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孩子跟大人想的不一樣

在學齡前孩子的心目中,只要一起玩的人就算是朋友,嚴格說來,只是「玩伴」,情感交流的成分不多。
隨著孩子的語言表達力和同理心逐漸增加,大約六到八歲以後,他們開始可以跟朋友溝通彼此的心情、關心對方的需要、分享好東西給對方,也能合作完成事情。他們對人際關係的需求也增加了,開始會渴望友誼,期待朋友穩定的陪伴;這個階段友伴關係具有獨佔性與排他性,孩子會因為心裡認定的朋友跑去跟其他人玩而感到嫉妒或傷心,也可能會以「我們不要跟他玩」「你不是跟我們同一國」這類言行,來鞏固自己的友誼或社群地位。

 

把小孩小圈圈、排擠當作霸凌來看待,其實過於言重,除非有長期肢體、言語的攻擊,造成身心的傷害,否則,低年級孩子之間的排擠行為,往往不是真的有意要傷害他人,今天小雅不跟小莉玩,或許過兩三天又玩在一起,大人不必太過緊張,往孩子身上貼標籤。 
孩子的喜好或情緒變化比較大,也相當自我中心,不太懂得包容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他們可能很天真的認為:朋友就應該想法都一樣、喜歡的事物也一樣,如果遊戲當中彼此想法意見不合,就不能做朋友,衝突和分裂於是產生。這時有些孩子會試著主動溝通,若是溝通不成,也會再找到新朋友;但有些孩子則顯得比較被動,縮在角落悶悶不樂或找大人抱怨。

 

經常保持正向情緒、社交技巧較好的孩子,往往比較容易交朋友,也比較能維持友誼;相反的,經常帶著負面情緒與行為的孩子,同學也就敬而遠之。無論是好的或不好的人際互動,都會形成一種循環,容易交到朋友的孩子,比較能獲得不同的資源,也從朋友的良性互動中建立自信,人際關係與情緒發展愈來愈好;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孩子,則因缺乏情感的支持與社交技巧練習機會,各方面發展可能都會愈來愈低落。