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職能與教養態度

本文刊於家庭教育季刊第 七 期97年3月31日出刊

父母職能與教養態度 「職」字請學生造詞,最常出現的是「職業」一詞,而「職能」望詞生意則是指,在某個特定的職業中所需具備的能力。所以「父母職能」就是擔任父母這個職業,這個角色時所需具備的能力。而「教養態度」則是運用不同的態度及方法教授他人學習人格與知識等,以適應當下的社會。「父母職能」與「教養態度」簡言之,就是父母這個角色運用不同的態度及方法教授孩子學習人格與知識,以適應當下的社會生活進而成為有用的新生代,國家未來的人才。


至於「父母職能」該是哪些,其實是見仁見智,現在是雙薪社會,父親與母親的角色界定已不同於以往。父職、母職的區分也大不如前,然而不變的是都要付出愛與時間,當孩子的朋友也當良師;至於「教養態度」該是什麼樣子,更是沒有定論可言,孩子需要適性而教,而不變的是態度及方法兩者須緊密結合,相輔相成。


常常聽到職前訓練,所以升格當父母前是否有職前訓練呢?如果說有,就是您的原生家庭對於您的教養,所以家庭教育是不是很重要呢?曾經遇到一位友人,他的女兒上天母某貴族幼稚園,放學後又學美語、日語及芭蕾舞,好奇心驅使下問了她,這樣會不會太多小孩太累。她的回應很簡單「我很晚下班與其在家跟長輩守著電視不如多去學學東西;況且我只生一個,以後的社會競爭力是與日俱增,能給她林口鄉瑞平國小教師 許詔容多少能力我就給多少。」某個小孩更厲害,家境好,小學的課業不顧,送去學小提琴、踢踏舞,並上台發表,覺得比較重要。


我只能說每位父母想法不同吧,或許教養態度不一定正確,但也突顯了一個問題:父母職能與教養態度上,父母職能只是盡量培養父母認為對孩子好的能力,教養態度上則是照自己認為的方式在教。因此造成的困境是「父母職能該是哪些?」「父母職能是否能因應經濟變遷?」「好的能力究竟為何?對於日後能否適應適應社會?」「教養態度受原生家庭影響?而少子化的現象,家庭模式已有改變,教養態度是否該不同?」


我是新手媽媽,為了避免造成以後社會負擔,覺得自己要好好教;每天下班就是陪兒子,覺得該細心陪陪兒子遊戲、閱讀、探索世界,培養親子感情及互動。除了常常讀讀別人的育兒經驗外,也把八年的幼教經驗融入生活跟孩子一同學習,期望提升父母職能。教養態度上則秉持著「三不一沒有」,不溺愛、不妥協、不放棄、沒有做不到,只有不肯做。


其實要增強父母職能是可以尋求民間資源改善困境,網路資源豐富知識爆炸、公義團體充斥的社會,是有很多團體單位為父母伸出援手的;教養態度上則是父母態度及教育方法拿捏的程度。孩子是不同的個體,需要您細心的去查覺他們的優點,並做適時適性的引導。也許方法不同,相信每位父母都是想當個稱職的
父母,因為我們的未來還是要靠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