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昨天回來後的一些想法記錄下來....
---------------------
1. 關鍵詞→段落大意→結構表
2. 段落大意(下標題)→結構表→關鍵詞
以上兩種順序不同,但都是摘要方法。
---------------------
※20161012補充
寫作由主題出發,結合素材聯想並組織成段落,正如同心智圖繪製原則,由主題出發,發散聯想相關圖象與字串。因此,藉由心智圖來拆解課文,明白作者的寫作思惟與脈絡是適合的。
---------------------
閱讀課文後直接寫段落大意,這樣的作法需要良好的詞彙掌握能力,要精準寫出文意不容易,面對這樣的窘境,可以考慮改用「下標題」的方式來處理。以六到八個字來下標題,應該會比寫出落落長的段落大意來得簡單,只是標題要下得精準卻也不簡單,需要反覆的練習。
---------------------
從課文中擷取關鍵詞,以關鍵詞為依據,增添文字如擴寫般組成段落大意相對直接寫出要來得簡單。但是,前提是必須能精準捉到關鍵詞,否則寫出的段落大意會偏離文意。換句話說,透過段落大意的組成結果,也能檢視關鍵詞的擇取是否適當。
---------------------
關鍵詞的擇取為了精要,數量不多且較零散,較難單純從關鍵詞彼此間看出文章結構。所以,藉由增刪文字組成段落大意,檢視關鍵詞適宜與否的同時,也能了解文章寫作脈絡。
---------------------
透過課文的閱讀理解,拆解課文來擇取關鍵詞,關鍵詞相對於課文的角色就像拼圖時最重要的一片,找到那片拼圖就能迅速將四周拼圖組合起來,也像先找出四個角(關鍵詞),確定拼圖範圍(課文主軸)。要如何知道找到的拼圖是關鍵,試著組合其他拼圖就知道了。所以,擇取的關鍵詞是對的嗎?試著組成段落大意就可以知道。
---------------------
能否跳過結構表,在擇取關鍵詞後直接繪製心智圖?當然可以。但是,如果關鍵詞找錯了,畫出來的心智圖也就偏離了文意,還會有參考價值嗎?所以,在初學者階段,建議在擇取關鍵詞後,可以藉由結構表彙整段落大意,一方面檢視關鍵詞是否合適,一方面對課文內容也再一次思考,進而更明白文意所在。
---------------------
擇取關鍵詞時容易出現「捉大放小」或「捉小放大」的毛病,因此,在將關鍵詞挑選出來之後,在同一段落裡的關鍵詞應該再區分出「主要關鍵詞」和「次要關鍵詞」。以南一三上國語第五課《幸福春捲香》第一段為例,「美食展」是主要關鍵詞,「越南」、「會場」和「分享」就屬於次要關鍵詞。區分出主要和次要關鍵詞的好處,除了可以避免發生前述毛病之外,在繪製心智圖時也已經有了依據,主要關鍵詞是第一層,次要關鍵詞是第二層。這樣的區分方式就像寫作文時,第一段要寫出發參加「美食展」的過程,從在家穿好「越南」國服,到「會場」的見聞,最後結束在準備「分享」的美食材料。從主要到次要,依序拓展了解文章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