓我們從做一個好的陪伴者開始!
by 實康復健科診所語言治療師 陳亞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